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3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曾參的「吾日三省吾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3-04]
放大圖片

 ■金陵客

 曾參是中國歷史上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人。

 曾參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是發自內心的。當時沒人強制他這麼做。此前,孔子曾經提倡「自省」,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這些話。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體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他的這些話後來也被整理進《論語》。這就是《論語.學而》第四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泛指多次

 曾參這段話,理解有幾個難點。一個是「三省」的「三」。錢穆《論語新解》認為「三省有兩解。一,三次省察。一,省察三事。」程石泉《論語讀訓》則說:「據《荀子.勸學》『君子參省乎己』,『三』、『參』同字。所謂『三省吾身』者即以下列三事:『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自省之事。非如朱熹《四書集注》云『每日三次自省也』。」我認為他們的說法都值得推敲。這個「三」,不能看成數詞,並不實指三次或某三件事,而是泛指多,意思就是多次。宦懋庸《論語稽》說過:「古人於屢與多且久之數,皆以三言,如顏子三月不違,南容三復,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讓,柳下三黜,子文三仕三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嗅而作,三年學,三月不知肉味,皆此意也。如一一而求之,若者一,若者二,若者三,則失之矣。」我贊成這種看法。

「傳」有多種解釋

 另一個難點是「傳不習乎」的「傳」。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引章太炎說:「『傳』者『專』之假借。《論語》:『傳不習乎?』《魯論》作『專不習乎?』《說文》訓專為六寸簿。簿即手版,古謂之忽(笏)。書思對命,以備忽忘,故引申為書籍記事之稱。書籍名簿,亦名為專。專之得名,以其體短,有異於經。鄭康成《論語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經》一尺二寸,《論語》八寸。』此則專之簡策當復短於《論語》,所謂六寸者也。」程石泉《論語讀訓》也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專,六寸簿也』,蓋『專』者乃簿書典籍也。」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講解則比較簡單,說:「傳,傳授,這裡指老師傳授的知識。」楊伯峻《論語譯注》也說:「傳,動詞作名詞用,老師的傳授。」錢穆《論語新解》則說:「傳字亦有兩解。一,師傅之於己。一,己傳之於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素不講習而傳之,此亦不忠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人道本於人心,人心之盡與實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強使之者,故必貴於有反己省察之功。」李澤厚《論語今讀》將「傳」譯為「所傳授給別人的東西」,又說「傳不習乎」這一句「今天無妨釋作:自己所講授所寫作的東西,認真思索過、研究過或實踐過嗎?很好的自警語,今日之『謬種流傳,誤人子弟』,特別是言行不一,品學分離者,蓋亦多矣。」各家說法雖然不同,我看各有各的道理,可以並存。

核心是「忠」「信」

 曾參是那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針對的其實是自己的實際生活。他每天問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三件事其實是不能並列的。為人謀求忠,朋友交求信,是做人的兩大準則。曾參這時候是孔門繼承人之一,如何給學生傳授孔學,成為他的主要任務。如何在這種傳授之中,體現出忠信,實際上這才是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的重點。對於曾參而言,這三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就是聯繫自己的實際來思考如何做人。一個人的誠信,一個老師的師德,首先集中反映在「傳不習乎」這一點上。楊叔子2002年5月28日在清華大學演講《重讀〈論語〉》,說到曾參的這一段話,認為「中間兩句話是最後一句話的主要體現」,我看就是說的這個意思。陳禹謨《譚經菀》說:「下雖三事,只是忠信。傳者傳此,習者習此耳。」我看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包慎言《論語溫故錄》也說:「專,謂所專之業也。《呂氏春秋》曰:『古之學者說義必稱師,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所專之業不習,則隳棄師說,與叛同科。故曾子以此自省。」這是求忠。焦循《論語補疏》說:「己所素習,用以傳人,方不妄傳,致誤學者,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這是求信。郭翼《雪履齋筆記》說:「曾子三省,皆指施於人者言。傳亦我傳乎人。傳而不習,則是以未嘗躬試之事而誤後學,其害尤甚於不忠不信也。」這是說,如果自己並不真心信仰親自實踐,卻去給學生誇誇其談,還有什麼忠信可言?

 曾參的「吾日三省吾身」,是個人自身修養的需要,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僅僅做給別人看,自己就勢必會慢慢變成一個偽君子。余英時《儒家「君子」的理想》說得好:「『君子』在培養個人的道德品質這一點上完全是對自己負責,而不在求得他人的稱譽,甚至了解。故《論語》開章明義便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在某些「君子」所以時有為人不齒的醜聞,原因固然很多,基本的一條,恐怕正在於他們早已忘記了這一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