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腦的未來 從科技跳進社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6]
放大圖片

 人際網絡複雜多變,電腦真能解釋其脈絡嗎?

李澤銘

 在眾多稱得上為科學的學科中,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可算是最年輕的一門,也是在短期內便獲承認的一門。在較嚴格的定義中,可反覆檢驗,並清楚對錯劃分者,方可稱為科學,所以很多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否歸類為科學,至今尚存在激烈的爭辯。

 電腦開始興起時,人們只當是一種嶄新的計算方法。上世紀30年代中,英國數學家阿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萬用計算機(universal machine,用機器模擬紙筆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的概念時,所有計算方法,包括人腦,都能夠模擬。因此,當時有人高呼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已經終結,剩下的只有把其付諸現實的計算機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今天回望,這當然是個笑話,因為繼圖靈機之後,多個計算模型相繼被提出,例如暫存機器(Register Machine)、生命遊戲(Conway's Game of Life)、馬可夫演算法(Markov Algorithm)等。

 當今的電腦發展,除了提高硬件速度,更大儲存量和更廣的網絡,以及軟體上開發更聰明的軟件,其應用範圍更由原始時的數學運算伸延至自然科學、商業,甚至文化。在科研中,模擬氣候轉變和拆解基因的謎團;在商業中,廉價電腦、互聯網和數碼訊息,重劃了全球經濟的運作模式;在日常生活中,iPod、YouTube、電腦動畫等新事物,都在不斷衝擊我們的日常生活。

 然後,下一步將如何呢?有科學家預測電腦的發展方向是「預測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說起預測,用電腦模擬宇宙演化、預報天氣、模擬股市走勢等,不都是預測嗎?只是模擬人類行為更複雜吧。

 上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屬下的計算機科學及電訊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辦了一個名為「2016」的座談會,出席者除了來自學術界,還有多間大型科技企業,如IBM、Google等的代表。討論的題目,除了有老掉牙的數碼影像、網上媒體、資訊時代對就業的影響外,還包括有點新意的社會網絡。經過一整日的討論,會議得出結論:電腦的影響力將在自然科學中繼續深化,而且伸延至社會科學,以至政策的制定。

 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理察.卡(Richard Karp)教授以「科學理論的演算本質」(The Algorithmic Na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為題發表演說,解釋電腦運算在科學中的基本原理。卡原本的研究範圍由早期的計算機科學轉為微觀生物科。他以生物學為例子,說明演算法(Algorithm)較適宜用來描述如生物學一類動態的過程,而數學方程式則較適用於靜態現象,但他也指出,演算法是一步一步的推算法則,其中心思想就是數學。

 卡認為生物學是一種訊息的科學,而生物學家的工作就是用演算法,描述一連串的生物過程,例如蛋白質的製造過程。由這一點推而廣之,整個自然都可被運算(Nature is computing)。事實上,的確有許多科學研究以電腦模擬代替動手動腳的實驗。

 會上另一位來自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教授喬恩.因伯格(Jon Kleinberg),把討論帶到計算機對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研究的幫助。其實,社會網絡並不是甚麼新穎的研究題目,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史丹尼.米格(Stanley Milgram)便曾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

 米格先向一個朋友寄出多個郵包,但他刻意寄錯地址,將它們隨機地寄給不同的人,這些人都不認識米格的朋友。米格只在郵包上寫上朋友的名字和大約的位置。米格要求收到郵包的人,將郵包轉寄至一個可能認識那朋友的人。

 最後,米格從朋友處收回郵包中,發現大部分郵包在到達目的地前,平均曾被轉寄六次。米格總結,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之間,只隔了「六重分隔關係」(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後來,數名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重複米格的實驗,招募來自166個國家的超過6萬人,利用網際網路來研究,結果也和米格所得的相似。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會網絡已與科技網絡緊密連在一起—許多人與人的交往搬到網上進行,所以人在社會網絡中的行為將在網絡中留下記錄,分析這些記錄,對了解人類行為模式可有莫大的幫助。如此龐大的人類資料庫,對人類行為研究員,甚至政治家及商人都是一大寶藏。伯格對於電腦在社會科學中的發展充滿憧憬,原因正如他所言,現在只不過是開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