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鳴
聖誕新年期間,廣州講學。夜與三兩學人,齊聚酒店小房,縱談文學。窗外溶溶月色,不寒不冷,不溫不熱。只見巍峨大廈,燈火燦然;路上車馬喧喧。窗內花雕飄溢女兒香,暖樂無限。
彼皆外省佬也,已忘浙湘或武漢;日間曾與學子講「三及第文學」,彼意猶未盡,要我多作介紹焉。
呷一口酒,說:「你們聽過廖恩燾沒有?」齊搖首。我笑道:「他有一組『三及第詩』,是描繪當年廣州者。要聽我吟一首否?」咸呼曰好。於是也不理彼等懂或不懂,搖頭擺腦,口吐粵語:
「廣州唔到十三年,今再嚟番眼鬼冤。
馬路窿多車打滾,鵝潭水淺艇兜圈。
難民紀念堂中住,闊佬迎賓館裡捐。
酒店老車俱樂部,隔房醮打萬人緣。」
個個聽到莫名其妙。但彼等亦粗知乃描述昔時廣州景象。遂取紙書下,再細釋之,人人皆呼此類詩歌之特別,有趣、有趣!
這詩出自廖恩燾所著《嬉笑集》。我手上那本乃一九七○年香港翻印。校正者為曾清,他有跋云:
「用粵語入詩的,以往有何淡如、譚臥樓、廖恩燾等;其中廖恩燾所作較豐,較生猛,於是成了個中翹楚。」
譚臥樓何許人也?我孤陋寡聞。何淡如的鬼才,卻早已知之。《三劍樓隨筆》梁羽生有篇〈閒話怪聯〉,曾錄何淡如名句:「有酒不妨邀月飲,無錢那得食雲吞。」又有:「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又有:某日,新人洞房之夜,有人要新娘以「天地」二字造句,「天」字行頭,「地」字收尾。新娘才缺,苦思不得;新郎亦愛莫能助。此際,何淡如爆出:「天光你重摸人地!」聞之無不稱絕。
不過,若論借古諷今,揭露眼下社會之醜陋,何淡如等輩絕不及廖恩燾的感時憂世,更具社會意義。如〈自由女〉:
「姑娘呷飽自由風,想話文明揀老公。
唔去學堂銷暑假,專嚟旅館扮春宮。
梳成隻髻鬆毛狗,剪到條辮掘尾龍。
靴仔洋遮高褲腳,長堤日夜兩頭舂。」
將當年廣州長堤一景,描繪得既有趣又恰切。此外,書中還有不少吟哦漢書人物的,都是以三及第來書寫,妙不可言。讀者有興趣,快上圖書館,包保賞心樂事。
廖恩燾,字鳳舒,號懺盦。是民國知名人物廖仲愷(恩煦)的兄長。早年創作粵謳甚勤,亦有名聲,但始終不及招子庸,於是轉而研究詩詞;以粵語入詩,竟有所成。一九五四年逝世於香港,得年九十。發表詩作多署「珠海夢餘生」筆名。
細述「三及第詩」之妙之趣,我興致盎然,何況是這部經典之作。那三兩外省佬,低頭只吃悶酒焉。我自得其樂,特此一記。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