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6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如何慧眼識「英雄」? 科主任角色重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6-08]
放大圖片

 ■韓孝述表示,根據三大方向可甄選出專業發展學校。

專業發展學校甄選委員會成員 韓孝述

 編者按:由教育統籌局出版、本報承辦採編工作的《分享學習 學習分享—專業發展學校計劃初探》,收集了數十所參與校本支援計劃學校的活生生經驗,並由校長、教師、學生撰文暢述參與計劃的得失,內容翔實豐富,深受業內歡迎。徇眾要求,本報自3月23日起,每周刊載一篇,介紹本港教育改革的具體成果。敬希垂注。

 要從眾多學校中淘沙揀金,挑選專業發展學校,實在不容易。究竟負責甄選的委員會成員如何找出這些學校,進而發掘其強項所在?專業發展學校甄選委員會成員韓孝述說:「專業發展學校具有不少共同特徵,包括學生成績增值表現不俗,學校關心學生成長及學習,校長及中層管理(例如科主任等)的領導能力高,學校的協作文化歷史較長,亦樂意與其他學校分享成功經驗。」

 有人會問:專業發展學校到底是怎樣誕生的呢?韓孝述透露,委員會參考學校不同的資料及表現,並根據三大方向──學校的領導、學校文化及是否有專業分享精神,來甄選專業發展學校。但他指出,學校最值得分享的計劃,不一定能從書面報告的數據中顯示出來,這也是眾委員感到最吃力的環節。他強調,委員會成員必須親自深入學校校園現場去感受,再透過與校長、中層管理人員討論,才能較準確地發掘出學校更多、更優秀的教學策略,因此將分享範圍由原訂的通識教育及資訊科技,擴展至目前的十二個分享主題。他說:「過程中,甲校希望分享英文教學,但當我們實地參觀學校後,會發現學校的最強地方可能是中文教學,我們便會建議學校修改分享主題。」

發掘分享範疇最吃力

 委員會又參考了課程發展趨勢重點,作為挑選學校交流主題的關鍵條件,務求讓專業發展學校能夠向夥伴學校提供適切的、適時的經驗分享。韓孝述舉例說:「其中一所中學的中文教學支援計劃,正好配合現時初中中文科剛推出的新課程;恰巧另一所中學的初中思考課程,當中有通識教育──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的元素,所以我們挑選了上述課程成為分享主題。」他認為,這兩所學校的經驗頗具前瞻性,教人欣賞。

 這項計劃今次側重學校中層對學校發展的角色,韓孝述認為,學校在課程發展要取得顯著效果,中層管理起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因為校長作為整所學校的管理人員,難以深入每一個科目作深入的課程研究,但教務主任及科主任則不同,他們是課程設計及教授的執行者,其課程領導能力直接影響課程內容及方式,能直接影響教學效能的發揮。學校中層的課程領導能力主要從學生學習、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文化改進及領導策略五大方面顯示出來。透過到專業發展學校實地了解,他對學校中層領導人員所表現出的能力,特別是團隊精神,感到滿意及欣慰。

「保改開停」衡量優劣

 他具體說:「一個有力的課程領導可以掌握到新課程的特徵,設計符合學校學生水平的教材及教學方案,良好的課程可以照顧到學生個別差異,更重要的是中層領導能在多個教改項目中,懂得排列優次,做到保(keep)改(improve)開(start)停(stop)。」現時,教育發展趨勢令教師難以再憑「單打獨鬥」的方式,去設計完善的課程內容或教學方法;反而傾向於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集體評課,集思廣益地發展貼合學生水平的校本課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