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財政司司長財政預算案演辭(全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2-28]

主席女士:

引言

  我謹動議二讀二○○八年撥款條例草案。

2. 這是我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我會介紹我對今年經濟和財政狀況的看法,以及解釋我的公共理財信念。我亦會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希望可以得到各位議員的支持。

回顧和展望

經濟表現

3. 二○○七年香港經濟充滿動力。盡管在去年下半年,外圍經濟環境受美國次按問題和信貸市場緊縮所困擾,本地生產總值增長仍達百分之六點三,高於過去十年的趨勢增長。

4. 二○○七年的表現,反映了本港經濟持續受惠於國家的蓬勃發展及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亦顯示出本港經濟抵禦外圍波動的能力。過去一年,香港出口表現不俗,增長達百分之七點九。本地私人消費開支強勁,增長達百分之七點八,是一九九三年以來的最大升幅。過去數年強勁的經濟復蘇,大大加強了市民的消費信心。

5. 經濟擴張的層面廣泛,營商信心高企,大多數行業都需要增聘人手。勞工市場在過去一年進一步改善。就業人數屢創新高。最新的失業率跌至百分之三點四,是一九九八年第一季以來的最低位。

6. 長期失業的人數不斷下降,從二○○三年高峰期的93 000人,降至近期的29 000人,顯示興旺的經濟已惠及過往求職有困難的人士。本港經濟自二○○三年年中復蘇以來,新增職位的數目已超過38萬個,為基層勞工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最新的數據顯示,較低技術工人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已分別下降至百分之三點五和百分之三。

7. 本地經濟持續擴張,消費暢旺,加上食品來價急升,增添了物價上升的壓力。此外,港元跟隨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下滑,亦會影響進口貨品價格。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二○○七年全年的通脹率平均為百分之二。扣除差餉和公屋租金寬免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則為百分之二點八。本港近來的通脹走勢,跟很多較發達經濟體系的情況相似。

全球及區域的經濟環境

8. 在全球及區域的經濟環境方面,美國樓市調整所觸發的次按問題和信貸緊縮,令美國經濟顯著放緩,導致全球金融動盪。次按問題對金融機構及投資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以及對環球經濟的負面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浮現。

9. 這次信貸危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歐美,香港和亞洲所受到的直接影響仍屬有限。總體來說,亞洲及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仍然持續向好,並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其中內地和印度蓬勃的經濟發展,尤為引人注目。

10. 然而,內地的經濟出現了過熱的風險。國家須加強宏觀調控及採取從緊的貨幣政策和其他措施,以遏抑通脹及提高經濟效益。這些措施在短期內會直接影響不少投資者,也會影響香港經濟。

11. 全球的通脹上升趨勢,亦值得關注。除了食品價格急升外,能源和商品價格亦高企。由於世界市場增加食品供應需時,相信短期內食品價格仍有上升壓力。

12. 總的來說,香港當前面對的風險,是環球經濟增長放緩而通脹卻上升。保護主義亦有抬頭的趨勢。我們絕不能忽視的是,這情況在短期內或會惡化,而這些風險也可能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

二○○八年經濟展望

13. 我對二○○八年香港的經濟前景審慎樂觀。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系的增長放緩,對新興市場及內地的經濟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內地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同時與本地經濟不斷加強融合,會有力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紓緩歐美增長放緩的影響。亞洲地區經濟的基調仍然穩固,有助本港外貿表現,以及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另外,本地利率跟隨美國利率下降,亦有助刺激經濟增長。

14. 另一方面,本港經濟在過去數年強勁復蘇,就業情況明顯改善,資產價格上升,大部分企業和個人的財政狀況改善,消費及商業投資信心高企。相信內部需求在二○○八年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15. 綜合來說,除非有突發的嚴重事故或外來衝擊,否則今年香港經濟應會繼續穩步增長。我預測,本地生產總值的擴張步伐會較過去四年為慢,但仍會略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水平,可望有百分之四至五的升幅。因此,失業率亦可望繼續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16. 中期而言,我對香港經濟前景充滿信心。香港將繼續發展高增值服務,加強與內地經濟融合,以鞏固作為區內金融、商貿、服務和旅遊樞紐的地位。此外,我們亦會不斷開拓新興市場,尋找新機遇。我估計,二○○九至二○一二年香港經濟每年平均實質增長為百分之四點五。

