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書揭秘:西方忽視日軍侵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1-30]
放大圖片

 ■《Nemesis》道出日本侵華,中國人所受的辛酸。

文:陳雪玲 圖:網上圖片

 三年前,英國歷史學家兼著名記者麥斯.哈斯丁(Max Hastings)出版的《Amageddon: The Battle for Germany, 1944-1945》,對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表現,提出精闢的見解,令人難忘。

 三年後的今天,同樣是以二戰結束前的1944-1945年為背景,創作了另一部姊妹書《Nemesis》。書中指出,西方社會一直忽視,日本入侵中國時,令中國人遭受種種辛酸。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和日本的表現有無數相似的地方,外界普遍認為是兩者關係密切。哈斯丁在新書中指出,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例如其中一個大分別是1944年後,德國平均每個月有50,000人投降,相反日本卻戰鬥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長久以來,外界一直把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時的行動混為一談,哈斯丁在釐清這些混淆和指出兩者相異之處時,感到特別頭痛。

 事實上,德、意、日這些二戰時的軸心國,不但在戰力上沒有聯合起來,就連最基本的武器情報也沒有互相交換,如反坦克武器的使用等。例如在1941年,德國在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中,從西面對俄採取閃電攻擊,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正為是否向俄國東面進攻而爭辯不休,這不但令當時的外相松岡洋右被迫下台,也證明德、日兩國並沒有聯合軍力的打算,足見當時軸心國的關係其實是十分疏離。

對付中國 日軍耗損

 哈斯丁向過百個來自不同國家,曾經歷過二戰的人進行口述筆錄,從中篩選出一些有用、恰當的資料,將二戰時東方戰場上,鮮為人知的重要事件向讀者一一披露。

 他認同,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一個「失敗的決定」;在該行動中,日本只破壞了美軍6隻戰艦,而其中5艘最後也能復修,日本這次的進攻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書中更提到,日本在中國東北三省中的苦戰。日軍一半的軍隊被牽制住;而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軍隊是如何箝制日軍七成的戰鬥力,中國消耗大部分日軍的軍力,是日本戰敗的致命原因。

 在二戰中,中國共損失了15,000,000條人命,加上國內出現的大飢荒,當時的中國人過著「捕食螞蟻、啃樹皮、食泥充飢」;書中提到當時中國人種種辛酸,亦是西方社會一直忽視的。

沒有預警 惹人反感

 哈斯丁在書中提出不少獨特的觀點。例如文中提到硫磺島一役,作者有意讓人覺得美國在島上放毒氣殺人,為了需要該島做美軍的小型機場,錯令同盟國覺得毒氣殺敵成效非凡。因此,當時由英、美組成的萊斯橋委員會(The Anglo-American Lethbridge Commission)便提議再用毒氣對付日本的地下基地,方案得到當時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和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支持,最後被美國總統羅斯福否決。

  哈斯丁清楚指出,同盟國的成員都是種族優越論者,堅信白人比黃皮膚的日本人要來得優秀,但不能解釋當時美國要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原因。

  西方社會至今仍不能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1945年3月9日,在東京有超過100,000人被炸死;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中,日本的死亡數字更高達200萬。

 不過哈斯丁相信,「戰爭再持續多幾個星期,會有更多的人犧牲,特別是日本人。如果沒有那兩顆原子彈,毫無疑問地戰爭最少還要多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他認為,同盟國在人道立場上,應該預先給予日本警告,而美國當時的做法是忽視了同盟國成員的意願,令人異常反感。

 馬歇爾堅決地認為:「如果你警告了他們,那麼就不會讓人覺得詫異,而惟有詫異才能產生震驚的效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