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升值不可擋 套期賺大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1]
放大圖片

人民幣升值商機三之一:貨幣決策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海巖 / 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謝白清 / 本報記者 荊才報道

  隨著人民幣升值加速,接單收美元、生產買貨用人民幣的內地廠家及外貿公司,利潤愈見微薄,貨幣決策正在企業發展決策中佔據關鍵地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昨升至7.5845元兌1美元,與05年匯改前8.27的水平比較,累計升值8.28%。精明的中國企業的應對之道,不再局限考慮升值的負面影響,已經懂得利用人民幣期貨做對沖,借期貨市場跨市套利,甚至乾脆減少出口及接單,轉型做投資顧問或者下海炒股。眼見市場有需求,內地銀行也爭相推出貿易融資業務,有錢齊齊搵。

  「人民幣期貨在國內還沒有推出,但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去年8月就已經推出了人民幣期貨品種系列,中國的進出口企業也可以參與」。一名曾經幫助出口企業操作過此類業務的人士說。

 他稱,CME的人民幣期貨與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合約類似,即都不以人民幣結算,可在海外自由交易,不受中國嚴格資本管制的約束。

 今年1月,東莞的一家服裝出口企業與美國某企業簽訂出口訂單1,000萬美元,當時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8,合約總價值為7,800萬元人民幣,生產和運輸成本為7,000萬元人民幣,預計毛利為7,800萬元減去7,000萬元,即等於800萬元人民幣。

美CME推人民幣期貨

 他稱,如果該服裝企業沒有採取套期保值措施,那麼在6個月後交貨時,人民幣已大大升值,美元/人民幣匯率為7.64,則結算到手的1,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為7,640萬元,此時毛利為7,640萬元減去7,000萬元,這等於640萬元人民幣,而該服裝出口企業即損失了160萬元人民幣。

 由於該企業在CME進行了人民幣期貨的套保,即在簽訂1,000萬美元出口訂單的同時,在CME市場買入人民幣/美元期貨合約(即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7,800萬元人民幣即78張人民幣/美元標準合約。

  此後,當6個月交貨收到1,000萬美元資金時,東莞的這家服裝企業在CME期貨市場將78張人民幣/美元多頭期貨合約賣出平倉。由於期貨市場利潤計算公式為:(100萬/7.64-100萬/7.80)×78,這等於21.06萬美元,即160.9萬元人民幣,合計此支付的佣金為18×78×2=2,808美元(約2.15萬元人民幣),等於用2,808美元換來16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

2808美元佣金換160萬利潤

 由此,該服裝企業最後實現總利潤約為798.75萬元人民幣,接近出口合約簽訂時預估的8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水平。深圳銀行業的一名人士告訴記者,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今年曾經指出,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已推出遠期結售匯的風險管理工具,這為發展外匯市場上的其他衍生工具創造了條件。

 他透露,現在推出外匯衍生工具的工作處於積極準備階段,相信日後外匯市場會出現其他的外匯衍生工具,如人民幣期權、人民幣期貨等等。

銀行遠期結匯業務大熱

 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只有兩類企業反應迅速,應對靈活。一類是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歷練了足夠長時間的企業,通常是外資企業或港台企業;另一類就是以進出口業務為主營的外貿企業。不過總的看來,能借助人民幣升值賺大錢企業只是少數,大部分內地企業仍處於規避匯率升值風險的階段。

 有關機構調查顯示,目前企業迴避匯率風險的措施,主要是通過銀行遠期的結售匯業務,有57.9%的被調查企業選擇這種方式。第二種方式,就是通過進行遠期外匯買賣的方式避險,中選率為36.8%。此外,分別有26.3%的企業通過選擇可以自由兌換的有利貨幣以及外匯保值條款兩種方式來避險。

57.9%企業選遠期結售匯

 遠期結售匯業務是金融衍生產品的一種,是指客戶與銀行簽訂合同,把「未來」要辦理結匯或售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先「固定」下來,到期時按合同與銀行辦理結匯或售匯。目前,各家銀行開始熱衷貿易融資市場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量持續高漲;同時,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日益市場化,使得中國企業對匯率避險相關產品的需求增加。

 不過,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內地企業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的貿易融資產品,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匯率避險產品缺乏興趣,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產品的費率過高」。「我們的利潤本來就微薄,銀行再從中拿走一部分,我們就白幹了」。

匯率避險產品乏內企青睞

 另外,對於企業的財務總監來說,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多借美元是匯率套利的一個最簡單辦法。依據貨幣資產的基本選擇原則,把資產放在匯率會上升的一方,負債則放在會貶值的幣種。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採取將美元外匯帶進內地,換為人民幣存進銀行;若需要向銀行融借,則以美元計價貸出。