17. 通脹方面,由於經濟持續擴張,加上全球資源價格高企,我估計二○○八年的基本通脹率會上升至百分之四點五,而其後四年的通脹率平均為百分之四。我預計,本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多項一次過措施,將令二○○八年的通脹率降至百分之三點四。

18. 我明白到,通脹加重了市民的生活負擔。食品價格上升會影響所有市民,而對低收入人士的影響更大。我希望本財政預算案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有助減輕市民的負擔,特別是紓緩弱勢社群面對的困難,讓所有市民都可以享受到經濟改善帶來的成果。

機遇和挑戰

19. 接著我想討論香港的機遇和挑戰。

競爭優勢

20. 首先,我想談談香港的競爭優勢。國家的急速發展,正在不斷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內地與全球經濟不斷加強融合,城市化及工業化的進程,正逐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帶動內部消費在質和量方面的增長,工業向價值鏈的上游推進,以及各類服務業加速發展。這些變化都有助推動香港經濟向高增值的服務業轉型,從而支持香港的經濟增長。

21.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條件。通過CEPA和《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協議》,我們不斷加強與內地合作和融合。《「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葽|的行動綱領正逐步落實,令香港可以確立在國家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擴大與內地城市的分工和合作空間,達致互補雙贏的效果。我們亦憑藉這有利形勢,吸引內地和海外投資者,利用香港作為平台,發展區內及國際業務。

22. 香港的法制健全、資訊流通、有強大而高效率的全球聯繫網絡、知識產權受到有效保護、有一個自由和高成本效益的經營環境,加上內地的龐大市場,這些都是吸引海內外投資者的主要原因。我們必須與內地,尤其是泛珠三角地區,互相配合,共同向外推廣整個配套安排,以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23. 我們亦必須進一步提高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和地區營運總部的地位,加強與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角色,促進國家以至整個區域的發展。

24. 政府正努力協助香港企業與新興市場發展經濟關係。在過去數月,我們已帶領不同界別的代表團訪問俄羅斯、越南、印度和中東,並會繼續擴展及加強這些國際聯繫。我稍後亦會出訪東歐和南美一些大城市,以協助企業尋找機遇。

中長期挑戰

25. 以下我想特別指出一些外在和內部的挑戰。

全球化及區內經濟冒起

26. 外在挑戰方面,全球化和區內經濟冒起會為香港帶來激烈的競爭。隨著資訊科技的應用,運輸和物流管理的效率提升,各地金融市場的開放和融合,以及新興市場的冒起,全球的經濟環境在最近二三十年正在急速變化。內地經濟正處於發展模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工業正不斷轉型升級。內地城市的急速發展和進步,會為香港帶來競爭。

2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去年年底發表的報告指出,內地在金融方面的持續開放,可以在中期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過,隨著內地金融制度現代化及內地其他金融中心的發展,香港中介角色的競爭優勢可能會減弱。如果香港要長期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們必須擴闊金融服務範圍至區內更多的經濟體系。

28.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保持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角色,提高警覺,致力強化香港的優勢和競爭力。除了發展其他海外市場及加強國際聯繫,以提高處理商貿金融問題的能力和擴闊國際視野外,我們更要進一步方便營商、提高規管的透明度、精簡程序,以及鼓勵創意和使用科技。這會有助配合經濟轉型,減低商界遵從成本和提高香港的競爭力,以應付全球化及香港與內地經濟快速融合的挑戰。

29. 全球化的競爭,對一個高度發展的城市來說,最終是人才的競爭。要發揮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角色,我們必須培養大量的本地人才,以及吸引全國以至全球的人才匯聚香港。

30. 政府會繼續大力投資教育和再培訓,亦會創造條件,吸引各地的優才來港。此外,早前的施政報告提出的重大基建項目,以及各項改善環境措施,在落實後不但可以拓展香港的營商機會,亦可提高經濟效率和締造一個有優質生活環境的城市,令香港更具吸引力。

