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駐浙江記者 何暉、茅建興
浙江省義烏市委書記吳蔚榮昨日率團抵港,向香港政府及工商界人士推介義烏即將在10月份召開的2007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
吳蔚榮認為,長期以來,義烏與香港就像情同手足的一對「財富兄弟」。在義烏發展之初,香港給義烏提供了平台,給義烏不少產業發展予巨大幫助。義烏目前的一些支柱產業如:針織、飾品、玩具等最初均借助香港這個國際貿易平台打開發展之門。而隨著兩地貿易往來的頻繁,香港一些中小企業開始在義烏尋找新的商業機會,義烏已經成為香港商人做大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平台。
101港企義烏落戶
據統計,目前已經有101家港資企業在義烏落戶,總投資10.64億美元,投資企業數和金額均名列境外投資企業第一。
另外,有32家香港個體工商戶在義烏領取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123家香港公司在義烏設立商務代表處。2005年9月義烏成立了國際商貿城香港館,已經有109家香港企業入駐,年成交額2億元人民幣。此次到港,義烏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地的經貿往來,使兩地的經貿合作走上快車道。
今日,義烏市舉行招商推介會,除宣傳義烏良好的投資環境外,還將重點推介即將在10月22日至26日召開的2007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
海關推新政 小商品出口大提速
【本報駐浙江記者何暉、茅建興電】據杭州海關透露,從今年9月1日起,涵蓋了8000多個稅則號的義烏小商品,將簡化至98個,從而大大提高了通關速度。
海關簡化稅則號至98個
簡化稅則號是海關總署將對義烏小商品出口實施的監管「新政」的一部分。根據海關總署日前出台的《關於支持和促進浙江義烏小商品出口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除簡化稅則外,監管「新政」還包括屬地申報,口岸放行等,大大提高通關速度的優惠通關措施,並將由杭州、上海、南京、寧波四海關同步執行。中國海關史上,為一個縣級地區出台特殊的監管支持政策也是首次。
據悉,截至今年5月底,通過海關義烏辦事處辦理報關出口的標準集裝箱66835個,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義烏海關出口總額為6.0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6.6%,增幅較大。
直接出口份額正在擴大
據統計,義烏海關1-5月出口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等國家商品總額達2.3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佔總出口額比例從33.82 %升至38.47%,相對2005年提高了21.71%。
上半年外商自義烏出入境管理局入境人數共9.65萬餘人次,同期增長了75.2%。市場內境外經營戶超過90家,分別來自香港、台灣、澳門、韓國、東南亞等地,越來越多的印度、韓國等地商品經義烏市場流向世界,義烏作為世界小商品轉口貿易站的作用日益顯現。
經義烏海關出關統計,1-5月份義烏對阿聯酋的出口額呈不同比例下降,其中阿聯酋同比下跌了約0.8個百分點,這標誌著義烏小商品經阿聯酋中轉數量在下降,直接對外出口的份額正逐漸增大,部分經阿聯酋轉口的商品取道義烏轉口,義烏發展小商品轉口貿易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小商品城快速發展
【本報駐浙江記者何暉、茅建興電】記者從義烏市有關部門獲悉:2007年上半年,中國小商品城保持了穩健快速發展勢頭,外向度進一步增強,新的服務業發展,市場運行質量和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
小商品指數持續走穩,市場信心充足。據「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監測分析,上半年,小商品月價格指數保持在100.52-100.72點之間,趨勢穩健;景氣指數持續小幅上行,其中信心指數、商品毛利率指數繼續保持較高位運行,平均值分別達137.73點、113.38點,分別高於指數發佈以來129.73點和108.58點的平均水平8點和4.8點,說明市場經營戶盈利率提高,商家信心充足。
盈利率提高商家信心足
貨物運輸量增勢明顯。截止6月底,全市公路、鐵路、航空貨運量累計696.5萬噸,日均貨運3.8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1.53%。其中公路部門貨運量為672.2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2.04%;鐵路義烏站貨運量達23.93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8.54%;民航義烏機場吞吐貨郵0.3397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8.48%。
資金流量穩步增長。截止6月底,國際商貿城各個商業銀行網點資金流入量累計為818.68億元,春節後各月資金流入量持續上揚,6月份當月達169.55億元,接近去年9月份的最高水平。
資金流客流量大幅增長
客流量大幅提升。上半年,義烏市鐵路、航空旅客總量453.8萬人次,其中鐵路義烏站發送旅客共達430.38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民航義烏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23.42萬人次,同期增長66.7%。據按時段監測同口徑統計,中國小商品城日均客流量達到2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5.55%,其中日均接待外商522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2.26%。
商貿城二期趨繁榮穩定
