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家輝
每年的3月22日除了是聯合國的「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外,也是中國水周的開始。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文化」,藉著不同文化對水的歌頌,喚醒人們對水的珍惜,而中國水周的主題則是「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目的是推行節水,以應付未來的經濟增長。
中國國家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最近來港,到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出席了兩場講座,分別以「中國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及「中國水資源問題及對策」為題,分享其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心得。
其實,港人可能對海水污染較敏感,反而對節約用水沒有太大感覺,更不會認為洪災及旱災,會影響人民生活,也威脅農業、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因為這些情況只會在內地發生(但其實並不盡然)。
汪恕誠在1968年取得清華大學水利系研究生學歷後,曾在電力工業部、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局、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等機構任職,1998年11月出任水利部部長,他在今年2月還出任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委員,所以找他來說中國的水問題,再適合不過。
內地發展受水限制
汪恕誠指出,內地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很低,內地淡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按照2004年人口計算,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2,0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的三分一。
另外,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平均,全國年降水量的分佈由東南的超過3,00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少於50毫米,長江流域以北地區,耕地佔全國的60%、人口佔46%,但水資源不足20%,其中黃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
再加上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近20年來中國北方地區水資源明顯減少,其中海河區水資源量減少41%,北方部分流域已從周期性的水資源短缺轉變成絕對性短缺。
「內地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仍偏低,分佈又不平均,如何建設一個節水型的社會成了解決國家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
汪恕誠解釋,發展節水型社會不是節約用水,其實發展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自律的節水模式,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時兼顧經濟及環境的協調。
「傳統的節水偏重於節水工程、設施和技術等,主要透過行政手段來推動,而節水型社會主要透過制度,講求生產與經濟手段的運用。」
提倡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們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促進經濟地方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及生態安全。在注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也要注意節約及保護水源。」
汪恕誠還用甘肅張掖市為例子,說明節水型社會有何好處。從2001年起,張掖市推行因應用水量購買水票制度及各行業的用水定額指標。經過多年努力,居民慢慢懂得如何節約用水,農民每畝的水費負擔比以前減少了8.5元人民幣,而因為節水的成功令附近乾涸了40多年的地區回復正常。
汪恕誠表示,解決洪澇災害是要「給洪水以出路」——在城市規劃中,不能侵佔行洪河道,防止因人為約束河道造成惡果,在防汛工作中,要搞好科學調度,合理運用分蓄洪區。
其實,香港的淡水資源也很缺乏,以前也發生過幾次水荒。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商業的發展,矛盾更見突出——首次實施限制用水是在1895年,至1982年的80多年裡,政府也曾多次宣布制水,其中以60年代最嚴重。1963年,香港出現最嚴重的水荒,全港水塘存水僅夠40多天食用。自1月起規定每天供水4小時,其後更改為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時。
每次制水,洗澡、洗衣等皆成問題,市民苦不堪言。一家人提著水筒,在街上輪流排隊取水,成了一般市民生活的重要環節。因輪候爭水,街坊反目,甚至鬧上法庭的事情亦多次發生,「樓下閂水喉」之聲也不絕於耳。
誰說香港人不需要珍惜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