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公仔扮病人 有呼吸識叫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2-11]
放大圖片

 ■北區醫院及大埔那打素醫院麻醉及手術服務部主管曾煥彬(左)與屯門醫院任職骨科醫生的黃頌廷(右),正為「模擬病人」診症。本報記者朱樂汶 攝

 【本報訊】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生,資深醫生流失率高企,有醫生坦言,前線醫生欠「實戰」經驗,部分急症室或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雞手鴨腳,曾有醫生反應緩慢,延誤增援和施救。為減少人為的醫療失誤,醫管局去年斥資300萬元,由美國引進兩部高像真度的人體模擬器,以「公仔扮病人」模擬不同的緊急搶救場景,讓醫生從角色扮演中學習。惟具經驗的培訓導師不足,現時每年可接受訓練的醫生不超過60人。

 「他」像真人般有呼吸動作及心跳聲,頸和手腕都有脈搏,當醫生接受模擬訓練時,電腦程式會因應醫生的急救方法、注射藥物,作出相應的生理反應,課程導師亦會安排工作人員作角色扮演,「病人」除了有呼吸聲,還會叫痛。北區醫院去年率先由美國引進該兩套人體模擬器,每套約150萬元。

每年可受訓醫生少於60人

 北區醫院及大埔那打素醫院麻醉及手術服務部主管曾煥彬指出,有關訓練分為兩部分,包括風險處理和臨床心理學,受訓醫生更會脫下醫生袍,反串扮演病人或家屬,以提升新晉醫生的溝通技巧。他續稱,去年開始,北區醫院共有45名醫護人員,包括30名醫生及15名護士接受模擬訓練,今年則提供54個名額。若成效理想,有關訓練將由外科擴至婦科、內科和兒科。

 醫管局新界西醫院聯網服務總監(質素及風險管理)急症科顧問醫生鍾健禮補充,人體模擬器仿傚訓練空勤人員的飛行模擬,主要以真實場景訓練,改善前線醫生的風險判斷決策及醫護人員之間的協調能力。

電腦因應急救方法作反應

 他說:「對命懸一線的病人來說,一、兩分鐘也很關鍵,很多醫生、護士替病人急救時,因欠經驗唔識反應,手忙腳亂,在混亂之間是很容易出錯的,又例如有醫護人員只專注抽血,有人只睇住血壓,但沒有人領導整個大環境。」但由於具經驗的導師數量有限,未能舉辦太多課程,當局今年計劃培訓更多導師配合需求。

真實場景改善協調能力

 畢業兩年,現時在屯門醫院任職骨科醫生的黃頌廷,去年曾參與這項人體模擬訓練,他承認當年在校園學醫,只能依賴醫書記載的個案掌握知識,「實戰」經驗幾乎是零,「就算做實習醫生,很多危急情況都未遇過,有時候第一時間唔識反應,一、兩分鐘後,先識得搵高級醫生幫手,接受模擬訓練才明白團體工作的重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