人口老化

31. 內部挑戰方面,人口老化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根據最新預測,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數會在未來二三十年大幅上升。現在每八名香港人就有一位長者,到25年後,即二○三三年,平均每四人就會有一位長者。

32. 另一方面,工作年齡人口會在二○一四年後開始逐步下降。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人口老化亦會加重工作人口的負擔。現時每兩名長者大約由12名工作年齡人士支援,到二○三三年,每兩名長者便只有約五名工作年齡人士支援,即每名工作人士的擔子會加重超過一倍。因此,除非勞工生產力可以大幅提高,否則人口老化將降低我們的生活水平,削弱整體經濟的活力及競爭力。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為未來作出準備。

33. 人口老化亦為公共財政帶來沉重壓力。在收入方面,由於工作人口減少,入息稅的稅基會更趨狹窄。同時,各類與長者有密切關係的開支,例如醫療、長期護理及社會保障,則隨著人口老化而大增。因此,我們必須致力提升生產力和控制開支,並投資於可以減輕未來公共財政壓力的措施。

生產容量

34. 人口老化會限制整體經濟的生產容量。我們必須吸納內地和海外專才,為經濟注入新的動力,改善人口結構。

35. 自回歸以來,我們藉著不同計劃,一共吸納了超過20萬名人才來港。此外,我們最近已放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齡限制、語文能力和工作經驗要求,以及非本地學生畢業後留港工作的安排,務求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才來港。我們會更積極利用駐外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加強對外宣傳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和非本地學生留港工作安排。

36. 政府在過去一段時間大量投資教育,令本地勞動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為我們進一步邁向知識型經濟發展作好準備。長遠來說,繼續致力提高本地人口的教育水平,鼓勵終身學習,藉以加強不同年齡人士的技能和競爭力,將有助提高人均生產力,紓緩勞動人口縮減所造成的問題。

醫療服務需求

37. 人口老化將令醫療服務需求大增。現時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有接近一半的總開支用於長者醫療服務,平均用於每位長者的公共醫療服務成本為其他人士的六倍。

38. 另外,醫療成本因科技進步帶來新的診斷技術、新藥物和新療法而不斷上漲。估計未來二三十年,由於人口老化和醫療成本上漲,整體醫療開支的增長率,平均會高於經濟增長率兩個百分點。

39. 若現行的醫療制度維持不變,有研究預計,到二○三三年,實質公共醫療開支會由二○○四年的380億元,增至超過1,800億元,實質增幅接近四倍。公共醫療開支會由現時佔政府經常開支的百分之十五,大幅增加至超過百分之二十七。政府用於醫療衛生服務的開支,在未來數年會增至佔政府經常開支的百分之十七。不過,這水平與未來預計的公共醫療開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若不引入新的融資安排,優質公共醫療服務就不可能持續。

福利開支

40. 過去十年香港人口並未顯著老化。長者人口比例僅上升三個百分點。不過,政府用於長者福利的開支則不斷上升。社會福利署(社署)用於長者服務的經營開支,由一九九六至九七年度的14億4,000萬元,大幅上升至二○○六至○七年度的30億8,000萬元,增幅超過一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下的長者個案數目在該段期間增加超過六成,而相關的開支更由35億9,000萬元A升至82億8,000萬元,增幅超過百分之一百三十。

41. 若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維持不變,長者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的有關開支,預計將由現時的131億元,上升至二○三三年的318億元,實質升幅超過百分之一百四十。

42. 如何確保政府有足夠財力承擔有需要長者的醫療和福利開支,是特區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在人口老化的挑戰下必須認識和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善用納稅人的一分一毫,為未來作出準備。

公共財政信念

43. 作為財政司司長,我會恪守過去多年行之有效的公共理財原則,繼續奉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簡單而低稅率的稅制,以及「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方針。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相信我無須再作解釋。

44. 我在撰寫本屆政府首份預算案的過程中,亦堅守三個基本的信念,即是預算案必須顯示政府對社會的承擔、財政政策必須具有可持續性,而在決策過程中必須採取務實的態度,務求這份預算案提出的措施,既可以回應社會的訴求,也可以為香港經濟奠下穩固的基礎,迎接未來的挑戰。