國際商貿城二期市場繁榮穩定。據按時段監測同口徑統計,國際商貿城二期一階段市場日均客流量達到31000人次,增長3.3%,其中外商日均客流量為1050人次,與上期基本持平。據「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監測,國際商貿城二期經營的五金、電子電器、箱包袋、雨具、鐘錶眼鏡、辦公文具用品類等行業,上半年平均信心指數、效益指數分別為116.98點、128.77點,比去年下半年平均值115.18點、122.19點均有提高,尤其是毛利率上升幅度超過今年整體市場平均水平1.78點,商家對二期市場前景普遍看好。
浙中崛起國際商貿城市
【本報駐浙江記者茅建興、何暉電】2007年,義烏市經濟建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1-6月份,實現生產總值186.2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28.5億元,金融機構貸款餘額818.5億元。義烏經濟社會綜合發展指數在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名第12位,綜合競爭力名列浙江省縣級市首位。義烏還被評為海內外「公眾最喜愛的中國城市」。
競爭力列省縣級市首位
義烏地處浙江中部,市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北連上海經濟區,東鄰寧波港,是浙江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距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和寧波港僅1個多小時車程,距上海僅2個多小時車程。市域對外交通目前以公路和鐵路為主體框架,航空運輸依托義烏機場。
目前,義烏公路主要由杭金衢高速公路、金甬高速公路、03、37、20省道等構成主框架。鐵路有浙贛鐵路舊線,浙贛鐵路電氣化新線沿杭金衢高速公路內側經過。義烏民航機場為4c級機場,開通了北京、深圳、廣州、汕頭、廈門、福州等國內10餘條航線,是浙中地區唯一的民航機場。
公路鐵路航空交通便捷
義烏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資源。義烏人勤學耐勞,好客親商,敢為人先。義烏1988年撤縣建市,現轄6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本地戶籍人口68萬,外來暫住人口75餘萬,流動人口約20萬。
義烏商貿服務業持續繁榮。自1982年創辦以來,義烏市場始終保持長盛不衰態勢。目前,義烏小商品市場經營面積達260萬平方米,商位5萬餘個,從業人員20萬;匯集了來自全國10多萬家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的43個行業、1900個大類、40多萬種產品,佔聯合國貿發組織公布的商品目錄的80%。現在,你到義烏市場參觀,如果在每個商位前站3分鐘,按照每天8小時計算,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才能走遍整個義烏市場。
2005年8月,聯合國、世界銀行和摩根士丹利聯合發布的《震驚全球的中國數字》報告中稱,義烏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2006年10月22日,由國家商務部主持編制的 「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正式向全球發布。
全球最大商品批發市場
經濟國際化大幅提升。目前,義烏市場外向度達55%以上,年出口商品超過40萬標準集裝箱,輻射到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外商常駐義烏採購小商品,經批准在義烏設立的境外公司企業代表處逾千家,12家全球知名海運集團在義烏設有辦事處。
「小商品、義烏造」更具特色。近年來,義烏市大力實施「貿工聯動」戰略,依托市場發展小商品製造業,構築了「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工業發展格局。目前,全市培育各類工業企業2.5萬餘家,形成了針織、飾品、工藝品、化妝品、玩具等20多個極具競爭力的優勢行業,其中飾品產量佔國內市場份額的65%以上、襪業佔35%以上、拉鏈佔30%以上。
現代服務業快速崛起。依托商品市場的優勢,義烏大力發展會展、物流、金融、購物旅遊等現代服務業,並被浙江省政府列為全省「十一五」時期現代服務業建設五大高地之一。
逾千境外企業設代表處
義烏會展業發展環境十分優越,市場內的10萬經銷商和20萬流動客商構成了龐大的賣家群體和買家群體,成為「永不落幕的博覽會」。已有15家國家級行業協會和知名展覽機構在義烏辦展,每年舉辦各類展覽和大型會議80多個。由國家商務部、浙江省政府等主辦的義博會,發展成為繼廣交會、華交會之後的第三大經貿類展會。購物旅遊蓬勃發展,國際商貿城成功創建為4A級旅遊景區,2006年來義烏購物旅遊人數達437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26萬人次。
小商品帶動現代服務業
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近年來,通過不斷努力和巨大投入,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已達到5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62%。同時已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新農村建設也達到新水平。文化大市建設成效明顯,「十五」期間累計投入科教文衛財政性資金36.3億元。
2006年,義烏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300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44.8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2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1%和2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1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5%和13.9%。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分別達720.7億元和465.4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34.6億元和109.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