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目前在珠三角的5.8萬港企當中,近5成屬來料加工企業,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為其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唐苗苗廣州報道.
為了解近期內地出台的一系列加工貿易調整政策對企業帶來的影響,中國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局總局等五部委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近日奔赴東莞、廣州、深圳三地調研,並分別召開加工貿易類企業座談會,傾聽企業對有關政策的意見。有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在會上表示,目前多數外企並無向中西部轉移的意向,反而將眼光瞄準東南亞國家,正逐步減少在華訂單。港商並提出七項建議,希望國家能給加工貿易類企業一個「喘口氣」的機會。
8月14日,五部委在東莞與企業召開的座談會,吸引了60家港台資企業的負責人參加。出席座談會的包括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司長王琴華、商務部台港澳司、外資司的負責人,以及其餘四部委負責人。廣東外經貿廳副廳長吳軍、東莞市委常委江凌及東莞市外經貿局局長黎橋根也參加了會議。
西部欠配套 港企思外遷
東莞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代表在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中西部地區受產業配套、運輸成本、物流效率、營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目前尚未具備成熟的承接產業轉移條件,在短期內難以形成東中西地區之間有效的傳遞和轉移市場機制。因此,多數東莞企業並沒有向中西部遷移的意向,卻有一部分會員企業正逐步減少在中國內地的投資金額或擱置在中國的投資計劃,直接影響了外資企業進行「高新技術投入」、「產品研發機構設立」等項目的投資。更有部分會員強烈要求協會組織前往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考察投資環境,有意將在中國現有的投資轉移到越南、泰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
港企籲分類 避免一刀切
在座談會上,港商還對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提出7項建議,包括希望保持加工貿易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實行「舊企業舊政策、新企業新政策」;按照項目加工製造的技術含量、科技水平對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予以區別對待,避免「一刀切」調控;繼續對加工貿易企業實行分類管理,對A類企業和聯網監管企業繼續給予台賬「空轉」的政策優惠;以銀行擔保函代替銀行保證金,並允許更多內地銀行及外資銀行,包括在內地從事人民幣業務的香港銀行開設台賬戶口提供擔保;根據海關對商品的稅目編碼,分四大部分分四批執行台賬「實轉」制度;取消以政策調整的方式迫使東部加工貿易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堅持以市場經濟為主導投資方向;提高政策出台前期的透明度和預知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