社會承擔

45. 我的第一個理財信念,是財政政策必須有社會承擔。

46. 我明白到,近期的通脹對普羅大眾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我們亦要明白,帶動通脹其中一個因素,是我們強勁的經濟增長。經濟蓬勃發展對市民是有利的。反映這個情況其中一個指標,就是不斷下降的失業率。不過,我十分關注部分弱勢社群仍未能分享到經濟發展成果這個情況。我相信,財政預算案可以藉著適當的收入和開支建議,協助他們改善生活。

47. 為一些無力自助的社群提供最後安全網,政府是責無旁貸的。關注低收入人士的生活環境,是社會的共識。我會以這個共識為基礎,提出措施去協助他們。

48. 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已清楚表明,不應以高稅收、高福利的方式,為縮窄貧富差距而進行財富再分配,因為這樣會抑制市民力爭上游的動力,進而影響社會整體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49. 我們會締造適當環境,包括加強教育和培訓,以協助有工作能力的人士提升技能,在「助人自助」的同時,讓他們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通過教育,我們可以為低收入家庭的下一代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從而減少跨代貧窮。政府必須繼續大力投資社會,包括在教育、再培訓及醫療方面作出長遠的承擔。

可持續性

50. 我的第二個理財信念,是財政政策必須有可持續性。如果我們要增加政府經常開支或減少政府經常收入,就必須確保有關轉變可以維持下去。

51. 最近,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要求政府善用盈餘,還富於民。我認同這說法。本年度香港經濟表現良好,稅收增加,特別是印花稅和地價收入都遠較預期為高。不過,我們必須明白,大量的盈餘不是每年必定會出現的。所以,短期財政狀況的改善,不應作為大幅增加經常開支和減稅的理據。

52. 因此,在研究是否可以增加經常開支時,我們必須審慎考慮每項措施的可持續性。換言之,我們不要讓這些措施為社會帶來長遠的負擔。

53. 《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須以量入為出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和避免赤字。為達致政府財政的可持續性,我會力求在未來五年盡量平衡收支,但在社會有需要和財政狀況容許時,可以制訂一些一次過措施,在短期內增加政府開支。

54. 政府在過往都因應當時社會的需要而制訂預算案。舉例來說,在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事故後,香港經濟下滑,當時的行政長官和財政司司長在財政赤字高企的嚴峻形勢下,毅然採取多項不受歡迎的開源和節流措施,為政府財政在數年後回復穩健,奠下穩固的基礎。

務實

55. 我的第三個理財信念是務實。

56. 公共資源是有限的,而社會訴求則很多。作為財政司司長,我要好好管理和運用公帑,因為這是市民大眾的財富。我的原則是應用則用和要用得其所,而所提出的措施也應具針對性,以確保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受惠。

57. 我會繼續堅守財政紀律,嚴格控制經常開支,以及持守「大市場、小政府」的策略,把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下。

58. 「大市場」可以增加私營界別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通過市場力量,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分配和運用社會有限的資源,讓整體社會得到最大益處。「小政府」可避免公營機構在經濟體系中佔用太多社會資源,不致降低資源分配和運用的效率,同時可減少規管,方便營商和吸引外來投資。不過,我們亦要讓政府開支配合經濟增長,確保公共服務可以與時並進,切合社會的需要。

59. 香港的稅基狹窄,我們應以務實的態度探討這個問題。政府在二○○六年七月就如何改革香港稅制以擴闊稅基諮詢公眾。結果顯示,社會認同政府有必要擴闊稅基,至於如何達到目標,則沒有明顯的共識或傾向。

60. 我們會繼續研究擴闊稅基的方案,並在日後的適當時間讓市民討論這些方案。我希望社會各界可以進行理性討論,尋求一個既符合公平和能者多付的原則,又能創造穩定收入,且具有明確性和可預測性的稅制方案。

二○○七至○八年度結算

61. 我現在交代二○○七至○八財政年度結算。

62. 二○○七年經濟持續向好,而且過去數年成功控制經營開支增長,因此二○○七至○八年度政府財政非常健康。

63. 我預計二○○七至○八年度經營開支為2,064億元,較二○○六至○七年度的經營開支增加百分之六點四。

64. 在二○○七年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三的情況下,二○○七至○八年度政府經營收入最新的估計為2,701億元,較去年預算案估計多487億元,其中主要項目計有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350億元(較原來預算多221億元)、物業交易印花稅收入146億元(較原來預算多51億元),利得稅收入890億元(較原來預算多115億元)和薪俸稅收入370億元(較原來預算多70億元)。

