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引市場化培訓 填人才缺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1]

 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令飛機航線及班次不斷增加,內地機師資源非常緊缺。據統計,「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業需要增加近萬名飛行員,才能滿足需求。而近年來中國民航業亦逐漸放開,允許外資、私營航空公司進入,打破了國有航空公司的壟斷局面。由於傳統上機師由國營公司各自獨立培訓,因此內地現時並無可自由擇業的飛機師人才市場,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只能競相從其他公司「挖角」。

9成按計劃經濟模式培養

 「培養一名標準的機師,最少也要200萬元和10年時間」,四川航空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方志軍說。據介紹,按照原來計劃經濟的培養模式,機師學員必須進入飛行學院學習4年,取得大學文憑後方能畢業。目前,內地超過9成的機師均由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按這種模式培養的。在歐洲、美國、巴西等國家,機師學員基本上都是自己繳學費接受培訓的,僱用他們的航空公司不用支付培訓成本,飛行員亦有選擇工作的自由。

 為緩解內地機師的緊缺,中國民航總局除加大對飛行院校的支持力度,以期培養出更多人才外,亦建立開放的市場化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各界參與機師的培訓課程。據深航總裁李坤介紹,鯤鵬國際飛行學校是國內首家由航空公司自辦的飛行人才培訓機構,並向學員提供自由度大的自資課程。他表示,深航採取自主辦學的方式,既可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需要,適時調節培訓的規模,確保培訓的質量,也有利於加強企業文化的教育,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