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圖:本報駐雲南記者 蓮子
當今中國佛教,可謂盛事連連,寺廟越修越豪華,僧人成了明星,角逐商業場,為各種商業盛會披上佛的外衣。熱鬧的表象下面,卻是寺廟內部面臨僧才不足、傳統喪失、被商業大潮衝擊的重重危機。商業化像一柄雙刃劍,為寺廟帶來了遊客和財富,帶來了發展機遇,卻也刺傷了寺廟作為修行淨地而存在的本義。
少林寺「10萬元高香」的事件餘溫未散,近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又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他在雲南雲縣白鶯山為萬餅普洱茶開光後,這些茶餅搖身一變成了身價6,678元的佛茶。
獲名僧開光 佛茶身價高
保守估計,此次雲南之行,少林寺至少可獲益1,900萬。前來參加開光大典的成都茶商陳京漢表示,對於迎請佛茶的人,他必須同時具備有錢、喜好普洱茶、有佛緣三大要素。主辦方也表示,這批佛茶將會在香港、廣州等既有錢、又有佛緣的城市推廣。「如此這般,一宗純正的商業活動就披上了佛的外衣,佛也好,茶也罷,都是斂財的工具。但對於財富的去向,公眾卻並不知情。」業內人士分析。
24年前,一部香港製造的電影讓少林寺家喻戶曉,如今,少林寺在釋永信的主持下,更以註冊成立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組織武僧全球巡迴演出、經營少林素餅和少林禪茶、開辦少林藥局、參與組織「中國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商業活動,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釋永信則被冠以「政治和尚」、「經濟和尚」、「精英和尚」、「CEO」等眾多的時尚稱謂。對此,被台灣佛學界稱為「重炮型批評家」的江燦騰評價:「少林寺已經變成了一個精緻的雜耍推廣團!」
堅守或隨波 寺廟臨兩難
面對同行的批評、媒體的質疑,釋永信發出了「和尚也是人」的感歎。這些年,少林寺火了,也造富了一方水土,為了獎勵少林寺旅遊收入長期穩佔登封財政總收入的30%以上,該市獎勵給釋永信一輛越野車,釋永信的獲獎感言是:「明年還要拿更大的獎!」
堅守還是隨波逐流幾乎成了中國所有寺廟面臨的兩難選擇,據了解,中國傳統的寺院經歷了從乞食、佈施,到自給自足、農禪並重的給養過程。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地處名山大川的寺院因擁有獨特的人文及自然資源,都成了遊覽景點,增添了門票和服務行業的收入,經懺佛事和信徒供養也更加豐厚,大大增加了寺院的經濟收入。但也讓寺廟與僧人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塵世紛擾。
漸背離傳統 古剎剩軀殼
上海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的主任李向平認為:「寺廟實際上涉及到一個運作的主體是佛教本身還是相關的管理部門。我們相信佛教的本身是不會有這種奢豪之風的。」
濟群法師介紹,在十年浩劫中,寺院的建築和佛像都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所以在一定時期內,大力恢復寺院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無視對佛學的繼承、對佛法的弘揚,寺院雖然越來越輝煌,佛教卻越來越世俗,背離了簡樸的佛教傳統,寺院就會成為沒有靈魂的軀殼,道場就會成為旅遊參觀的景點。
李向平則向記者表示:「寺廟的建設追求豪華,是極大的浪費,它會造成中國人的另外一種『信仰危機』。有寺廟,無信仰,你想像,是一個什麼結果?」
內地佛事工程 大吹「奢豪風」
盤點中國內地佛事工程,南邊有位於海南三亞的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敬造工程,號稱「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北邊有高153.79米、號稱「全球最高佛塔」的常州天寧寶塔;河南少林寺在整修施工過程中,用了20萬立方石材,該寺山門裡面的甬道上還鋪設了20公分厚的青石板雕刻的蓮花石;而雲南大理崇聖寺則斥資1.82億元打造而成……
學者稱不能光看錢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劉成有表示:「只要不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管不了的事情,也就不用再操心。建造者有眼光,同時為後人留下一筆精美的遺產,也是好事。」
