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李澤銘
自古以來,戰爭與人類的關係無可分割,有人更說人類歷史就是戰爭史。衝突從未曾平息,但人類一直渴求和平。在古時,只要有戰爭,就有諷刺帝王的詩歌文章流行於市;在今天,有戰爭就有一波又一波的反戰示威遊行。延綿的戰爭與和平,伴隨人類渡過千萬個寒暑,究竟兩者到何時才能分開?正確點說,究竟到何時,戰爭才會在世上消失?
人類反戰反了千萬年,但戰爭未曾停止。有人認為是因為野心家和狂人當道,盲目開戰,而和平愛好者的道德力量薄弱,無法阻止種種暴行。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Robert John Aumann)卻提出相反的見解。他以博弈論(Game Theory)計算所得,認為戰爭不是盲目的產物,急躁以武力消滅戰爭反而引發更多戰爭,要和平就先要有耐性解決紛爭和衝突,才能看到和平的曙光。
戰爭不斷 最後終可和平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一個諾貝爾獎得獎學人講座,現年75歲的奧曼以「戰爭與和平」為題,大談自己研究的「不斷博弈論」(Repeated Game Theory)在「和平」上的用途。現時每有戰爭發生,就有人站出來致力解決該糾紛,這種由衝突到和平,然後再開戰,循環不斷。奧曼表示他不會選擇這種把每場戰爭分別處理的做法,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要和平就要真正了解戰爭本身是怎麼一回事,如戰爭的起因、戰爭的特點和不同戰爭間的分別等。
「情形有如治療癌症。醫學界對付癌症有兩大方向,先了解患者的病情、癌細胞位置、嚴重程度,再根據醫生的經驗知識和患者的病歷,決定醫治方法,用藥物、手術或化療。這些是傳統的療法,但治好了一位病人,還有另一位病人,癌症仍不斷侵擾人類。治本的做法是忘記病人,直接研究引起疾病的癌細胞。究竟癌症怎樣形成?是基因變異?是何種細胞環境因素引起,令本來健康的細胞變為癌細胞。」
「在這大方向下,我們處理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隻白老鼠;我們不需要考慮病人,因為根本沒有病人。我們只要了解一個名為『癌症』的現象,而我們治療癌症的知識都是來源自這種研究過程。處理戰爭其實可以從相似的方向入手。」
理性分析 找出開戰動機
分析戰爭,奧曼認為首要認識戰爭「策劃者」─人類。普遍認為戰爭源自人類非理性的決定,若是這樣,戰爭是無可避免,也無法解決。理性的定義在於人進行一件符合他最大利益的事情,即使這事情是開戰,所以問題應該是,為什麼理性的人類會開戰?
「所有經濟學都討論動機,所以我們應該問,發動戰爭的動機是甚麼,我們能夠建立何種動機誘使戰爭停止。經濟學的研究常常得出一些與我們直覺相反的結論,例如政府想增加稅收,最直接的想法是增加稅率,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經驗讓我們知道,加稅最終反而降低政府收入,減稅因降低人民稅務負擔,卻能刺激消費,經濟暢旺,政府稅收自然上升。把這個比喻應用在和平運動上——催促各國裁軍,銷毀大殺傷力武器,真的能避免戰爭嗎?」
奧曼當然否定這看法。他更以冷戰為例子,當時美蘇兩大陣營都擁有強大核武,可致對方於死地。經過幾十年的緊張對峙,兩國始終未有開戰,核子武器自二戰後亦未曾在戰場上被使用。若沒有這種軍事平衡(有稱為恐怖平衡),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早已開打。
自私到合作 耐心吸取教訓
在博弈論裡,重複博弈模型可以解釋世上所有個體都是自私自利,但在長期互動的環境中能衍生出利他、合作、忠誠、信任、威脅和報復等行為。這個理論的前設是當中每位玩家都能獲得完整的資訊,理性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若每人都根據這種原則行事,一個符合各玩家最大利益的策略平衡便會自然出現。
不過,奧曼強調這個符合各玩家最大利益的策略平衡,並不會在一次性的交往中出現,但經多次互動交流,多次失敗後,便會自然趨於這個平衡。威脅是能導致各玩家相互合作的誘因,合約精神也是經人類歷史中不斷欺詐,不斷背叛,不斷毀約後,吸取教訓而產生。
「今天你要保持耐性,你若欠缺耐性,產生合作的多次互動機制便會被破壞。所以,今天你愈想即時和平,和平會離你愈遠。這個推論殊不簡單,因此值得這個諾貝爾獎。」
說到這裡,奧曼所言的和平理論變得較為明朗化,他的意思大概是人類從不斷的戰爭中學習總結教訓,最終選擇和平共處。均勢是和平的基礎,若出現一個超強的國家或一個世界中央政府,世界便無均勢,戰爭更易爆發,故各國必須維持軍隊和軍備,以保持上述的「策略均衡」。
「各國繼續研究戰爭的理由就是為了避免戰爭。(The reason nations must continue to learn war is in order not to fight)」
修正理論 研究可成政策建議
奧曼也明白他的理論並非完美,最大的致命傷來自理論的前設─所有玩家都是理性並且具備完整和最新的資訊。不過,在實際環境中,我們的確見到某些國家的領導人行事並不理性,要求所有決策人都是「全知者」更是天方夜譚。奧曼解釋這個前設上的漏洞不會完全推翻他的結論,只需稍為修正便可。
「只要絕大部分的決策者都是理性,我們便可把這項研究作為政策建議,呼籲各國停止裁軍,保留對敵方致命打擊的實力,只要各國都了解這個訊息─即開戰等於同歸於盡,在決定戰鬥與否時,便會傾向停戰。當戰爭的後果清晰可見,大家都明白和平才符合各國最大利益,自然不會愚蠢地挑起戰事。」
奧曼提到科技日益先進的今天,武器的殺傷力隨時間不斷上升,決策者選擇開戰的整理「成本」亦漸漸增加,其結果是「非理性」出現的機會愈低。
最後,奧曼語重心長地再強調耐性的重要。「記住,和平現在未出現,並不表示它將來不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