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8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02] 馮穎琪 法式音樂大使

放大圖片

 被冠以樂壇新人,馮穎琪對此卻大感不惑,還說「不希望角逐新人獎」。其實,馮穎琪早憑創作鄭秀文的《放不低》於九六年踏入音樂圈,成為有一定產量的創作人,所以嚴格而言,她只能被歸類為「唱作新人」。

 由創作轉型到唱作,是馮穎琪的一個心願,也是一份堅持。「我一直都想『如果有一日我可以唱自己的歌就好了』,但又不是想當歌手。不過,我覺得演繹自己的作品,可以表達自己創作的原意。在消費主導的樂圈,若果作品只任由其他音樂人定奪,它的生命很可能岌岌可危了。」

 她和同道者成立的GreenCoffee網絡平台,現已聚合了不少實力的音樂人,如伍仲衡、藍奕邦,成就各式各樣的交流和合作,令音樂以不同形式延續和再創造,力量也更大。「現已跟不少商團合作,製造很多演出的機會。」

 面對萎縮的唱片市場,實力歌手出道,看似太冒險,馮穎琪倒直指出唱片在這個時代的功能,它代表的亦是更多現場演唱的機會。「無論在商場、在電台節目,越來越渴求好的現場音樂為之添色彩。」

 而馮穎琪塗抹的,是一點歐陸色彩。早就自言「我的歌是很主流」,她在地道流行曲式裡,還夾雜了大眾並不熟悉的歐陸電子、chillout等等元素。因為貿易工作而頻頻往來港、法的她,就這樣當上一個交流大使,間接地為聽眾引入法式音樂,讓香港人的視野不囿於法國鵝肝和美裳。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到法國就每每買下一大堆唱碟,甚麼類型都試聽。」所以,她那些驟聽簡單、清麗的曲式,亦表現不同層次的混合。這種豐盈的聽作經驗,為本地聽眾也帶來一點啟示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