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雖然當事人不認同「紅」了起來,但梁祖堯確擁有一班fans,而且,回顧劇壇,可以相比的,已是多年前的謝君豪了。其實,香港的劇壇著實需要更多的梁祖堯。圖為《攣到爆》的祖堯。
「自從《攣到爆》就留意了祖,真係好正!」、「睇《梁祝》時我已經知道佢係堅蕂。」此等留言,摘自fans為梁祖堯設的討論區上,每日不停更新。在演員多、明星少的劇壇裡,能吸引一班fans在謝幕時衝前送禮物,梁祖堯是少數中的少數。
見報之日,梁祖堯的叫糊作《攣到爆》第三度公映,票房再次爆滿。近年舞台劇一部接一部,一部爆一部。主流報章、潮流雜誌找他做訪問,Yahoo推介他的blog,說他紅,應該沒有人反對。
「我不認同,多數舞台劇演員也是如此啦,是我份工停不下來吧。」當事人偏不認同,皆因場場爆滿,人氣急升的背後,祖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做舞台劇演員好被動,我也會完全無人找,無人要我去教戲,做戲無人來看。」他更坦言:「有時候,意志薄弱,就會覺得怎麼還好像一事無成。」
《攣到爆》的排練室內,祖堯笑說著自己的演員路時,背後總有不安。
硬說一事無成,未免過謙。從流行戲劇劇團W創作社的《馴情記》開始,祖堯的人氣在年輕觀眾間拾級而升,去年更憑《攣到爆》得到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而從去年何韻詩的《梁祝,下世傳奇》開始,演出無時停:由《你咪理,我愛你,死未?》、《公主復仇記》、《大汗推拿》再到《公主》二度重演,一部接一部,全部爆滿。
「爆滿不盡關我事。《你咪理》開得五場、每場只有四百觀眾。《大汗》是潘惠森新戲,一定爆啦。《梁祝》有何韻詩及周國賢,點會唔爆?」祖堯將冠冕歸於其他人,說自己的「紅」不過是假象,當中還包括自己的fans,「妹妹fans不過是愛屋及烏,做《馴情記》,跟開林一峰,鍾意埋我,追開周國賢、何韻詩,看《梁祝》,見我做戲都OK喎,又支持囉。」
能將自己放到最低,祖堯才敢三度重演《攣到爆》。「有人話拿了獎不要再做,免得給人家覺得,咁就主角獎蕂啦,咁流既?我就不如此想,而且,我又真的喜歡這劇。」舞台劇將同性戀放在台上,讓大家大笑大喊,無非想大家放下有色眼鏡去看同性戀。「我enjoy演戲,而且,這劇可以影響到一班人,我亦想跟觀眾分享這個messsage。你要評論我的演技,我也沒所謂了。」他說,他認為舞台是為觀眾而設,愛上台表演,就是為了與觀眾即時交流的感覺。
自閉的童年
如此熱愛與人交流的他,想不到小時候卻相當自閉。「我無朋友,又不喜歡跟人接近,不玩課外活動,又不讀書,什麼也不做,完全不知自己在做什麼。」好在,戲劇「打救」了他。「F7考完A-Level,我媽媽的朋友有個業餘劇社,搞一個劇目叫《同性三分親》,要一個19歲的靚仔做主角。當時,我無想過怎樣演,做完了,我發覺自己平時其實不會如此思考的,過程就好像鬼上身般。」當時導演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欣賞他,還叫他報演藝學院,「鬼上身」的經歷,就令他從此愛上舞台。
當然,單純喜歡並不足以成就美事,成事也因香港大學生物系不收他,保護動物、令地球長命點的崇高理想破滅了,祖堯就索性入演藝當個演員。
感性入戲
雖然做不成生物學家,但祖堯仍然熱愛動物,感性的天性亦有增無減。他說演出時,有些演員會「扮演」另一種東西,但他會全情投入,所以三次的《攣到爆》演出就因為祖堯的感情狀態不同,演出亦見不同。「第一次,我在戀愛中,第二次已經分開了,第三次又開始了另一段感情。身邊人看了就發現分別很大。」
感性的個性,享受感受他人生命的片刻,令他畢業至今對舞台不離不棄,去年更與邵美君、湯駿業自組風車草劇團,自資製作包括下月重演的音樂劇《你咪理,我愛你,死未?》。
雖然演出仍為首選,但祖堯現時每周平均總有兩天下午往中、小學教戲,除為賺錢,其實亦為補償兒時的缺憾。「以前我超級無自信,我想,如果當時有機會做戲,可能一切會很不同。所以我現在見到細路給人排斥,或者無咩自信,會盡量對他們講,你們每一個都好好蕂。」
能醫不自醫
奈何,祖堯能醫不自醫。演員的生活充滿不安,收入不穩不在話下,曾經試過計劃不好幾個月無工開。「其實,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無實質的東西可以看到。做戲,實質上得到什麼?我不知道。是否搵到好多錢,唔使憂?又不是。好多人識?不是。拿獎?什麼獎呢?」一反台上喜劇形象,祖堯撐著一雙黑眼圈平靜地說。
「我的目標可以是什麼?你做記者,目標可以是總編輯,但我不可以找一個假想的演員去做目標,因為每個演員的路也不同,這中間其實很飄浮,很虛無。」眼見教育制度下,學生不是超級自大,就是他說的「一堆屎」。但祖堯對於一堆屎的感覺,又何嘗陌生?「一堆屎的感覺不就是我不做戲,我可以做什麼?」
祖堯所說的「這堆屎」,其實並非舞台劇演員獨嚐,凡夫俗子如我們,大概,也有嚐過時。
攣到爆
日期:即日至3月26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你咪理,我愛你,死未!
日期:4月21日至4月23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只有我知這是否愛
《攣到爆》打正旗號講同性戀,祖堯以棟篤笑形式,在台上扮鬼扮馬,論盡同志的愛慾情愁,祖堯稱劇本中匯集了三十對情侶的真實經驗,攣直兼而有之。
其實,翻開祖堯的演出紀錄,演同性戀角色,他可說是老手,作品包括最早期於演藝學院校內演出的《屈獄情》、之後有《馴情記》、《梁祝,下世傳奇》等。那現實生活中的他呢?
「其實,我一貫的宗旨是不覺得喜歡男人是一件好shameful的事,不是壞事,傷害不了人嘛,但你不問,我不會說。我十五歲開始同女仔拍拖,廿歲先開始鍾意男仔,我覺得無乜野,我又不會煩惱究竟點解會鍾意男仔。」可惜在香港傳媒下,同志往往遭受「暴力」對待,不少異性戀的明星會煞有介事的與同性戀藝人劃清界線,有意無意間,語言上亦帶有歧視成份。「不是攣的,為何要『否認』?不是就不是,為何要『否認』?點解要放個負面的字眼在前面?」
無論愛男或愛女,在愛的面前,種種標籤都沒有意義。「好老土的說,愛是不應分性別,有愛的感覺出現,只有自己知道這是否愛。」淋浴愛河中的祖堯最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