正在攻讀佛教史的研究生胡孝忠則認為:「對於佛事工程大興土木的問題,關鍵要看資金來源和收入分配利用,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如治療現代人的心理問題、促進人心平靜、和諧、民族團結等,不能光看在錢上。」
商業運作攀比豪華
「佛要金裝,這話不假,莊嚴的佛像,對眾生有一種很強的懾受力,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競事『豪華』,進行攀比,這就成了文化旅遊公司的炒作了」。陝西師範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吳言生坦言。
「就經濟運作模式而言,製造浩大聲勢、重視宣傳效應、吸引觀眾眼球,以聚集人氣,贏取回報,本來無可厚非。但這是商業運作方面的事情,與佛教文化固有的內涵並無直接的關聯。這裡面實際上涉及到一個運作的主體,是佛教本身還是相關的管理部門。我們相信佛教的本身是不會有這種奢豪之風的。」吳言生認為。
寺院門票最貴上百元
進寺廟,先買門票,這是內地寺廟的特點,而國外的寺廟大多數是沒有門票的。寺廟門票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如崇聖寺的門票為121元,而哈爾濱極樂寺、湖北黃石的東方弘化禪寺則堅持只收10元。
弘化禪寺住持正慈表示,自己曾幾次上書提議:「寺廟應該取消門票。」極樂寺住持靜波法師也表示:「寺廟應該取消門票障礙。」
成經濟支柱 取消非易事
但取消門票卻並非易事,據了解,十年浩劫中,只有一部分寺院作為名勝古跡保留下來,並轉入文物和園林管理部門,成為養活許多職工的國家單位。宗教政策落實以來,寺院雖被佛教界逐步收回,但大部分又作為旅遊點而開放,於是,收取門票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寺院大多為古建築,需要大量的維修資金、及招收大批工人以維護與管理,僅這兩項,沒有門票收入就無法維持。
而對於耗巨資修建的寺廟,門票就更成了收回成本並創造利益的重要手段。大理崇聖寺的修建及管理單位大理旅遊集團的負責人表示,修建該寺的1.82億元資金,主要是靠貸款,門票收入的1/3要用來還貸、1/3用來寺院維護、1/3用作社會慈善事業。該負責人預計可於3-5年收回成本。該寺住持崇化表示:「如今崇聖寺正面臨中國佛教的轉型時期,今後將逐步恢復廟宇的莊嚴氣象。」
廟宇宏偉豪華 高僧寥寥可數
寺廟越修越多、越修越大、越修越豪華,而僧人卻越來越少,且有素質下降的趨勢。在崇聖寺「金碧輝煌、大氣磅礡」的氣象之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寺廟內僧人寥寥。據了解,該寺加住持在內,僧人不足30人。
《中國的宗教信仰狀況白皮書》介紹,中國有佛教寺廟1.3萬餘座,出家僧人20萬人,據此推算,平均每座寺廟的僧人不足20人。江燦騰也認為:內地有不少名僧,卻極少有高僧,且大陸的名僧多是中低僧。四川大學宗教學所教授陳兵等眾多專家和學者也紛紛認為「佛教仍然面臨僧才不足的現實問題,名僧不多,高僧更是鳳毛麟角。」
記者手記:台灣法師啟發心急記者
佛教商業化似乎是一個敏感話題,當記者試圖了解一些界內人士對此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持慎言的態度,有的避重就輕、有的佯裝不了解、有的則小心翼翼,唯恐刺傷了現代佛教脆弱的神經。坦言直白者是少數。
在從首屆大理佛教論壇返回的飛機場上,偶然遇到一群從台灣南投來大理觀佛的僧人,記者急急地追問他們對於佛教商業化的看法。一位叫釋大的法師在拒絕了採訪後,要記者平穩呼吸,然後用右手輕輕一握記者的手,旋即鬆開,手中散發著一股沁脾的清香。法師點撥:「你啊,太過急了、過直了……」
多些理解 多些寬容
幾位寺廟的方丈雖然曾表示過,如今僧人越來越少,但當記者問到具體數字時,他們卻都沉默了。而吳言生教授則把此次採訪稱為「逼供」,作為對中國佛學頗有研究的學者,他講話總是很注意措辭,他說:「給大家都留點空間!」一位界內人士以朋友身份反問記者:「你這是犯了大忌,內部的事怎會對外人道呢?」
在查閱資料採寫此稿的過程中,記者讀到了一本美國人寫的暢銷書《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是受戒的藏傳佛教僧人,他修行22年,經商17年。他把一個靠5萬美元貸款起家的鑽石作坊,發展成年銷售額一億美元的珠寶公司。一個美國僧人把佛教成功實踐到了商業中,這又是一個殊途同歸的現實故事。
「施與受,給予與接納,本身並不矛盾,禪是智慧的,財富是美好的,如果能多一些透明,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明天會更加美好!」這是眾望所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