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是日立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2-04]

潘國森

 廣府話俗語有云:「閒過立秋。」說明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不為世人重視。立春則不然,每一年的歲首都由立春確定,跟立春日最接近的一次日月合朔為正月初一。所謂日月合朔就是月亮走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成一直線」——或用更確切的數學術語是同在一個垂直面,若真的成一直線就會出現日蝕現象。

 若以二十四節氣劃分,則過了立春便是新一年的開始。以戊子年為例,由大年初一(二零零八年二月七日)到年三十晚(二零零九年一月二十五日)都沒有立春,二零零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撥入丁亥年;二零零九年則在二月三日,撥入己丑年。民俗以沒有立春的年為盲年,不宜嫁娶。二十四節氣按太陽在黃道的位置確定,便與公曆的月日有關,反與農曆的月日無關。古人認為太陽繞著我們的世界運行,其在天上的運行軌道就是黃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合為二分二至,都有實際天文意義,二分之日畫夜中分,夏至日照最長,冬至日照最短。中國人重冬至,以這一天之後每天的日照漸長,象徵一陽來復。西方文化則重視春分,認為象徵大地回春。

 中國人從二分二至再定出「四立」,然後擴充到二十四節氣。立春即在黃道冬至點與春分點之間,立夏在春分與夏至之間,以此類推。因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本來沒有真正的獨立意義,只不過古人以二分二至為春夏秋冬四時的正中,便由此推衍出四時的起點。西方文化則不然,以二分二至為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的起點。

 今年立春在中國時間戌時(晚上七時至九時),手頭上的萬年曆比較簡陋,沒有標明是幾時幾分才交立春,也就是說今天(公曆二零零八年二月四日)雖說是立春,其實太陽在戌時才走到黃道立春點。簡而言之,今天本地時間晚上七時前出生的人,仍在立春之前,九時後才肯定在立春之後。這個分野影響生肖的歸屬。若以節氣算,過了立春才是戊子鼠年,未過則仍在丁亥豬年。但是若以大年初一為兩年的分界則比較簡單,過了年三十子夜十二時才是鼠年的大年初一。

 記得念小學時還要熟讀一些成語諺語,以應付升中試所需。說到春天當然不會忘記那「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現在新式教育反對背書,小孩子或會覺得這是陳腔濫調。成年以後偶翻舊社會啟蒙讀物《增廣賢文》,見到更詳盡的版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寅時是淩晨三時到五時,農村社會的習慣天未光已經起床,天黑就早早就寢,善用日光,節省照明所需的燃料。但早到寅時計劃一天作息不合我們都市生活規矩,難怪前賢大筆一揮,以晨代寅。而「一家之計在於和」不正是今天的「家庭生活教育」嗎?這幾句可以用作幼稚園的教材。《增廣賢文》有許多內容太過世故老成,是為另類的兒童不宜,需要篩選潤飾。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年之計在於春,看官可曾有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