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學漫步:亙古男兒一放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13]

黃志強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陸游出生翌年,金兵已成功渡越黃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將徽、欽二宗擄去。趙構即位後,改元建炎,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遂成南宋偏安一隅之局。兵荒馬亂,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的陸游,在襁褓中已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也使保家衛國、報仇雪恥的浩然之志深植於其內心。在他一生近萬首詩作中,以身報國、恢復神州的思想始終貫串其間,以致賞花聞雁、作書觀畫、醉後夢中,無時無刻皆以國家安危為念。

《書憤》語言簡練 勾畫壯志難酬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陸游63歲,在家鄉山陰閑居,有感於朝廷之上,苟且偷安的主和派只知向敵人進貢稱臣,壯志難酬的感慨湧上心頭,於是寫了《書憤》這首傳頌千古的名作: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詩人以極簡練的語言,勾畫出他一生青、壯、老3個時期的感情與生活。首二句寫自己年少氣盛,懷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不顧只求偏安享樂的權貴反對,矢志北伐,壯志豪情躍然紙上。第三、四句是詩人對壯年經歷的回憶,他曾與抗金名將張浚一起造艦拒敵,在飄雪的寒夜,乘坐高大的戰船堅守瓜洲渡,又曾在王炎麾下戍守邊關、參與戰鬥,過戎衣鐵馬、雄豪飛縱的軍旅生活。五、六句意態忽轉悲涼,寫歲月不居,詩人年輕時愛以長城自比,誓要捍衛家國、抵禦外侮,然而壯志未酬,兩鬢斑白,徒呼奈何。最末兩句,詩人以堅持北伐曹魏、曾寫下《出師表》的諸葛亮自勉。諸葛亮最後雖未能完成一統中原的大業,但他的高風亮節,卻鮮有人可以企及,暗喻當時朝中賢將難求,光復中土殊非易事。

《示兒》曉暢平易 自然工妙

 收復失地雖難,但陸游對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好江山,被金人侵佔、踐踏,一直未能忘懷,對反擊金人、恢復神州始終抱有必勝的信念,臨終時仍對後人多加催促、鼓勵,以圖激發其忠勇之情。《示兒》一詩其實是詩人愛國熱忱與一生抱負的總結: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詩的起首以萬事皆空,反襯出一事之難以忘懷。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陸游彌留病榻,自揣中原統一之事,將不及見,於是諄諄囑咐兒孫,軍隊北伐成功,舉行家祭時,別忘了將好消息傳達,告慰他在天之靈。全詩寫來曉暢平易,自然工妙,不假雕飾,而至能感人肺腑。《書憤》一詩則語多警拔、結構謹嚴,雄渾悲壯、含意深遠,與《示兒》合觀,實堪稱陸游詩作中之雙璧。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