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0-31] 「多種感官教學法」提升讀寫能力

■胡御珍 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特殊教育)

 「多種感官教學法」是幫助學生透過互動,把「眼看」、「耳聽」、「口唸」和「手寫」都動員和配合起來,更有效地學習。

 我們應該如何幫助有讀寫困難的孩子?或許有人覺得,只要讓他們多書寫,就可以改進其讀寫能力。但事實是否如此?讓我分享一件真人真事:一位有讀寫困難的孩子,他一邊抄寫一邊流淚,為了完成功課,流著淚還得繼續抄寫,滴下的淚水把習作弄糊了,最後紙張也給弄破了。你認為這項抄寫活動能幫助這個孩子克服閱讀困難嗎?從孩子的情緒表現看來,這肯定是一次很痛苦的學習經歷!

讀寫困難的特質

 根據學者解釋,有讀寫困難的孩子一般具有平均或更高的智力,亦有常規的學習經驗,但在閱讀、書寫方面的能力卻較差。他們的認字能力較低,閱讀速度也較緩慢,難以牢記字詞的寫法;同時,他們的抄寫速度也較慢,經常漏寫或錯寫筆畫。

 對這些孩子來說,書寫時就如同一個慣用右手的人,被逼用左手寫一些很複雜的字,或如同一個只懂英文的人,要抄寫一段中文手稿一樣。他們是否不能透過文字去學習呢?答案是,只要方法合宜,這些孩子是可以克服他們的讀寫困難的。很多研究都顯示,「多種感官教學法」對有讀寫困難的學生很有幫助。

多種感官教學法

 「多種感官教學法」是幫助學生透過互動,把「眼看」、「耳聽」、「口唸」和「手寫」都動員和配合起來,更有效地學習。舉例來說,學習「聽」這個字時,先引導孩子找出這個字的各個部件,再著他唸出來:「耳王十四一心」(以加強聽覺記憶),最後邊唸邊用手在空中比畫(強化手眼協調記憶),或在紙上臨摹這個字(強化觸覺記憶);又如:學習「爆炸」這個詞語,可讓學生先嚐嚐爆炸糖在口中溶解時,產生如石頭在口腔中爆開一樣的感覺,這親身體驗把原來抽象的「爆炸」概念具體化,讓他們感受到甚麼是「爆炸」,由此,讓學生更容易聯想到物件爆炸時的情景。

以多種感官法學習漢字

 透過「看-讀+臨摹-蓋-寫-校對」的步驟學習生字,可以讓孩子學得更好。例如:學習「看」這一個字時,先看生字卡,「看」這個字就像一個人用手遮擋強光,以便看得更清楚一樣;然後讓孩子把部件讀出來,例如:「上面是一隻手,遮著下面的眼目」,同時用手指在紙上把「看」字臨摹一遍;再把字卡遮蓋,利用聯想,將「手」、「目」和看的動作聯繫起來,以鞏固字形記憶;跟著默寫出來,最後再校對。

讀寫樂—小學生讀寫輔助教材

 教育統籌局已將上述教材套派發給各小學,旨在嘗試把「多種感官教學法」融入中、英文科的教學活動中,讓教師可選取適當的部分應用於日常的課堂教學或小組輔導。

 教統局曾邀請十四所小學,參加「讀寫樂」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透過協作教學、家長參與和朋輩輔導三方面,進行識字教學。參與的學校先教導朋輩導師或家長義工認識「多種感官教學法」,再結合教材套介紹的「每日評估、記錄及施教」程序,每天由教師、家長或朋輩引導學生進行十五分鐘練習;並在學習過程中,配合豐富的聯想力和多種感官方法,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讓他們掌握學習中文的方法,及培養自學能力。

 以下是部分參加者的感受:

 「只要我們多從兒童的特質和學習需要設想,設計一些有意義和富趣味的學習活動和遊戲,讓學習變得輕鬆和富挑戰性,孩子自然樂於學習。」(一位小學課程發展主任楊老師)

 「我最大的得著莫過於不用孩子重複抄寫,而是利用每日伴讀,幫助孩子鞏固學習。……現在他對學習中文感到非常有興趣,不再怕默書,成績亦有明顯的進步。」(一位有讀寫困難學生李同學的家長)

 「楊主任還教我在鹽上寫字,用泥膠搓揉字母,然後依著字形臨摹;……楊主任問我的同學:「r」像不像一枝枒杈(小樹枝)呢?原來教學生是要有豐富想像力的,做老師真不容易啊!」(一位朋輩導師 朱同學)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