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的堅尼系數是否準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17]

卓 偉

 社會調查經常會運用「堅尼系數」這個計算方式。簡單而言:堅尼系數通常用作量度住戶收入的不平均程度。堅尼系數數值介乎零與一之間。「零」的數值表示住戶收入絕對平均,即是每個住戶佔有全部收入的同一等分。而當系數到達「一」時,即表示一個住戶賺取所有收入,而其他住戶則毫無收入。而堅尼系數基本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方貧富懸殊程度的通用標準。

堅尼系數過高影響社會穩定

 我們知道當指數處於零時,代表所有住戶的收入都是完全的均等,當然這只會出現在數字上,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地方人民的收入是完全均等的,不過我們都認同一個社會人民收入太過懸殊的話,會對社會造成不穩,低收入人士如果與高收入人士的收入動輒相距十多二十倍,而社會又缺乏一些保障措施的話,很容易會出現仇富的心態,嚴重的更會造成動亂,例如非洲、南美洲很多國家,都是因為貧富懸殊問題,而屢屢出現動盪,那末我們自然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堅尼系數應該是愈低愈好,社會就愈和諧,相反愈高者就代表貧富懸殊愈嚴重,經驗告訴我們超過零點五已經算是高危,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都是處於這個水平。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社福界人士,都經常引用堅尼系數去證明香港的貧富懸殊處於十分嚴重的水平。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本港在1991-2001年期間,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以當時價格計算)由$9,964上升至$18,705,增幅為88%。而堅尼系數亦由1971年0.430開始拾級上升,去到2001年時已經到達0.525,之後一直徘徊在這個水平,情況令人憂慮。

香港的堅尼系數並未反映社會現實

 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香港是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資本不可避免會進行積累,有資本有知識的人士能夠賺取比低技術人士多不知多少倍的收入,所以貧富懸殊的情況一定會出現,觀乎世界上很多先進的國家如美國等,都一樣存在著。但有些人則認為貧富懸殊是因為社會的不公平,社會政策偏向富有的人身上,低下層人士被剝削了,這才是主要的成因。

 這兩種說法在香港都各有市場,先不論誰對誰錯,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件事,就是堅尼系數是否真的能如實反映一個地方的貧富懸殊狀況呢?無疑堅尼系數是國際通用的一個標準,但是套用在香港而言又是否準確無誤呢?我們知道堅尼系數所處理的數據,是一個地方市民的薪金,就以香港為例,如果將市民的薪金分成十個組別,最高的組員與最低組員相距有二三十倍,因而得出貧富懸殊非常嚴重的結論。但這單是以名義收入為計算,即是只計帳面上的數值,而實質的收入則沒有計算。所以就得出香港與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同處一個水平的結論,彷彿香港就如這些國家一樣,市民連基本生活都不保。

應理性看待香港的堅尼系數

 這當然不是事實,因為這個數字漏計算了一些重要的因素,例如是該地方的社會保障,在香港而言政府為60多萬戶提供廉價的公共房屋、為市民提供近乎免費醫療、為有困難人士提供綜合援助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為所有適齡學童提供九年免費教育等等,即使最低組別收入人士也可以確保基本生活所需無缺,這也是香港向來誇耀的社會安全網。這些都是隱含的社會資助,卻沒有計入市民的名義收入之中,但市民卻實實在在的從中得利,所以又怎麼能說香港的實際情況就如堅尼系數所說這麼嚴重呢?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香港雖然有超過零點五的堅尼系數,卻不像其他第三世界國家般出現諸般動盪的情況,當然我們不是說堅尼系數不準確,不過我們看待這些數據時應該有批判性一點。(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