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紫荊勳賢 著名僑領莊世平辭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03]
放大圖片

 【本報訊】(記者 鄭治祖)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中國銀行名譽副董事長、南洋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第2至6屆全國人大代表,第7至9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區政府大紫荊勳章獲得者莊世平先生,因心律衰竭,於昨日凌晨2時29分在香港逝世,享年97歲。

心臟衰竭 享年97歲

 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副主任王鳳超昨日前往莊世平家中看望親屬,並向他們轉達了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國務委員唐家璇、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劉延東的慰問。

喪禮循國家領導人規格

 據悉,北京高度重視莊老的喪事安排,喪禮規格將與早前去世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看齊,即以國家領導人規格舉行。中聯辦及中銀將成立工作小組,籌辦喪禮事宜,預計將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首曾蔭權及中聯辦主任高祀仁擔任治喪委員會正、副主任。目前多個社團也正就此進行商討,相信會邀請同屬潮屬領袖的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擔任治喪委員會成員。

特首表難過 讚貢獻良多

 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對莊世平先生逝世深感難過和惋惜。曾蔭權稱:「莊老先生早年從事金融工作,為香港銀行界建樹不少。他非常熱心公益,不但致力促進香港的繁榮安定,在國家的經濟改革開放過程中亦作出重大貢獻。」他對莊先生的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且感謝莊先生對香港所作出的貢獻。

 高祀仁對莊世平的不幸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為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朋友深感惋惜。高祀仁高度評價莊世平為國家、為香港不懈奮鬥的一生,並表示要以莊世平為榜樣,努力把國家和香港建設得更加美好。中銀(香港)有限公司及中聯辦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也於昨日到莊世平家中向其親屬致哀。

各界咸稱亮節高風堪楷模

 【本報訊】對於莊老離世,各界同表哀悼。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形容,莊老的一生是為國家奉獻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傷感地說,莊老由抗戰時期為國籌款,支持解放區,到現在仍致力支持各項公益、愛國事業的輝煌事蹟,難以三言兩語表達後人對莊老的敬意:「他為國、為港、為鄉、為銀行界都貢獻良多,他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陳偉南讚人緣好沒脾氣

 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表示,莊老作為資深銀行家,素來關懷中資企業如何在香港保持競爭力;同時不遺餘力參與及支持各項社會公益活動,支持不同愛國社團的發展:「他很具親和力,做事細緻,不計較個人得失,心胸廣闊,在本港社團中及東南亞僑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望,是可信可敬的一位老人、前輩。」

 潮州商會會長馬介璋讚揚,莊老為人慈詳、親和,一生愛國愛港,是潮州同鄉都十份敬佩的老人家,在潮界享有崇高地位。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陳偉南指出,莊老對中國人、香港人、潮州人貢獻很大,特別是潮州人,大家都「封他做偶像」,非常尊敬莊老。除了人緣好外,莊老沒有脾氣,在潮屬圈子內外滿是朋友。他全心全意為祖國效力,一生心繫國家,值得學習。陳偉南稱,莊老雖年屆97,但生前頭腦清晰,據知前晚他還到酒樓品嚐潮州菜,料不到最愛吃的潮菜他是人生最後的一餐。

 全國政協委員戴德豐表示,莊老是愛國人士的典範,潮汕人的代表,其一生為國家、為香港、為家鄉做了好多事,他的離世是國家、香港、家鄉的損失。

唐學元:社會的損失

 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唐學元、李歡與莊老是數十年的老朋友,唐學元表示莊老的為人,其對國家、民族、家鄉的情懷令人敬佩,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莊老的去世是社會的損失,特別是潮州人的損失,他透露,莊世平、林百欣、饒宗頤在潮屬鄉親中被喻為「潮州三寶」,對如今再失一寶深感惋惜。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對莊世平先生的逝世深表惋惜。何志平說:「莊老先生是愛國人士的典範,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一直忠心為國,不離不棄,為港僑胞貢獻良多,為國家和香港社會的繁榮安定作出不少貢獻。莊先生是一位傑出的銀行家,對金融業建樹良多。」何志平並向莊先生的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本報同人致唁電哀悼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匯報董事長兼社長張國良發出唁電,表達本報全體同人對莊老離世的沉痛哀悼,強調這是香港和海外華人社會的一大損失。唁電指莊老長期關心、支持香港文匯報的工作及發展。張國良並向莊老的親屬轉達本報全體同人最真摯的慰問。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唁電

