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親綠疏藍」箝制北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3]
放大圖片

 民進黨執政後,儘管政績不佳,經濟形勢逆轉,引起民眾的普遍不滿,但美國卻給予綠色政權以高度評價,不斷肯定台灣的「民主」成就與經驗,極力維護陳水扁所代表的「綠色政權」。美國的「親綠疏藍」戰略已日益浮出水面,而美國的這一戰略,勢必對台灣2008年大選及未來台灣政治發展方向有巨大影響。

 從歷史發展看,國共內戰時,美國採取的是「扶國遏共」戰略,即支持國民黨政權,遏制共產黨的發展。在國民黨退敗台灣及海峽兩岸對抗的冷戰時期,美國採取「以台制華」戰略,支持國民黨殘餘政權,全面封殺新中國政權。中美建交後,美國則採取了「雙軌政策」,在與中國大陸發展正常關係的同時,仍然與國民黨保持著密切的關係,還特別制定了「與台灣關係法」。民進黨執政後,美國對台總體戰略雖然沒有本質性的變化,但美國對島內不同政治勢力的態度與差異逐漸顯現,即更加「親綠疏藍」。

對國共互動感憂心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與親民黨前主席宋楚瑜先後訪問大陸後,國共關係得到歷史性的改善。這一局面的出現,顯然是美國不願看到的,儘管表面上美國「歡迎兩岸關係的改善」,但實際上卻對國共關係的發展表現出一種擔憂與不安。美國一再表示,大陸不應只與在野的國親兩黨往來,而應與台灣執政黨即民進黨當局互動,顯示了美國對國共互動的憂心。

 自連宋訪問大陸之後,美國媒體就不斷宣揚這樣的論斷,認為國民黨執政,台美關係可能疏遠,不利美台關係的鞏固。美國《洛杉磯時機》發表戴維·德沃斯的文章認為,台北、高雄兩市市長選舉結果表明,中國國民黨在2008年大選重新執政的可能性更大了,而且稱國民黨竟然威脅要不顧美國利益而加強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可以說美國將國民黨與大陸的良性互動不是看為一個多贏的局面,而是一種對美台關係不利的結果,持一種負面看法。

軍購綁大選逼藍順從

 美國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選舉有決定性影響,要影響台灣選舉也不是難事。如果形勢對民進黨候選人形勢有利,美國就會樂觀其成,不會介入。但若國民黨候選人形勢有利,美國也並非一定不讓馬英九當選,美國應該會在幕後做工作,讓馬英九有明確的對美表態,承諾不會在任內推動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在台利益,美國就會樂觀其成。

 為了扭轉國民黨或泛藍陣營「親中疏美」的戰略調整,美國開始採取「軍購綁大選」的策略,即將是否支持軍購視為美國對台政策或支持誰執政的重要籌碼。一位美國官員表示,如果國民黨未來繼續牽制軍購案,日後就算國民黨贏得2008年大選,美方可能重新評估對台軍售的必要性。美國前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的葛林也表示,如果讓泛藍贏得2008年大選,在選擇國共合作的前提下,可能不會增加防務預算,這將使得美日很難繼續支持台灣維持現況。由此不難發現,美國通過輿論對泛藍施壓,要泛藍順從美國,不能搞國共合作,而應積極經營與美國的關係,通過軍售案,否則就難以得到美國的支持。

 隨著島內選舉的逐漸展開,藍綠兩大陣營與美國的互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美國如何影響島內選舉與調整對台藍綠兩大陣營的策略,值得觀察。

扁過境美國 檯下互動頻密

 陳水扁上台後,在兩岸關係問題上不斷製造危機與麻煩,確實引起美國的不悅、不滿,認為陳水扁是給美國添亂,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與中國大陸的合作。不過,反感歸反感,這卻不表示美國會拋棄陳水扁所代表的綠色政權。事實上,從2004年陳水扁在3.19事件「兩顆子彈」後上台、2006年陳水扁受女婿趙建銘等家人貪污衝擊,以至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動大規模倒扁運動,美國實質上均暗中保扁。美國之所以保扁,原因很簡單,美國不願意看到他培養的一個親美政權就此倒台,不會讓美國樹立的所謂「民主典範」就此失敗。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講得很明白,民主是台灣的優勢與強項,過去20年和平的民主轉型過程提供了全球很好的模式,台灣應避免民主轉型的挫敗,意即不支持台灣的「倒扁運動」,實際上是反對台灣人民的民主運動,保護一個腐敗的陳水扁政權。由此可見,在美國人的政治中,台灣民主與否,人民運動是民主運動或是暴動,是由美國的國家利益與標準決定的。

