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江史地:元朗大樹下的天后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2-22]

黃家樑

 要數元朗區最重要和馳名的天后廟,首推元朗大樹下天后廟。每年天后誕,元朗都會舉行大型的會景巡遊,巡遊隊伍先於元朗市中心集合,然後浩浩蕩蕩前往大樹下天后廟。圍觀的途人和旅客數以萬計,好不熱鬧;表演項目則層出不窮,叫觀眾眼花繚亂,目不暇給。

 元朗大樹下的天后廟,始建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這間天后廟位於十八鄉的大旗嶺,由於廟宇處於一棵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因而得名。天后為漁民所信奉的水神,故廟宇多設在海旁水邊,且多為漁民集散的地方,元朗大樹下天后廟當然也不例外。明清時期,元朗稱為圓塱,意指水源充沛的平原,居民多以務農和捕魚為生。昔日,元朗河由上游的南坑流進后海灣,河流的中段為高原地帶,當中矗立一棵大樹,大樹四周為一片澤國,淺灘處處,附近漁民喜歡把船停泊在河邊,休憩於大樹之下。後來,漁民更在此修建一座天后廟,祈求風調雨順,作業平安,這就是大樹下天后廟的由來。

 自此以後,當地的村民日漸富裕,良田不斷開墾,人丁與日俱增,著名的元朗大橋墩市集也成立了。沿河聚居的村民日眾,多條鄉村先後成立,著名的「十八鄉」也在此時形成。後來,十八鄉村民結成鄉約,守望相助,且合力擴建大樹下天后廟,廟宇也成為了元朗十八鄉居民參拜天后的聖地。由此可見,這間天后廟不但是當地居民凝聚團結的象徵之一,而且跟十八鄉的形成和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時至今日,大家仍可以在大樹下天后廟旁邊找到一條大溝渠,污水淌流之地就是昔日山明水秀,涓涓流水的元朗河,今昔對比,確叫人有滄海桑田之嘆。

 聞名遐邇的大樹下天后廟收藏了不少文物,包括乾隆五十一年和咸豐六年重修碑記、咸豐十一年鑄造的銅鐘等。天后廟的正殿供奉天后,右殿奉祀文武二帝,左殿則為英勇祠。原來廟宇的右殿本為花廳,後來鄉人希望子弟能考取功名,報效國家,乃把花廳改為永安學社,崇祀文武二帝,以求文運昌隆,族人金榜題名。元朗十八鄉的永安學校,前身就是在天后廟右殿內興辦之學塾。左殿英勇祠則奉祀地方糾紛中因械鬥而死的鄉民。天后廟曾經多次重修,較大規模的一次為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廟宇遭到破壞而重新修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