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嫦娥探月 翔鳳升空 中國搶佔科技制高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12-31]
放大圖片

——年終07專稿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 何靈芝、畢方方

 剛過去的2007年,中國在科技領域大有斬獲,排在第一位的,當數以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美女命名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令中國躋身「月球俱樂部」;中國首架自主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700「翔鳳」順利下線,則使中國在最終實現自己的「大飛機」項目上又邁進了一步。此外,回顧2007年,中國科技還有眾多成就:中國專家構建世界第一張人類器官蛋白質組「藍圖」、發布亞洲首張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中國首次研製成功人造皮膚、中國培育出的抗梭條花葉病小麥新種質,世界首例轉基因克隆兔實驗在上海獲得成功等等。與此同時,民間亦湧現如火如荼的創新熱潮。科技創新正讓中國成為逐步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正在成為中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而今年種種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的重大科技成果,為中國搶佔21世紀科技制高點譜下成功序曲。

嫦娥飛天 驚鴻太空

 北京時間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成功,11月7日順利實現繞月球軌道飛行,並於11月下旬傳回了第一幅月面照片。

 「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發射中「嫦娥一號」衛星和「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都有重大突破,而且「嫦娥一號」選用的科學探測儀器有6套24件,包括CCD立體相機、激光高度計、成像光譜儀、伽馬/X射線譜儀、微波探測儀、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和低能離子探測器等,這些設備在中國都屬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創。

 「嫦娥一號」此次發射成功,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躋身「太空俱樂部」。一名航天專家還表示,這次「嫦娥一號」火箭發射、衛星入軌、近月制動等都做到了非常精確,衛星的實際飛行軌道,幾與理論計算軌道重疊,誤差率僅萬分之三,精確度為全球之冠。

「翔鳳」明春首飛 12年後擁大飛機

 中國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支線飛機ARJ21-700,本月21日在上海下線。命名為「翔鳳」的ARJ21飛機將於明年3月首飛,2009年交付客戶。支線飛機的下線,意味著中國的大飛機項目不久將有實質性進展。曾有專家透露,中國大型客機項目股份公司最快明年兩會前就能成立。專家預期,2020年中國將擁有自己的大飛機。

 ARJ21-700新型支線飛機有90個座位,飛機採用超臨界機翼等先進技術,設計航程1,200至2,000海里,專家指達到國際上同類型飛機的最佳水平,能夠為中國98%以上的國內航段提供直飛服務,可以滿足中國西部地區複雜地形和高原環境的使用要求。

克隆螢光小兔 冀解基因雜症

 與「嫦娥一號」、大飛機相比,2007年一隻小兔的誕生同樣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今年9月14日,世界首例轉基因克隆兔於誕生於上海新華醫院。這隻小白兔被人親切地稱為「螢光小兔」(見圖),其體內含有外源綠色螢光蛋白基因,在特殊紫外光設備的照射下,兔體能夠透出綠色螢光。

 與克隆羊、克隆豬相比,兔子的克隆胚胎發育率低、懷孕率低、出生後死亡率高,整個轉基因克隆兔的培育工作更為複雜和困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發育生物研究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國家畜禽分子遺傳育種中心合作成立的研究小組,通過半年多,總共做十餘次嘗試,經歷前三隻轉基因兔在出生三天內夭折的挫敗,才終於獲得成功。

 研究組主要成員、國家畜禽分子遺傳育種中心的博士後李善剛表示,這隻轉基因克隆兔的誕生為今後大規模建立轉基因兔動物模型、定向研究人類疑難雜症奠定了基礎。由於生理結構比較接近,轉基因克隆兔對人類心血管疾病及一些遺傳疾病的研究很有意義。而發綠的標記基因則便於研究中的直觀鑒定,可以嘗試植入或轉出某種特定的疾病基因或引起疾病的基因,研究特定基因與疾病的關係,為研究一些疑難雜症的致病機理和尋找有效的治療辦法提供思路。

國人基因圖譜 解讀「生命天書」

 全球首張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10月12日在深圳發佈,未來10年,父母即能知曉初生孩子可能患上哪些疾病,並提早預防或延緩其發作。作為亞洲第一個個人基因序列圖,當天還展示了一張比集成電路版還精密的圖譜,將為解讀國人的「生命天書」以及維繫健康帶來更多科學根據。

 據介紹,雖然目前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工作並未完全結束,但許多單個項目,已經可以臨床運用,且他們業已獲得行醫執照,可為大眾服務。例如,某人家族有乳腺癌病史,她可以通過對8個點位的基因分析,得出自身患病的幾率,從而盡早調整生活方式以及盡早治療。而這些項目的分析成本,僅為幾百元而已。這種基因檢測在國外已經有非常成熟的使用範例。世界上首個人類基因組圖譜都是以白種人作為研究對象,由於黃種人突變位點與白種人不盡相同,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診斷標準。因此,黃種人基因與疾病關係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顯得意義非凡。

民間科技實用環保 「第六路軍」顯威力

 中國科研力量素來有「五路大軍」的說法,分指中科院系統、國家各部委的研究機構、地方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科研機構。2007年的重要科技事件中,這「五路大軍」依然唱主角。但值得主意的是,今年民間的科技力量開始展示出不容小覷的「第六路大軍」的實力。與國家行為的科技突破相比,民間科技未必有戰略高度的意義,卻大多具備環保、民生等實用價值,更凸顯出中國全民科技素質的增強。

 浙江民間發明家王威平今年發明一種「吃電池機」。這種自主創新的危險垃圾環保處理機器每小時能「吃」進300個舊電池經過分化後,產生的碳鋅可以用於生產新電池或用於鍛造昂貴的錳鋼,其環保意義不容低估。

 同樣是在今年12月,上海向明中學的高一學生陳菲(見圖)獲得「世界傑出青年發明金獎」,這是中國學生首次得到這項榮譽。而其獲獎的產品是一台「高效空調熱水器」,這台機器大大提升了加熱效率和使用範圍,可以運用於蒸煮、烘乾等不同領域,從而也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由於結構並不複雜,投資成本不很高,這台熱水器的市場價值看好。

2007年中國科技大事記

2月3日 中國成功發射了第四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標誌著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CNSS)開始「起航」。

8月 第五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首屆粵港蛋白質組學學術交流會上傳出消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 成功測定出6788個高可信度的中國成人肝臟蛋白質,系統構建了國際上第一張人類器官蛋白質組「藍圖」,有望實現肝癌診治突破性進展。

8月 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宣佈選育出抗梭條花葉病的小麥新種質。小麥育種界利用它開展雜交育種,有望選育出抗梭條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種,從而提高小麥產量和質量。

9月14日 世界首例轉基因克隆兔於誕生於上海新華醫院。

10月12日 全球首張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在深圳發布。

12月17日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對外展示一塊「人造皮膚」,這是中國首次研製出活性「人造皮膚」,可為大面積皮膚受傷患者節省治療成本。

10月24日 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成功,11月7日順利實現繞月球軌道飛行,並於11月下旬傳回了第一幅月面照片。

11月12日 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花費2億多元升級的「雪龍」號奔赴南極,將向「冰穹A」發起衝擊並籌建南極「第三站」。

12月21日 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700,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總裝下線,命名為「翔鳳」。

12月22日 中國首列國產化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在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線,中國由此成為繼日、法、德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主研製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