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新聞周刊》年終特輯:中國崛起但仍脆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25]
放大圖片

 今年初,美國《時代》周刊刊登以《中國:一個新王朝的開始》為題的封面文章。在今年即將完結之時,美國《新聞周刊》則以《中國崛起》為專題,認為明年仍是中國年,美國有必要訂出對中國的嚴肅長期策略。不過文章特別以《一個強悍而脆弱的超級大國的崛起》為題,指中國正面對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如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削弱及貧富懸殊加劇等,中國必須透過審慎的步伐,建立更開放和問責的政府以解決問題。

  《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札卡利亞開宗明義地指出,2008年主辦奧運會的中國已躍居全球舞台的中心,中國成為超級大國是不能不面對的現實。從貿易、氣候變暖、達爾富爾難民,以至朝鮮問題等全球事務上看,中國已是世界上第二重要的國家,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更超越美國。這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首次有國家可做到。

 札卡利亞在文中同時提到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謝淑麗,今年推出的一本剖析中國書籍《脆弱的超級強權》,每當她談及這本書,美國人不認為中國脆弱,但中國人卻不認為中國是超級大國。中西方對中國現時地位有巨大的認知落差,札卡利亞認為這是由於中國的脆弱與其驚人的崛起有直接關係,在過去20年間,中國就經歷了歐洲200年所經歷的工業化、城市化及社會轉型,脫貧人數多達4億。

08奧運 中國躍居全球中心

 他指出,中國的領導人成功令目前處於動盪環境的中國仍能在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之間取得平衡。中國人民的個人自由亦逐漸得以擴大,他們可按照自己的意願工作、旅行,擁有自己的房產和信奉自己的宗教。

 然而中國正面對愈來愈難掌控的問題,這也正是國家的脆弱所在。在急速發展後,中國政府意識到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愈見削弱,其中中央對地方的課稅比例低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而在收緊借貸及減排溫室氣體等事務上,地方政府已無視中央頒布的法令;另外,近年貧富懸殊不斷加劇,亦令政府束手無策。

 札卡利亞指,政治改革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中國需要一個更開放、更值得信賴及更能回應人民期望的政府。他亦引述中國問題專家科頓在最新一期《外交》雜誌的看法,認為中國朝向法治的努力,將有利解決上述問題。

 中國的脆弱某程度上亦影響了外交政策。中國仍視自己為發展中國家,把全球變暖及人權等看作是發達國家的問題,不過情況正在改變,從朝鮮及伊朗等問題所看,中國正逐漸顯示想在國際社會上負上更多責任。

發展急速 中央權力遭削弱

 總言之,文章認為中國有許多可以與其他國家和平共存的條件,並特別讚賞中國有關「和平崛起」的說法,認為中國有心解決問題,但中國崛起卻對美國帶來重大震盪,美國必須慎重思考擬定長遠的對華政策,只是中美之間的競爭和爭端將不可避免,但會否引發更大衝突,就要看兩國決策者的智慧了。 ■本報綜合報道

改革開放三十年由一貧如洗 到中華盛世

 《新聞周刊》同時刊登了一篇題為《從毛澤東到現在》的文章,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30年前,中國一貧如洗,文革帶來的精神創傷,仍在隱隱作痛。1978年,是標誌著中國「重生」的年份,由這一年開始,中國出現了劇變,在30年間,有4億中國人成功脫貧,這個數字佔了20世紀所有脫貧人口的75%。

 中國的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當年中國提出首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藉此改變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令中國向世界開放,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國際形象,使中國正式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1978:中國「重生」年

 當年重新上台的鄧小平,開始推行由周恩來最早提出的四個現代化,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而1979年1月1日,則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刻,中美經過30年的敵視後,重新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隨著中國積極推動工業發展,1980、90年代逐漸吸引大量投資者,來自香港及台灣的投資者不斷湧入中國大陸,1996年,台灣在內地的投資至少達240億美元(約1,873億港元),成千上萬的台灣人在上海居住,甚至有台灣人把孩子送到北京唸大學。而1997及99年,中國先後成功收回香港及澳門。

 踏入21世紀,中國正式迎來中華盛世: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首個中國宇航員上太空、興建全球最大水壩和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明年更破天荒舉辦奧運會,一件又一件令中國人驕傲的事,顯示中國已身處國際舞台的中心,未來的路雖然漫長得很,但前景卻充滿希望。

