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羚
最近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裡聽到一則關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因天然氣問題引起爭執的報道。廣播員用十分漂亮的普通話評述著這事件。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竟在多處犯了聲調上的錯誤。
其中「處境」的「處」,他唸了chu第四聲,而不是第三聲。「處」是一個多音字,但唸第四聲的機會較少,只用於表示地方的時候,如「處處」、「處所」、和「辦事處」等。用於第三聲則佔大多數,常見的有「處分」、「處理」、「處女」和「相處」等。
這位廣播員唸錯的另一個字是「韜光養晦」中的「晦」,他唸了hui第三聲,但正確的是第四聲。這個成語比喻「隱藏才能,不使外露」。「晦」本是昏暗、夜晚之意,而這裡是文言詞語「隱藏」之意。與「晦」近似的字有「後悔」中的「悔」hui第三聲,所以一般人誤以為「晦」與「悔」同音。要注意的還有「教誨」中的「誨」,它與「晦」一樣要唸第四聲,而不是第三聲。
廣播員又把「悄然無聲」中的「悄」錯誤地讀作qiao第四聲。其實,這裡應是第三聲。「悄」也是一個多音字,但它只有第一聲和第三聲,並沒有第四聲。它在「悄悄地」和「悄悄話」裡唸第一聲,而在「悄寂」、「悄然」和「悄聲」中唸第三聲。與「悄」相似的有「俏麗」的「俏」,唸第四聲。很明顯,這位廣播員把「悄」當作「俏」來唸了。
順便一提的是,個別電台廣播員對「載人太空船」的「載」經常錯讀為zai第三聲,其實應該是第四聲。「載」是多音字,一般唸第四聲,如「載貨」、「載客」、「怨聲載道」、和「載歌載舞」,只在「刊載」和「三年五載」中唸第三聲。
中國的廣播員都是受過極其嚴格訓練的,是我們學習模倣的老師。但由於很多字是一字多調,甚至一字多音,致令大家稍一不慎便會讀錯。對於多音字,我們要實行「逐個捉」,一個一個地強記,不能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