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桑田嬗變看武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18]
放大圖片

本報駐武漢記者鄒珍貴 俞鯤 程菁亮 通訊員:李自南

 在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5年裡,對武漢300萬農民來說,收穫的是實惠;對武漢農業而言,收穫的是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五年,武漢農業破繭成蝶,實現了由小農型向集約型、由溫飽型到小康型、由城郊型向現代都市型的三大歷史性轉變。

 全市農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89.5億元增加到2006年底116億元,年增4.2%;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295元增加到4748元,年增9.5%以上;建成優勢農產品板塊基地64萬畝,規模養殖小區85個;全市無公害綠色食品519個,品牌數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第一。

 回眸過去五年,春風拂面滿園春。十六大以來,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相繼出台。武漢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多方助農增收,積極構建和諧大武漢,江城7600平方公里桑田由此開始經歷一場劃時代的歷史變遷。

 200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都市農業發展的意見》,武漢農業由「小生產」躍向「大生產」,由「小農型」轉為「現代都市型」。2003年,大刀闊斧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當年全市農民負擔減輕31.7%。2004年,武漢率先在中西部全部免除農業稅及其附加,千年皇糧國稅在武漢打上了句號。2005年,推出「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與中央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思路不謀而合,「武漢先行經驗」被廣泛認可與推介。2006年,中部六省省會農業經濟協作論壇在漢召開,武漢農業走上了聯合創新之路;2007年,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現場會在漢舉行,全國副省級城市農業「當家人」匯聚江城,交流探討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經驗,一幅幅和諧生動的鄉村畫卷,記錄了武漢農業的歷史變遷。

現代科技升級「傳統」農業

 漆學文,武漢新洲區陶咀村農民。2007年,他的稻田全部開始機械作業。他算了一筆賬:牛耕每畝420元;機耕每畝190元,增產100斤,合計每畝增收300元。

 如今,武漢市農機裝備總動力達185.98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5.5%。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5%,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6%。

規模經營鋪「集約之路」

 「去年,我和三個鄰居互換5畝土地,18畝分散土地連成一片,種大棚蔬菜,一畝地多賺3000塊,總收入增加5萬多」,新洲區陳路村陳海寬通過土地流轉,形成了自己的小農莊。今年,全市13萬畝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其中53.6%形成適度規模經營。過去五年,全市耕地面積減少15萬畝,農業總產值增加5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9.5%。武漢農業局長付明星說,「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為武漢農業鋪了一條寬闊的『集約之路』」。

農戶田園樹農業品牌

 2002年武漢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僅8個,在全國省會城市倒數第一。今年,全市436個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證書,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洪山區江堤鄉劉中明種了二十幾年的菜薹,去年全部按「洪山菜薹」標準化種植,1公斤「洪山菜薹」賣到60元,比原普通菜薹高出近10倍。5年來,武漢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125個,「洪山菜薹」、「蔡甸蓮藕」、「梁子湖蟹」等一批「漢」產名優農產品走上港澳台、日本、美國百姓的餐桌。

田園風光生財興農

 黃陂區劉家山村發展鄉村休閒遊三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170%。「以前是個窮山溝,現在卻是全國十大新農村典型,現代觀光農業大有文章可做。」副市長張學忙一語中的。今年1-6月全市休閒觀光農業旅遊綜合收入6.01億元,同比增長44.8%。武漢觀光、休閒農業造就了新農村,其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合一」的多功能日益彰顯。

工業化提農產附加值

 位於南湖的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入駐企業216家,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5.6億元,有機產品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副市長張學忙堅信還用5年的努力,南湖農業科技園將成為全國知名的「農業硅谷」。目前,武漢初步形成了東西湖國家級食品加工區和黃陂武湖、新洲雙柳、江夏大橋等農產品加工園,具備年加工農產品1000多萬噸的能力。去年,全市實現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480億元。

 時代的腳步匆匆,忙碌之中,昨天已成為歷史。記憶的思緒翻飛,驀然回首,滄海桑田。十六大以來,武漢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農民收入增長最快,政府對農村投入力度最大,農民受惠最多,城郊農業向現代都市農業轉變最明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