65. 在非經營收入方面,二○○七至○八年度的地價收入估計為631億元。我們估計,二○○七至○八年度的地價收入和印花稅收入合共佔政府總收入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在政府收入中,相對不穩定的收入項目所佔的比重,是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以來的新高。

66. 自二○○七年四月一日起,財政儲備的投資回報以外匯基金投資組合過去六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計算,以減少投資收入的波動。二○○七至○八年度財政儲備的投資收入估計為279億元。

67. 二○○七至○八年度整體基建開支修訂預算為205億元,正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說,這是近年最少的。開支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足夠的工程,特別是大型工程可以落實。我相信這是近年基建開支的谷底,在下一年度會開始回升至218億元,並會在以後數年進一步上升,有助增加就業。

68. 總的來說,我預計二○○七至○八年度經營盈餘為637億元,而綜合盈餘則預計為1,156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七點二。這是歷來最高的綜合盈餘,是去年預測的四倍半。估計財政儲備在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會相應增至4,849億元。

69. 預計的盈餘較去年年初的預測為多。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去年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雖然他在過去50年一直都不停地對經濟轉變進行預測,但他沒有看見他的預測能力有任何改善。我明白他為何這樣說。我不敢說可以做得比他好。不過,我承諾我會好好運用今年使人喜出望外的盈餘,以應付社會目前的需要,並為未來的挑戰作好準備。

主要收入及開支建議

70. 考慮到二○○七至○八年度的大量盈餘,我們必須適當運用,為香港謀求最大的福祉。我建議把額外資源投放在以下四大環節:

一、 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為下一代作出投資;

二、 支援弱勢社群,改善他們的生活;

三、 回饋市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以及

四、 未雨綢繆,應付未來的挑戰。

71. 以下是財政預算案的主要收入和開支建議。

促進長遠發展

72. 第一個環節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我建議採取措施以投資基建、善用土地資源、強化支柱產業、開拓新市場、培育人才、建設社區和改善環境。

投資基建

73.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指出,要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刺激職位和工資的增長。在未來數年,我們將銳意推展各項基建工程,包括行政長官已公布的十項重大工程。不過,由於這些工程籌劃需時,所以基建開支不可能在短期內大幅增加。

74. 過去兩年獲撥款的基建項目和批出的工程合約,無論在數量和金額方面都明顯上升。這些項目已陸續進入工程高葧薄A相信可以在未來數年為建造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撇除預算一次過撥給西九管理局的216億元,二○○八至○九年度的基建預算開支為218億元,估計可為建造業創造大約27 000個新職位。

75. 我已指示各管制人員和工務部門首長密切監察基建項目的籌劃進展,而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亦會發揮協調和統籌角色,務使工程可盡快展開。其中大型運輸基建項目的進展良好。港鐵公司正全力落實西港島線的詳細設計,並已開始初步設計南港島線的東段。沙田至中環線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項目建議的審議工作,亦接近最後階段。接駁深港兩地機場鐵路的研究,可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粵港澳三地政府亦正加緊推進港珠澳大橋的前期工作,相信快將可以敲定融資安排。

76. 另外,深圳和香港已成立了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並會率先處理蓮塘╱香園圍新口岸和河套區發展兩個項目。啟德發展亦隨著立法會日前批准撥款,正式進入工程階段。至於在新界西北開拓新發展區的項目,我們會於短期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有關項目的規劃、工程和對古蹟影響的綜合評估工作。

善用土地資源

77. 經濟持續向好,住宅及商業樓宇的需求上升,對物業價格和租金造成壓力。土地拍賣成交價亦反映市場對土地的需求。有見及此,我們會增加土地供應。

勾地表制度

78. 最近有業界要求政府更改勾地表制度及恢復定期賣地,以增加土地供應。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79. 勾地表制度讓發展商因應市場的情況,申請勾地表上合適的土地作公開拍賣,是一個由市場決定賣地數量和時間的機制,可避免不必要的政府干預。勾地表制度行之有效,我們無意更改。

