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26] 62年10萬人逃港潮揭秘

放大圖片

 10多萬人湧入深圳,6萬多人偷渡出境,5萬多人被收容遣返。深圳市最新解密的檔案文件,披露了1962年4月深圳(當時叫寶安縣)出現一股聲勢極之浩大的逃港潮秘辛。經過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內地出現舉世矚目的巨變。今天,再來回顧這段大逃亡的歷史,委實令人感慨萬千。

 今年12月13日,原寶安縣委書記李富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逃港一直屢禁不止,但1962年出現的大規模逃港風波,「來勢洶洶,簡直有點招架不住!」

 1962年這次逃港風波,共有1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湧入深圳,6萬多人偷渡出境。這場風波驚動了周恩來總理,最後通過強行遣返、憑證明購買到深圳的火車票等措施才逐漸平息。

最多一天八千人外流

 解密的寶安縣委《關於制止群眾流港工作的情況匯報》等文件顯示,1962年4月26日開始,在寶安縣(1979年撤縣改為現在的深圳市)由東至西150多公里長的公路上,外流群眾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如「大軍南下」,奔向邊境線,伺機進入香港。每天傍晚,從各地湧到寶安邊境外流的一般有4、5千人,最多的一天達8千多人。

 文件稱,這次逃港持續時間長,波及面比較大,惠陽、東莞外流成風,廣州、南海、台山、海豐、潮安等62個縣(市)及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的群眾亦相繼聞風而來。

 寶安境內通向邊境的鐵路、公路客運突然緊張,5月中旬達到高潮,到7月才基本平息。據統計,從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時間裡,共10多萬人次湧入深圳,51,395名來自12個省、62個縣市的外逃未遂人員被收容遣返。

 為什麼出現這麼大規模的逃港潮,除了天災等原因之外,文件稱當時傳出謠言說「英國女皇誕辰,大赦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戰快打了」,不少群眾錯誤地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後很快就給家裡寄錢了,他們充滿憧憬,不顧一切冒險前行。寶安縣公安局的調查反映,當時逃港人群普遍存在「不過黃河心不甘」的思想,不聽勸阻,盲目地成群結隊而去。

 據寶安縣外事辦的統計,1962年從4月下旬至5月23日,外流出境的總人數約6萬人次。據英方宣佈:從4月底至9月底,由陸地邊境成功偷渡的估計約有1.2萬人。逃到寶安的有10多萬人。

邊防管理寬鬆 出逃容易

 文件稱,1961年8月底開始,據傳在寶安縣委書記李富林的帶領下,寶安縣與香港發展「小額貿易」,搞局部的「對外開放」,邊境管理較為寬鬆。

 李富林在接受採訪時詳細分析了這次發生逃港風波的原因。他說,全國那幾年普遍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當時的經濟工作政策存在一些錯誤,糧食減產,生活困難,部分地區群眾吃不飽。4月份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一些群眾失去克服困難的信心,盲目地認為逃到香港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外流人員中大部分是因經濟生活困難而外流的,特別是廣東惠陽、海豐兩縣。

自然災害導致民眾外流

 寶安縣公安局事後調查形成的《寶安縣有關外流情況綜合材料》顯示,1961年8月底,寶安縣實行的對外開放,放鬆邊防管理,是這場逃港風波的主要原因。

 放鬆邊防管理為解決群眾的生活、生產資料,促進生產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當時邊防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政策放得過寬,出現漏洞,如邊防證件批准簽發權下放給公社,公安業務部門抓得不緊,控制不嚴,管理不到位,造成混亂。後來邊防部隊撤消了相當部分的沿海口岸警衛檢查崗哨、對沿海沿邊一線控制不嚴等,造成邊防管理鬆亂、有邊無防,給外流造成了可乘之機。

粵港生活差距誘人出逃

 當時,正值廣東城鎮壓縮人口,廠礦相繼停產,中技學校停辦,產生了大量富餘人員。據統計,1962年頭5個月,東莞縣壓縮城鎮人口1,180人,精簡職工8,773人。這些人不願意回農村,想去香港尋找出路。寶安縣委《關於制止群眾流港工作的情況報告》中透露,這部分人約佔當時逃港人流的20%左右。

 李富林回憶說,當時,香港經濟突飛猛進,許多建設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過去流港的大多給予頒發香港身份證,粵港經濟的巨大差距導致一些群眾渴望逃港。

