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避免全盤西化 構建和諧社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20]

■方潤華

 香港歷經一百多年的港英管治,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西方社會崇尚的「自由」、「平等」,已成為近代青年的口頭禪。但他們曲解了自由的真正含義,忽略了肩上應負的責任,性格反叛,貪圖享受,急功近利,面對逆境束手無策,承受壓力的能力相當弱。他們中一些人對父母指導式的教育置之不理,卻對朋輩言聽計從,結交朋友有欠嚴謹,好易誤交損友而不自知。更有甚者,一些青年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常因小事而憎恨家人,遭受挫折則採取逃避的態度,或是輕生、或是在毒品中尋求麻痺。凡此種種,似乎已成了大都市的流行病。

 無獨有偶,一水相隔的內地亦有大同小異的問題。貧富懸殊造就了社會上的仇富心理,城鄉差別令農民對城市人(尤其富人)滿懷怨恨,被收地的農民與發展商之間的矛盾時而有之,下崗失業面對茫茫前路的困擾,獨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一群在溫室中長大、生存能力差卻又自私自利的小公主與小皇帝……根據華心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Mental Health)的統計,自殺已成為目前中國內地15-34歲青年人的頭號殺手,2006年更佔此年齡組別死亡率之26.04%,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內地自改革開放以後,在大量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的同時,與之俱來的還有西方文化思潮等各種副產品。一時間,西風東漸,泥沙俱下。這對於長期生活在「圍牆」中的國人來說,的確有些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尤其在青年人中間,從服裝到髮型,從生活方式到行為規範,都以模仿西方為時髦。

 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曾撰文《論拿來主義》,勸說國人對舶來品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魯迅先生無疑是智慧的,學習西方文化,應是學習其中文明、進步、科學的部分,而不是過分崇尚與盲目接受,全盤西化。我中華民族擁有悠悠五千年歷史,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當然其中亦不乏封建餘毒。因此,我們要練就一雙能夠分辨良莠的慧眼,分清糟粕與精華,真正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日前,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以我之理解,和諧社會應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它充滿活力,穩定而有序,社會管理體制健全,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協調。無論香港還是內地,上述問題的存在,無疑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嚴重的阻礙,若不盡快找出疏導的辦法,則社會很難和諧、穩定。

 有鑒於此,提請為人家長者必須對家庭教育予以足夠重視,即使工作繁忙亦要抽時間親近子女,身體力行地作出表率;另一方面,各大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盡早正視問題,加大研究力度,積極找尋良策,避免情況失控,令社會保持和諧及在良性狀態下運行。(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