內地學者:頂多是「跛足巨人」

 世界銀行日前按照購買力平價(PPP)發表報告,把中國經濟規模調低40%,之後《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相關文章,文章引述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弗蘭克爾的話說,世銀報告嚴重打破了過去認為中國已是富國的觀點。

 《紐時》的另一篇文章亦指,「如果不把中國說得如此富有,如果不把中國說得這樣強大,中國就不會被視為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而美國的議員就不會有那麼多理由頻繁地向人民幣匯率發難了」。

世界對華看法趨客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無論是《新聞周刊》的文章,還是世銀將中國經濟規模大幅調低,都可以看出在經過仔細的觀察後,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更趨於客觀,發現到中國其實並沒有那麼強大,還有很多問題。

 時殷弘認為中國最多只是「單項冠軍」或者「跛足巨人」,一方面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年增長,另一方面,諸如兩極分化等中國的問題的確很多且嚴重,這也是目前從政府到民眾都在討論的話題。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宗良亦指,今年中國GDP將超德國,位居世界第3,不過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污染加劇、幹部腐敗嚴重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而這些問題亦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  ■綜合報道

紐約市長:中國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在《新聞周刊》今次的中國專題中,美國紐約市長彭博亦撰寫了一篇題為《我們可以共贏的競爭》的文章。文中提到,過去20年中國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經濟神話,很多為討好選民的美國政客就將罪名推在中國身上,指中國是美國經濟繁榮的威脅,但彭博相信,中國崛起非但不是威脅,反而是美國一個難以置信的機遇。

上海爭做「未來之城」

 彭博在私人機構積累了35年的經驗,做了美國最大城市紐約的市長6年,他創立的公司在全球130個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及香港,都有設立辦事處,這些年來他見證了中國迅速崛起的過程,毫無疑問,中國與美國在經濟及政治等層面上都是競爭對手,但正如美國經濟增長對中國有利,中國經濟增長也對美國有利,所以兩國應求同存異,合力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建立雙贏局面。

 彭博最近一次到上海,由機場乘坐磁浮列車到市中心,火車的最高速度比美國任何一列火車都快,他認為這象徵了近年在基建及金融業極速發展的上海,已準備好跟紐約爭做人類的「未來之城」。

 不過他指出,中國面對的問題仍多,如交通擠塞、污染、教育問題及醫療成本上升等,而在紐約以至全美國其實都正面對類似的問題,但美國人卻忘記了自己在很多方面仍比中國佔優得多,如政府機關相對較清廉和穩定,而且市場既開放且透明度較高,因此美國應把目前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作為一種推動力,並非要阻止中國後來趕上,而是要防止自己停滯不前。  ■《新聞周刊》

老布什日記:魅力中國令人神往

 1974年水門事件後,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放棄了到英國倫敦或法國巴黎當美國大使,反而選擇了到當時仍較封閉的中國,當上剛成立不久的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在中國生活期間,老布什見證了改革開放前的北京,還與毛澤東及鄧小平等領導人打過交道。

 1974年10月21日 ——在我前往中國途中,我問自己:「我是否在逃避甚麼,通脹、水門事件?我的答案是『不』,事實是中國既神秘又充滿魅力,令人神往。」

 1974年10月22日 ——毛主席與丹麥首相會面,各界對毛主席身在何處眾說紛紜,事實是沒有人知道。我們身處一個有8億民眾的國家,但竟能如此保密,實在令人讚嘆。

 1974年11月1日 ——我前往拜訪(當時的副總理)鄧小平,他是一個很矮的男人,我們在會客室與副總理談了很久,而且氣氛良好。

 1974年11月3日 ——昨日我們在明十三陵遇到一點阻滯,其中一人的座駕前輪,超越了「不准外國人越過」的界線,遭解放軍士兵截停,他被扣查了兩個半小時才批准離去。

 1975年5月29日 ——我依然難忘當時如何努力親近中國人,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

 1975年7月30日 ——有些聲音我不會忘記:早上公園的唱歌聲、孩子們有節奏地步操(口中說出一二一二)、在北京市中心的警笛聲、腳踏車的鈴聲、孩子們在公園附近玩耍的吵鬧聲,以及從每個擴音器傳出的政治宣傳口號。  ■《新聞周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