與美國多名高層溝通

 按常理,陳水扁上台後多次惹怒美國,美國應不會批准陳水扁過境美國,但美國今年初還是批准了陳水扁的過境,而且還是布什總統親自批准在美國過夜。美國曾公開講不讓陳水扁在過境美國時有任何政治活動,但美國高層卻與過境的陳水扁互動密切。不僅前國防部長培里、新任參議院外交委員長會主席藍托斯以及多位國議員等與陳水扁通電話,而且美國在台協會主席溥瑞光會見了陳水扁。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還透露,陳水扁在過境時與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伯恩斯「談得很好」。因此,陳水扁與美國的互動關係絕不是看美國表面上怎麼說,而是要看美國怎麼做,要了解美國的真正用意與戰略,否則就會誤判形勢。

「以台制華」戰略不變

 台灣是美國的一個戰略棋子,在美對華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就台灣內部政治結構觀察,民進黨與綠色勢力極力追隨美國,在某種意義上奉美國為「宗主國」,這符合美國「以台制華」戰略。儘管藍綠陣營都是親美的,但程度不同,特別是在處理與大陸關係立場與態度差異甚大。泛綠是要走分裂與獨立的道路,而泛藍則是要維持一個大中國的理念,傾向未來政治整合。顯然,泛藍陣營的主張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而民進黨與泛綠陣營的政治主張更符合美國的需要,這是美國轉向「親綠疏藍」的關鍵所在。

軍購案成美「反藍」導火線

 軍購案是陳水扁當局投靠美國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美國控制台灣以及從台灣獲取巨大經濟利益的重要籌碼。相反,為了牽制陳水扁政權,以及回應島內反軍購聲音,泛藍陣營堅持反對不合理的軍購或親民黨所講的「凱子軍購」,導致軍購案遲遲無法排入立法院的議程。不過,這卻牽動美國的在台利益,自然引起美國的強烈不滿。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在去年10月26日記者會上,以「威嚇」口吻表示,「美方會密切注意發展,看誰在台灣阻擋軍購案,誰在借此大搞個人的政治利益」,將矛頭直指國親兩黨。可以說,泛藍陣營反對軍購案的立場,直接觸痛美國的利益,成為美國與泛藍陣營公開決裂的關鍵。

小馬竭力平衡「四邊關係」

 在新的歷史形勢下,過去海峽兩岸與美國的「三方三角關係」逐漸演為「四方四邊關係」,即島內藍綠兩大陣營與大陸、美國的互動關係,從而使台灣問題變得更複雜。總體上呈現為一種「泛藍與大陸戰略結盟」與「泛綠與美國結盟」兩大陣營的相互抗衡格局。

 在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政治思維中,在國共實現和解後,接著與美國實現諒解(這是去年馬英九訪美的主要目的),然後再實現兩岸和解。只是這一複雜多邊關係,不是理論上的和解就能夠順利實現的,而是面臨更為複雜的政治、經濟與國際因素。目前,馬英九在軍購政策的讓步以及新本土化論述,其實就是要向美國人表明國民黨處理台美關係的重要性。

美國護扁記事簿

 ■2004年,台灣大選結束後,連宋陣營提出「選舉無效之訴」,帶領泛藍群眾展開抗議。然而,美國不僅沒有支持連宋提出的訴訟案,幕後還向連宋施壓,要求他們放棄群眾抗議運動,而且很快承認了扁政權。

 ■2006年,陳水扁女婿趙建銘的「台開弊案」爆發後,泛藍發動罷免陳水扁的第一波「倒扁」高潮,泛綠陣營內部一度出現對扁不利的聲音,尤其是「副總統」呂秀蓮明顯有取而代之的思考。就在此關鍵時刻,美國高官赴台會見陳水扁,而拒見呂秀蓮,迅速化解了陳水扁第一次下台危機。

 ■在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動「反腐倒扁運動」時,去年10月26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召開記者會,強調民眾抗議活動「應和平、合法、合憲」,甚至表示「美國打算扁任期結束前,一直進行這種良好的互動」。此言直接表明美國挺扁,要陳水扁完成任期,也否定了島內民眾的「倒扁運動」。楊甦棣還參加台灣的「雙十慶典」,以示對陳水扁政權的支持。 ■綜合《廣角鏡》雜誌、華夏經緯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