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準確為港定位 加快實現轉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02]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在「香港經濟峰會2007」致辭時表示,只有在國家發展中找到定位,香港才可在全球競爭中找到合適的角色。曾特首從國家發展的大格局出發,將香港定位為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介人與旋轉門,並透過確保貨物、資金、人才與資訊「四大流量」暢通無阻,保持香港的這一定位和角色。

 曾特首有關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中介人與旋轉門的定位,既切合香港的實際,也符合國家發展的大方向,不僅能為國家與香港的發展起到互為促進的作用,而且有利於實現本地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成功轉型。也應看到,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香港發展中介角色所面臨的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香港要有危機意識,變「被動中介」為「主動中介」,才能應對來自內地城市和其它國家的競爭和挑戰。

 過去,香港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一個服務業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國際化大都會,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內地市場的相對不開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內地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及外資要進入內地,除了經過香港以外,幾乎別無它途。在這種形勢之下,香港的中介地位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但是,經過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尤其是內地加入WTO之後,這種「內地企業上門尋找香港服務」的好景已經不再。不僅內地企業可以直接面向國際市場,而且外企的產品與服務也可以直接進入內地。香港不再是必不可少的獨木橋。這一點,在物流業的競爭上表現最為明顯。隨著大量進出口貨品可以在內地直接進出,上海與深圳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已經直逼香港。

 客觀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於香港來說,那種「皇帝女不愁嫁」的優越時代已經或正在成為過去。香港要繼續成為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介人,必須要轉變觀念,以主動出擊爭取生意的心態,重新檢討和規劃香港服務業的發展,對現有服務業發展政策進行清理,調整機制,掃清所有妨礙貨物、資金、人才與資訊流進出的瓶頸與障礙,降低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以鞏固既有的優勢服務業,開拓新的服務業發展商機。

 香港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本港社會對於經濟的發展與轉型依然方向不清,目標不明,爭論不已。曾特首通過召開經濟高峰會,思考香港的長遠發展,根據國家的發展方向,準確清晰地將香港定位為內地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介人與旋轉門,並以此定位制定行動綱領,使香港的經濟轉型有了明確的目標。這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