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殺謎藏》無手機 慘過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03]

 大衛芬查執導的《殺謎藏》,片長近三小時,捱到最後有獎品:公仔佬找上疑兇,四目交投不怨不避,有感多年追查有點窮極而反,惟有無奈轉身退去。一件事多面觀,究竟殺手的符號是「黃道十二宮」?電影菲林卷倒數符號?瞄準器上的圖案?還是手錶品牌?恰如「真正」兇手誰屬,由觀眾定奪。

 電影的敘事其實不亂,混亂的是案情本身。《殺》功能上不是在製造公義,反而想帶出一種「轉變」的契機,不論是人、傳媒、警方、社會,最重要是「溝通」與懂得「連繫」。那年代沒有手機、傳真、電郵,要判斷或傳達惟有人力,各區警方各自據山頭求不踩界,緝兇時根本沒有能把點連起的線,一切徒然。

 大衛芬查直接明確捕捉整個案件,反映社會諸式人等對案件的心態。誰的恐怖?誰的危險?事不關己置身事外,就是生存之道。不得不讚導演對整件事的條理及恐怖感之處理,當中首推湖邊行兇、公路上的嬰兒寡婦及公仔佬夜闖戲院佬的家三場戲,其中氣氛之凝聚力、場面調度及設計的配合,絕對能引發出「當時人」所面對和感受到的震慄。可惜,事件的複雜性,稍稍犧牲了每個角色的發展,連筆者喜歡的Chloe Sevigny,吃肥演惶恐公仔佬老婆仍太耀眼,未能好好發揮,實在遺憾。

文:黃載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