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治國方略調整 人文菁英崛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0-23]

 【本報十七大報道組北京22日電】此間熟悉中共歷史的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與上一屆相比,中共新任政治局常委群體的教育和專業背景更加多元化。如習近平與李克強不僅擁有歷任常委的最高學歷──博士,更開啟了人文社科背景的政界翹楚晉陞中共最高層的先河。

 資料顯示,5年前產生的9名十六屆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理工科出身,在此之前的中共最高層亦均多為工程師或高級工程師。

轉向社會管理型學者治國

 政界人士指出,中央領導人大多非人文領域專家,這一點與中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有關,在計劃經濟時代,工廠和經濟部門是社會核心,自然也是官員產生的最主要領域。通常情況下,發展中國家更傾向於以工程專家治國,到一定程度後轉變為文科出身的社會管理型學者治國,中國正處在這一轉型時期。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和社會管理的複雜化,國家對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官員需求上升,經濟類和法學類學科出身的官員開始成為政界翹楚。這些嶄新亮相的政治局常委,在某種程度上隱含著執政者治國方略和用人思路的調整,也符合轉型期中國加速發展、經濟以及社會形態更加多元,構建和諧社會難度增大的需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