 【本報訊】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日就莊老去世向莊老家屬發出唁電,唁電中說:驚悉莊老不幸逝世,心情十分悲痛,謹表示沉痛哀悼之情,並向你們致以親切的慰問,望節哀保重。

莊世平愛國奮鬥的一生

 莊世平(1911-2007)

 1911年,出生於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望族。

 1927年夏,與夫人林影平結婚。

 1930年秋,考入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

 1933年至1941年期間,輾轉東南亞歷任教職、記者,並參與和組織僑界抗日救國活動。

 1941年底,獲愛國僑領支持,在老撾創辦「他曲公學」和「合盛商行」及大型雞場,為華僑子弟提供讀書機會,亦為國內抗日組織提供支援。

 1942年秋,在廣西柳州創立「德泰公司」,把一批進步人士轉移到泰國等地,保護和支持了抗日愛國力量。

 1945年,在與多位愛國僑領共同創辦的「安達公司」任曼谷分公司經理,代理經銷前蘇聯影片和商品。

 1949年12月,擔任一手創辦的香港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率先在香港掛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9年起,當選第二至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4年至今,連任多屆全國僑聯副主席。

 1988年和199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1997年12月,榮獲特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勳章」。

2005年,獲中央頒發抗戰老兵紀念章。

 另外,他還是多個社團組織的領袖,如世界華人聯合會永遠名譽主席、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會長等。

昨陪吃飯今逝世 孝兒哽咽難接受

 【本報訊】莊老三子莊榮新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語氣沉重,略帶哽咽地說:「我接受不了,昨天才剛陪他吃飯,今天他就這樣突然去了。」他嘆息,父親尚有未竟遺志,包括粵東經濟未能增速發展、潮汕經濟仍然滯後,沒能趕上珠三角的速度。「父親總說,粵東粵西經濟應做得更好,領先一步,才能產生經濟力量支援大西北開放,令整個中國的經濟平衡發展。」

生前牽頭在家鄉辦銀行

 他透露,莊老正牽頭海外華僑與內地民企合創一間銀行,為粵東經濟金融發展提供動力,可惜未及談成,父親便撒手人寰。他感慨地說,自己的智慧、能力及號召力皆不及父親,怕難以為父達成心願了。

成立文化基金 最後心願未遂

 文促會理事長李國強透露,莊老最後的心願是成立文化基金,希望借此壯大文化事業的實力及基礎。他們會秉承莊老遺願,推動本港文化事業建設。

 李國強說:「莊老逝世的消息來得太突然,他離世對愛國愛港陣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對於本港文化界人士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他指出,莊老年事已高,晚年身體較為疲累,但仍堅持親力親為地支持各種愛國愛港活動。近年來,莊老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及發揚,在文化藝術工作的貢獻備受讚賞,並非常支持優質書籍的出版,也積極建設香港的繁榮、穩定及和諧。他這種為國為港的經濟、文化建設工作至生命最後一刻的高尚人格、無私情操,值得後人敬佩。

一生愛國 至死不渝

 【本報訊】莊老一生高風亮節,為國為港殫精竭慮。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念念不忘要推動中華文化的宣揚及教育。他雖是南洋商業銀行創辦人,卻非眾人所想像的是個腰纏萬貫的「大老闆」,生活甚至有點清貧拮据。早於數十年前,莊老在接受訪問時就曾反問記者:「當老闆又怎麼樣?要那麼多錢幹甚麼?」淡泊明志是他一生最貼切的寫照,他至死不渝、無私付出、不問個人收穫的愛國情操,也深深感動著後輩。

