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伊利「掌門」潘剛 三年磨刀礪劍 成就乳業航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5]
放大圖片

 ■伊利集團掌門人潘剛,用3年時間破浪前行,最終令伊利強者更強。

本報駐內蒙古記者郭建麗、胡瑋、康學峰

 中國乳業的發展呈現井噴之勢,作為冠軍品牌的伊利正是其背後的強大推力,亦是中國挺進世界乳業強國的關鍵。伊利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以優質產品健康世人,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踐行中國企業的精神命脈。在中國乳業格局中,其領袖位置堅實而牢固。潘剛,伊利集團掌門人。從3年前剛過而立之年的臨危受命,到一路披荊斬棘、破浪前行,最終令伊利強者更強,銷售額實現大增長,納稅額繼續居行業榜首,更牽手奧運,進軍國際市場。

 伊利的目標是在2015年躋身世界乳業10強,與達能、雀巢等國際巨頭比肩。這是伊利進入「潘剛時代」的最強勢宣言。

 「是中國乳業市場給了我信心」,潘剛說,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乳品消費卻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市場潛力足以使產品更加多元化。如果能把市場做深做透,僅僅在中國就能製造出幾個世界級的乳品企業。

定位高端 年擲三億為研發

 理想、信念、責任的凝聚,使伊利高調規劃前景,並立志成為中國乳品行業技術和創新的領導者。

 從開創液態奶時代到定位高端奶品,伊利一直站在品質標準的制高點和技術水平的最前沿,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潘剛稱,在國內市場,企業已從單純追求銷量的增長,轉變為對市場的「精耕細作」,力求產品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以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2007年,伊利推出歷時4年研發的「營養舒化奶」和「金典有機奶」,就是伊利帶動產業升級的有力證明。

 2006年,伊利用在科技研發創新上的經費已達到3個億,並建立了三級研發體系,技術人員逾900名。目前,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已超過伊利業務總額的40%,趨近發達國家乳業巨頭的業務結構。標誌著伊利集團實現了產品業務結構的戰略升級,率先完成了與國際接軌的戰略目標。

民族工業 基業長青靠創新

 伴隨中國乳業的快速成長,國際乳業巨頭也開始了新一輪入侵,意圖分享果實。

 潘剛表示,國際資本通過合資等多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看重的是眼前的市場收益和投資回報率。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則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中國企業要發展,要基業長青,更多要靠企業的自主創新,開放的理念與心態。片面追求合資,對民族品牌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潘剛強調,伊利是一個民族品牌,但並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因此要用全球視角看待發展問題。儘管沒有合資,但並不影響伊利在理念、技術和資本上進行全球化的合作,伊利將用全世界的資源為全世界服務,戰勝外資品牌,保持全能冠軍的優勢。

 2005年,伊利集團與芬蘭維利奧公司簽約,得到今後5年內在中國獨家使用全球最著名益生菌LGG的權限。2007年5月,伊利與新西蘭皇家農業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強化CBP健骨營養蛋白的新一代高鈣系列奶粉,奠定了伊利技術創新的先鋒地位。

攜手奧運 進軍國際至高點

 伊利牽手奧運,更是一段佳話。自此,伊利走向了通往一流品牌的道路,中國乳業也叩響了世界的大門。

 對於伊利牽手奧運,潘剛感慨良多。「我們不能讓外國的運動員帶著自家的牛奶來北京,更不能讓中國的運動員沒有好的牛奶喝。

 在奧組委嚴格得近乎苛刻的標準面前,更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投機,乳業和其他行業都不一樣,看重品質安全、責任和誠信。」

 潘剛稱,奧運標準等同於世界最高標準,牽手奧運,充分證明了伊利一流的產品品質和卓越的綜合實力,是最具說服力和權威性的一項榮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