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王無邪 尋根問道 山水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24]
放大圖片

 ■展覽當天,王無邪帶記者暢遊他半世紀的山水世界,圖為2006年新作《水長流》。

文:黃傑瑜

 「我是中國人,但又不是很中國。對中國的認識都是從文字及圖片得來,即使去到長江,也是遊客式的觀光。」明年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移民美國又再回流香港的王無邪說,香港人對自己身份認同的矛盾仍在。

 自稱「畫西畫時,很國畫化;畫國畫時,很西畫化」的王無邪,為日前於香港藝術館開幕的首個大型個人回顧展取名為「東西問道」,英文是「At the East-West Crossroads」,是總結自己所走的藝術之路,也是一代香港人的寫照。「左溝右溝是香港人可以做的。」

 70歲的王無邪縱然曾經到美國習藝,甚至移民彼邦,在大西洋的彼岸,前前後後花了十七年,但出生於林則徐燒鴉片之地--虎門的他,看來注定跟香港脫不了關係。97回歸前夕,王無邪還是選擇了香港。

 「香港正在不停的調整,重新建立民族認同,這亦是我希望在畫中表達出來的。」香港新水墨運動中,其中一名最重要的畫家王無邪說,他最想做中國人。

 跟不少香港人一樣,王無邪是內地移民。1936年於內地出世後,翌年中日開戰,王無邪立即來到香港跟隨父親,後來香港淪陷,又打道回鄉。「返到鄉下,又是日本人世界,經過他們的站崗,還要鞠躬的。」後來二戰結束,十歲的他再次來港,自此定居在此。

 王無邪的名字,或許像金庸小說裡面的武林俠士。事實上,王無邪亦的確暢遊於畫布上的山水大千,不過不是武林俠士,而是文人。王無邪笑言讀英文中學時,已投稿發表文章。「我很早出道呢。」1954年畢業初為文員,及後更將賺來的錢搞文學雜誌,包括《詩朵》、《新思潮》等,他最愛寫新詩,小說也寫過一篇,寫時不過20歲。

 坐在兒子於設計公司為父親特闢的小型畫室,王無邪身後的書櫃中,除了一卷一卷的畫,就是書,很多的書,其中有名著《紅樓夢》。

 不過,當年的文藝青年王無邪,最後還是專注繪畫︰「雜誌去不了內地、新加坡,台灣也未必可以發行,始終有很大的限制。」

初學西畫

 現在以新派水墨山水畫獨步畫壇的王無邪,初學的不是山水畫,而是現代西洋畫。展覽中展出他生平的第一張畫作,是1956年以箱頭筆繪畫的素描作品《大埔》。「當年是參加畫會的寫生團,由陳福善帶隊。」其他的《幻想曲》、《車廂內》等,則顯示王無邪當年深受西方的超現實主義及野獸派影響。

 王無邪說他早年的技法都是無師自通,反而隨後的傳統國畫根基,是跟隨呂壽琨老師學來的。展覽中,亦包括一張當年臨摹八大山人的《雪意圖》作品,及該段期間的其他油畫作品。

 王無邪及後往當代藝術重鎮紐約攻讀藝術,接觸到當時的波普藝術。回港後任教理工大學,講授設計理論。此一階段,王無邪嘗試在水墨構圖中引進幾何圖案,並注重作品的結構及空間的鋪排。

 「我的底子是文學,注重語言的邏輯,研究設計理論時,特別有興趣視覺邏輯,好像一個形狀跟另一個形狀的擺放是有必然關係,亦有必然秩序,我正想建立一種視覺秩序。」所以幾何圖形、切割重組、「左扭右扭」遂成為他的個人標誌,此時段創作了很多接近西方藝術的作品,影響直至今天。

 內地文革結束,王無邪有幸多次返回祖國,作品回歸東方古典傳統,從宋朝山水畫汲取養分,以崇山為題,重新靠向東方,到不能回轉的地步。

 其後1984年移民美國,他鄉的遊子情懷油生,題材清一色是江河山水,媒介上,除了傳統水墨,更大膽採用油畫及塑膠彩為材料,以西方素材創作,東方手法呈現,江河中,更包括美國名勝大峽谷。「我的山水夠全球化。」王無邪笑言。

 1996年,香港回歸前夕,王無邪回流香港,並首次以維港兩岸景色,創作《香江幻彩》,其中的幾何切割標記清晰可見。

 遊子回歸,也體現到港人的「海景」是如何的珍貴。他說當時住在半山,每天就看著興建中的國金大廈慢慢增高,擋在他的面前,遂創作以城市高廈為題材的一系列作品。

不能否定傳統

 「東西問道,問道的意思就是自己不足,自己去求。」遊走於東西文化,王無邪不滿足只學習任何一方面,「搞國畫時,我要有現代感,搞西畫時又要有中國感。」

 王無邪說東西合璧創出新潮,是時代命運使然。「假如你還用傳統筆墨畫傳統山水,你並非在做這個時代的東西,你沒有表達你真正存在的經驗。」故此,尋求現代是他的偏好,但前提是不能以否定傳統做代價。

 他以油畫創作的《宏懷之一》為例︰「我讓水墨畫中的水、墨、紙、筆,作一個全新的詮釋,由真水、墨、紙、筆,到似水、墨、紙、筆,由宣紙轉移到油畫布上,但精神不失。我相信中國人有水墨品味,只要有這個品味,就有東方感。」

 文學、中國山水畫傳統、設計、西方文化是影響王無邪藝術觀的四大因素。他樂於遊走於中西文化之間,但卻不想做一個國際公民。他說起當年移民美國,山水畫成了他的歸屬。「畫河時,流水是一種感覺,流水去到一個地方,回不了頭。當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遊子,飄泊無定,無根。」自言看到中國比較複雜的歲月,70歲的王無邪說他的中國情結「唔郁得」︰「我最想做中國人。」

 鳥倦知還。難怪,王無邪近年再次回歸傳統山水,以意筆作畫,墨意豪放,減少了幾何構圖,再次尋向東方源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