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監倉逼爆 懲署擬改建芝麻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18]
放大圖片

 ■懲教署署長郭亮明表示,羅湖懲教所改建完成後,下一步會重新發展芝麻灣兩間院所,以紓緩監獄擠迫問題。本報記者彭子文 攝

 【本報訊】本港懲教所「人滿之患」持續,尤以高度設防監獄及女子監獄超收情況更明顯,後者最高超收80%。懲教署預計,到2010年,囚犯數目會由現時逾1萬人增加至1.3萬人;到2015年更會上升至1.4萬人。為紓緩監獄逼爆問題,該署計劃待明年羅湖懲教所完成改建工程後,會重新發展芝麻灣兩間懲教所。

羅湖懲教所2010年啟用

 現時全港懲教所日均收納名額達11,288個,截至去年底,實際收納數字共有11,170人,整體數字並未超標,但高度設防監獄及女子監獄卻出現逼爆情況。例如大欖女懲教所日均收納額共263人,但實際卻收納了473人,超收80%;其他如大潭峽懲教所、芝蘭更生中心及芝麻灣懲教所亦有超收。

 懲教署署長郭亮明昨於年度記者會中表示,針對監獄擠迫情況,去年4月開始改建羅湖懲教所,工程明年完工,2010年初投入服務,屆時可收納1,400人。不過,該署會繼續改建其他院所,下一步計劃重建兩間位於芝麻灣的懲教所。他說:「我們可將芝麻灣的犯人移送到羅湖懲教所,從而發展芝麻灣。」郭亮明又說,該兩院所原非設計為監獄,設施老化,也無足夠地方闢作課室或更生設施,亦因尋找新地難,故傾向原址重建。此外,本港不少懲教所如赤柱監獄歷史超過40年,設備殘舊,該署計劃逐步進行翻新。

在囚者內地人佔23%

 根據懲教署資料,目前在囚人士以本港囚犯為主,佔63%;其次是內地人,佔23%;其餘是來自越南及其他國家或地區,分別佔約4%及9%。過去一年,各懲教所共有115名犯人牽涉藏有「波纜紙」等賭博工具;147人因賭博被檢控,另有102人在收押所被發現體內藏毒。郭亮明說,因家暴罪行入獄的人數並無明顯增加,但涉及風化案的則稍微上升。

 羅湖懲教所為一個監獄群,斥資13億元興建,面積約有5個半銅鑼灣大球場般大,分設有3間獨立收容所,它們之間以地道或者天橋連接,監獄群共用洗衣場、廚房等設施,樓宇頂部會栽種植物,排放的污水亦會經特別處理循環再用,可說是全港首間環保監獄,啟用後會有約700名懲教人員在內工作。

 其實,本港監獄逼爆問題一直存在,保安局曾於2003年提出在喜靈洲或新界北的缸瓦甫興建超級監獄計劃,不過因涉及選址、保育等因素,遭環保團體及公眾人士強烈反對,結果計劃於一年後擱置。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