 目前,內地銀行1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大約為6%。如果用美元融資,參照倫敦市場同業拆借利率(LIBOR),LIBOR比美聯儲基準利率大約高1厘多,再加上中國企業的國家風險溢價1厘,企業借美元的成本比人民幣要高2厘。因此,如果人民幣1年內升值超過2%,企業借美元就划算。

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外匯產品

1. 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採用最多的方式為貿易融資佔30%,貿易融資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例高達80%。另一些企業採用「福費廷」(出口保理業務)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2. 企業還通過金融衍生產品避險,其中使用遠期結售匯工具的最多佔91%。

3. 匯改後推出的外匯掉期業務。

4. 一些外資企業和在內地有分支機構或合作夥伴的中資企業還通過境外人民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工具進行匯率避險。

外貿公司停接單 下海炒股

 北京金鑫貿有限公司是內地最普通的一家小型外貿公司,在人民幣升值前以出口日用品和瓷器為主要業務。公司負責人羅志翔曾任職一家國有大型外貿公司,工作10年後,倚賴積累的客戶資源,他自立門戶開辦了這家小型公司,最初資本金僅為30多萬元人民幣,後來不斷用利潤等補充資本金後也不過60萬元左右。羅志翔所擁有的這類外貿公司最易受到人民幣升值衝擊。不過,羅志翔抓住了人民幣升值的契機完成了公司轉型,令資產規模翻兩番。

60萬元資產暴增5倍

 05年7月21日,中國央行宣佈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當夜,羅志翔與合夥人商議決定公司轉型,在完成現有出口合同後,原則上暫停出口業務,不再接新的訂單,拿出三分之二的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羅志翔說,升值前簽訂的3個月內的出口訂單,因為人民幣升值,利潤縮水兩個多百分點,就基本沒賺到錢。

 羅志翔認為,人民幣升值肯定會令資本品投資獲得收益,比如房地產、園區開發、股票投資等。於是其公司在出口業務停頓的同時,拿出當時可以調動的現金資本投入到股票市場,主要購買的是房地產和資源礦產類的龍頭企業股票。到去年底,這些企業的股票價格都漲了至少3、4倍,公司資產也從6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300萬以上。

為資金及項目牽線

 羅志翔的公司現在除保留少量的銷往歐洲地區的瓷器訂單業務外,已從一個專門的外貿公司轉變成以投資諮詢為主的公司。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內地聚集著很多尋找投資的資金,還有很多有投資潛力的項目,羅志翔的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為這些錢和項目牽線,這也是人民幣升值激活的一個行業。

 羅志翔說,人民幣升值這一、兩年,內地很多小型外貿公司都在尋找改變的機會。有的公司和大型外貿企業聯合或被吞併,有的公司就和他的企業類似進行轉型。

海爾中美貨物「對沖」獲利豐

 海爾集團是中國國內第一家在美國設廠並開拓美國及國際市場業務的中國公司。當初海爾在美國設廠,除了國際化、品牌提升等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貨幣決策。

期貨採購原料成本較低

 考慮到人民幣未來升值的預期,用期貨採購的原材料與美國的工廠同樣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的成本就比中國成本低,當人民幣升值時,就加大美國的生產;或者利用WTO,用中國的產品出口到美國銷售,也就獲得了貨幣浮動帶來的利潤;如果人民幣貶值,反向操作即可。

 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海爾可以利用原材料與產品在中美兩國中形成貨物「對沖」,以達到貨幣對沖的效果,獲得超額利潤。

義烏創人民幣計價代理出口

 義烏小商品出口,採用了國內獨一無二以人民幣計價的代理出口方式。因此,只要全球市場對中國產小商品的需求沒有變化,無論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都不會影響其出口量。

 據介紹,國外客戶到義烏小商品市場看貨,往往會一次性訂購幾個集裝箱的貨物。國外客戶在當地外貿代理商的陪同下,看完市場中的貨之後,按照物品歸類由當地外貿公司幫助裝滿集裝箱後出口,而代理的外貿公司業務人員只是從中收取佣金,價格也是按照談好的人民幣報給國外客戶,待外匯進賬時,按照銀行當日的外匯牌價結算。如果人民幣升值,不足部分則仍需要客人承擔。

升值對出口交易影響微

 「升值對我們來說沒有甚麼影響,因為我們是做代理出口而不是做買斷式貿易。」中國小商品城貿易有限公司進出口四部任經理解釋說。連續16次蟬聯中國專業市場榜首的中國小商品城,去年實現總成交額315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貿出口佔總成交額的60%強,約25億美元。 ■本報駐浙江記者 茅建興、楊宗寶杭州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