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殊生「潛水」 家教學三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23]
放大圖片

 ■聖公會日修小學學生上課時,會同時有兩位老師照顧,一位教授學科知識,另一位則負責照顧特殊生的需要。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慈雲山一所小學上周鬧出過度活躍症小一生咬傷班主任事件,校方稱,家長曾隱瞞學生的「特殊情況」,但原來這些情況在主流學校並非罕見。有教育界人士反映,不少父母均希望自己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能融入主流學校,兼自恃有平機會這把「尚方寶劍」撐腰,拒絕學校安排孩子接受評估,有學校即使已取錄了約30名特殊生,但由於無法證明學生的情況嚴重,竟未獲政府半分資助;亦有家長不讓子女食藥控制病情,學校大感無奈。可見要成功推行融合教育,恐怕路途仍十分遙遠。

 教統局雖然大力推銷融合教育,但學校及前線教師卻大感吃力。有主流小學女校長表示,在平等機會下,「基本上所有學校也要錄取特殊生,正因如此,就有特殊生家長故意隱瞞子女病況『潛水』入讀。」學校因此十分困擾,又別無選擇,特別難處理的主要是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的學生,他們容易擾亂課堂秩序。

家長阻力大 學校難取資助

 她指出,有家長甚至拒絕讓特殊生接受評估,照顧學生時只有「估𣈳估𣈳」,就算已接受評估,亦有家長抗拒學校將評估報告遞交教統局,學校因而得不到當局的額外資助。她服務的學校現時有約30名特殊生,卻無任何額外資助,唯有靠校內資源應付需求,「一句平等機會(教育),便誤了學生(特殊生)的學習時光」,造成學生、學校、家長三輸局面。

母怨考試多 為自閉兒轉校

 取錄了特殊生,主流學校固然有苦自己知,但也未必能博得家長的歡心。兒子患有自閉症的蔡太指出,其子入讀的主流小學功課、考試、測驗十分多,但她怕開罪學校,不敢提出「減試」要求。老師更經常投訴其子不做功課、推開幫他的同學及擅離課室等,「老師不嘗試了解學生需要,我個仔話佢不喜歡上學」,故她打算為其轉校。

 津小議會主席蔡楷俊則認為,特殊生「上課不肯坐好,有父母甚至不讓學生食藥控制,導致老師不能專心上課,亦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情緒。」

 教統局發言人回應指出,對於一些取錄了較少數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教統局會與學校合作,提供「適切」支援。平機會發言人表示,《殘疾歧視條例》是保障殘疾人士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學校不能基於學生殘疾而拒絕照顧,更有責任向其提供合理的遷就。

專家促設專門老師負責

 教院教育心理、輔導與學習支援學系副教授冼權鋒建議,當局應指引學校,常設專門老師負責融合教育,「因本港融合教育已不能回頭」。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指,家長隱瞞子女情況,學校無從預防,但學校在不能掌握確實情況下,要面對很大潛在危機,包括隨時發生打架及欺凌事件等,造成負面影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