[2005-07-08] 上海灘:「滬」的來源放大圖片
今日上海浦東
■柯 力
上海這城,名氣委實太大了,由這名氣,那一「滬」字,亦便成了世人皆知。其實「滬」,除上海之簡稱外,本意,恐知道的應不多。
原意「漁具插在灘塗上」
唐代有個詩人,叫陸龜蒙的,科舉不第,遂還鄉松江甫里,過起了飲茶作詩、農耕漁獵的隱居生活,人稱甫里先生。松江甫里乃今日江蘇吳縣甪直鎮,亦為江南古鎮,與周莊同,出上海便至。陸詩人這個農民當得既職業又學術,耕漁之外,著述甚多。有《末鋁經》一文,專講水田耕作農具「犁」的各部構造與功能。又嗜釣魚,便又寫了《漁具詩十五首並序》,對捕魚之具之術,講得甚是專業精妙。其中一首詩,便曰《滬》。
滬為何物,序中說得明白:「列竹於海澨曰滬」。亦即是用繩編的竹竿聯成排,插在灘塗上,潮來時盡沒於水中。潮退後,水去魚留。此招有點兒守株待兔的意思,但顯然更管用。此法也古雅簡便,應比唐早,出於先民,如崧澤文化之類,當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上海這別稱,便由此幾千年前的捕魚之具之術而來的。
另一別稱「申」,解起來簡單。春秋戰國時期,吳地,包括上海一帶,為楚國春申君的封邑,故有此名兒。那春申君黃歇頗是個人物,為戰國四公子之一,可惜結局不好,死於門客之手。被太史公司馬遷給評了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入了成語。而今黃浦江之「黃」,就出於黃歇之姓。
古日本遣唐使出海之道
說到滬,需說到另一詞「滬瀆」。此詞不說,上海這名字就出不來。
瀆者,水道也。《爾雅》裡便有:「江淮河濟為四瀆」。上海位太湖之東,古時,太湖稱震澤,湖水經吳淞江、婁江和東江而入海。宋前之吳淞江水面寬闊,數倍於今,「吳淞古江,故道深廣,可敵千浦」,下游則稱滬瀆。
唐時,吳淞江已是江南大邑蘇州重要的一條出海航道,日本遣唐使三次返日,皆是由蘇州經滬瀆而出海的。另一位唐代詩人皮日休,便有「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句。
至宋代中期,滬瀆淤塞,宣洩不暢,往來船舶,皆移至吳淞江支流上海浦停泊。至此,「上海」名得見史籍。而上海浦,便是今日黃浦江由龍華至外白渡橋一段。由此算,上海已存九百餘年了。
元朝,朝廷析華亭縣東北地而置上海縣,上海方為行政區名稱。一八四三年上海開埠後至民國前期,上海分租界與華界,華界由上海縣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將上海闢為大上海特別市。至此,方有上海市一稱。
泥塘裡的光彩
一般皆以為上海之歷史風物,只開埠後,華洋雜處那一百七十年,其實不然。如細究,個中亦頗有道道,蠻古雅的。前面說的陸龜蒙、皮日休兩位唐代詩人,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中有一評,曰陸、皮二人「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先生亦與上海大有淵源,且歸土於斯。覺得此句,拿過來說上海風物,仍是精當的。
又想起那「滬」了,潮退後,水去魚留。留在灘塗上的收穫,不正合了「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嗎?由此一字觀,這上海便是個暗藏玄機的地方。欲往上海灘的朋友,大概需當心些。一不小心留神,恐易被迷住套牢,那可真成個水去魚留了。(閒話上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