大學生當指揮 持木棒強衝關

 文件披露,梧桐山是逃港群眾的集散地,流出或是被遣返回來的逃港群眾過半聚集在梧桐山。

 1962年4月29日凌晨,邊防哨兵向寶安縣公安局反映,有批人聚集在梧桐山。寶安縣公安局抽調6名幹部、邊防民警支隊抽出2人組成調查工作組,配合當地一些民兵積極分子共14人扮成外流群眾,分成兩個小組,分別進入梧桐山進行摸底。

 經過一天一夜調查發現:聚集在梧桐山共有三批人約達400人。第一批到達的有300多人,絕大部分是惠陽縣淡水地區人。他們說,從淡水到達梧桐山已經過了3個晚上,他們有組織、有指揮,當總指揮的是一名大學生。到下午6時多,這班人就逃往香港新界方向去了。另兩批人從橫崗方向上山,這兩批人共100多名,除了小部分是惠陽、廣州等地人外,其餘大部分是海陸豐、潮州等地人。他們走了幾天路才來到梧桐山,準備在當晚越過新界去……

 調查組最後形成的報告顯示,這幾批人大多數是17至40歲的青壯年,有男有女。他們每人均持有一條4尺多長的木棒。他們的總指揮說:「在衝到邊界時,不論誰要阻撓我們的話,我們不得退步,要用棍與他們搏鬥繼續衝過去,甚至開槍也不要後退掉隊,誰掉隊就要用棍打誰。」

粵調萬名官兵 協助遣返工作

 文件披露,到港群眾的增加,馬上引起港英當局的注意。1962年5月6日開始,港英當局加強對行人的盤查,凡沒有證件的就抓到警署,核實屬於偷渡後,立即遣返。得知逃到香港無望,一批長期「住」在深圳戲院門口的群眾乾脆不走了,「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倒不如死在這裡算了。」

 這次逃港風波驚動了中央,周恩來總理對此作了重要指示。為了迅速制止群眾大批外流,廣東省委負責人親自來到寶安現場指揮,組織遣送逃港群眾返鄉。

廣東省委組織遣返

 1962年5月22日開始,廣東從各地抽調萬餘名官兵,對從港英遣返回來的群眾、滯留在邊境的外流群眾堅決遣送回鄉,同時在鐵路、公路沿線的東莞石龍、寶安龍崗等通往邊境的交通要道和前沿主要地段,設立堵截收容站,堵截收容逃港人員。從5月22日至7月8日止,共遣送了51,395名外流人員回鄉。廣東很多地方規定,只有憑單位證明,才能購買到寶安的車船票。

 6月19日,東莞縣委發出指示,對參與外流的國家機關幹部、教師一律開除公職,是黨員的一律開除黨籍;對參與外流的農村基層幹部,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停止職務的處分。群眾逃港傾向逐步放緩。

逃港潮回溯

 上世紀50至70年代期間,中國內地曾因爆發難民潮,大批內地人士湧入本港。逃港潮大致上可分為四波:

 第一波:國共內戰時期,大批民眾因逃避戰禍湧入香港。

 第二波:新中國建立初期,不少地主、廠家和國民黨人士逃往香港。

 第三波:1959年至1961年,因中國內地出現饑荒,導致民眾逃港。

 第四波:文革期間亦有一大批內地百姓湧入香港。

 香港人口在這幾十年間,由60多萬增加至550萬,其中接近85%人口是從第二波移民潮開始來港的內地居民,或這批移民在港出生的後代。

新聞背景:「抵壘政策」吸引大量勞工

 港英政府年代,曾採取「抵壘政策」(Touch Base Policy),針對大陸來的偷渡客政策規定,偷渡者如果成功抵達市區,就不會被遣返,並獲發身份證。該政策始於1962年,那時內地發生饑荒,5月初,突然有數以萬計內地人,在新界各個邊區湧進香港。港府派出的軍警,起初並沒有大肆堵截,還派麵包給他們吃,協助他們在粉嶺、上水登上往九龍的火車。港府當時「歡迎」他們的目的,是基於這些人能翻山越嶺而來,多是年輕力壯的青年人,而本港的輕工業開始起飛,工廠需要大量年輕力壯的青年人,新移民有助降低工資成本。 ■資料來源: 金羊網—羊城晚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