投身抗日 顛沛流離

 莊老曾說一生但求「對國家民族無愧於心」,簡單而擲地有聲的一句話,道出了他始終如一的追求。莊老於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不久,即到泰國辦學,在遭泰國政府飭令關閉後,他又當上新聞記者,並暗地組織抗日救國運動。但愛國從來不易,從1937年開始,莊老一直遭受政治迫害,抗戰時期,身在泰國、動員華僑支持抗日的莊老為了躲避日軍的追捕,先後到過寮國、越南,輾轉進入中國的柳州、桂林、長沙、重慶等地。「我和當時所有的中國百姓一樣,流離失所,掙扎在生死邊緣。」

 及至44年,莊老和朋友在重慶與蘇聯代表洽談合約,成為蘇聯影片在東南亞和港澳兩地的放映權總代理,以及食品、輕工、化工、醫藥等商品在東南亞的總經銷。翌年,他到河內與一眾愛國華僑創辦安達公司,利潤全用來支持國家抗戰。可是47年開始,各地安達分公司相繼遭查封,莊老惟有移居香港,主持地下錢莊,同時籌辦南洋商業銀行。

 友人都以謙遜慈和來形容莊老,事實上莊老從不愛列數自己的功績、頭銜,也從不炫耀自己如何受國家領導人重視,反而謙稱自己「並不偉大;過往生活雖有曲折,但至少比起其他人過得好」。

淡泊名利 嚴於律己

 雖說功勛早著,但就連出任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以後,莊老的生活亦難與奢華拉上關係。他任董事長初期每月只有津貼200餘元,遇有出差需要莊老夫人隨行,旅費更要自付,致使妻子早年省下的積蓄幾近花光。直至65年,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親自批准讓莊老享有駐外使節的待遇,窘蹙的生活才有所改變。

 莊老於87年卸下所有在南商的公務,獲發一筆過的退休金;由於他出任的公職仍多不勝數,或被邀往國外訪問和交流,或到內地考察,所有旅費和應酬費就全靠這筆退休金。幸而至89年,得有關人士向中央反映,兩老才不致生活拮据。

 莊老生前經常表示,已故總理周恩來的品格高尚,是自己一生學習的榜樣,觀乎莊老對自己以及家人的嚴格要求,他的淡泊名利,清廉寡慾,也真頗有周總理的亮節高風。

捨家為國:為抗日別妻兒 有歉疚卻無悔

 莊世平把一生都貢獻給國家,個人得失則看得很淡。為國家服務,他不計報酬,甚至可以為抗日救國而丟下妻兒於動亂中。

77年夫妻 相濡以沫

 莊老生前接受訪問時曾經表示,對太太深懷歉疚,只能言謝;不過,若容許他再次選擇去留,決定仍與60多年前無異,因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是他恆久的信念。04年,與莊老攜手走過77個年頭的太太病逝,莊老不勝哀傷,不住地低喃:「她好體諒我,好支持我,對我工作支持很大。」

 莊老夫人由17歲便追隨莊老,比莊老年長一歲。有人評莊老夫人是莊老一生輝煌事業的幕後支持者,兩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無論是在莊世平求學、參與抗日救亡運動、流亡外國避難及在港艱苦創業的歲月中,她都默默負起整個家庭生活的重擔,辛苦將子女教養成材。

 雖說丈夫聲名在外,但莊老夫人從沒有試過下午逛街嘆茶、夜裡連場舞會的「闊太」生活。

 莊老與夫人生活尚且如此簡樸,七名兒女要靠父蔭同樣是異想天開。莊老把所有兒女送返內地讀書,4個兒子雖都是大學或大專畢業生,但離校後只被派到一般的工作崗位。莊老從不讓兒女嬌生慣養,更認為兒女的安份守己,就是家庭幸福歡樂的基礎。

生活簡樸 不嬌慣兒女

 子女未能得到父蔭,甚至因父親的「財主佬」身份而在內地的政治運動中被批鬥,例如二子莊耀植曾被當作「資本家的兒子」,受盡磨難;三子莊榮新在石家莊一家兵工廠工作時,更要接受「政治改造」。  ■本報記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