80. 發展局即將公布二○○八至○九年度的勾地表,提供各種類的土地。勾地表內土地的總面積達60公頃,而數目則會由去年的47幅增加至62幅。

靈活運用土地資源

81. 我們會以更進取的態度靈活運用土地資源。舉例來說,要更有效處理天水圍社區面對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在該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發展局正聯同相關的政策局和部門,積極研究如何利用天水圍北兩幅鄰近濕地公園約14公頃的土地,為該區注入新的經濟動力,以及提供區內所需的設施。此外,為了更積極回應地區的訴求,地政總署會聯絡各區區議會,研究把短期內無須即時使用的空置土地進行美化,或改作其他臨時公共用途。

政府大樓遷離核心商業區

82. 目前有部分政府辦公大樓坐落於核心商業區。從經濟發展及土地資源運用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並非所有政府辦公大樓都必須位於核心商業區。早前完成的「香港2030」研究指出,目前核心商業區內的甲級寫字樓用地供應,預計可滿足未來數年的需求。不過,要持續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政府必須在核心商業區內物色更多甲級寫字樓用地。

83. 為了配合這方面的需求,我們會積極研究把位於灣仔海傍的三座政府辦公大樓遷離現址。搬遷的可能選址包括啟德發展區及將軍澳等新區。此舉既可騰出核心商業區的土地以興建甲級寫字樓,更可為新區注入動力和增加該區的就業機會。

土地發展參數

84. 發展局正檢討幾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務求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生活環境。為確保政府供應市場的土地亦達致同樣的效果,以及提供明確的市場信息,我們會為納入勾地表的每幅土地,訂明包括樓宇高度、可建樓面面積、通風要求及有關的發展參數。雖然這些措施會減少地價收入,但我們認為這是值得的。

更新保育舊區

85. 舊區重建能有效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以及釋放土地作更佳用途。不過,由於近年市民對文物保育、社區網絡和樓宇復修日益重視,重建在舊區更新中扮演的角色須予重新檢討。在未來數月,發展局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會展開《市區重建策略》的檢討工作。我希望社會各界和公眾積極參與討論,為這個重要的社會課題制訂新方向。在此期間,市建局會致力推動正在落實的重建項目,並會善用政府原來注資市建局的100億元中的部分款項,強化市建局在舊區活化和歷史建築的保育工作。

強化支柱產業

86. 我們一直都努力強化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並推動香港作為亞太商貿、物流、旅遊樞紐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隨著全球一體化及區內經濟高速發展,香港經濟也在不斷轉型升級。過去十年,總體勞工生產力每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二點七,過去四年的平均增長率更達百分之四點八,顯示我們已取得不錯的成果。

87. 香港已成為區內主要的採購、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配送中心。貿易及物流行業對本港經濟的直接貢獻,已從一九九七年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九,升至二○○六年的百分之二十七點四。

88. 此外,服務貿易對本港經濟的貢獻日益重要。二○○七年,本港的服務出口較十年前大幅實質增長超過百分之一百四十。去年服務貿易的出口額為6,450億元,可見本港在服務出口,包括旅遊、離岸貿易、金融、商業和專業服務等各方面,都具有強大競爭力。截至去年年底,內地或海外公司在本港設立的地區總部或辦事處共有3 890間,較十年前大幅增加百分之五十五。

旅遊會展業

89. 旅遊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二○○七年訪港旅客總數超過2 800萬人次,較二○○六年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六。二○○七年與入境旅客相關的總開支,預計超過1,300億元,較二○○六年上升百分之八點九。

90. 計劃在啟德興建的新郵輪碼頭,會有助進一步把香港發展為區內具領導地位的郵輪中心。這項目已在去年十一月招標,預計在本年第二季批出標書,而首個泊位會於二○一二年二月啟用。

91. 為繼續積極促進旅遊會展業發展,我提出三項建議。

會展旅遊之都

92. 第一、為配合施政報告所指出的方向,要致力加強香港作為國際會展和旅遊之都的吸引力,我們會爭取更多大型國際會議和展覽在香港舉行。我們會加大力度在海外宣傳香港,爭取更多高質素的會議和展覽來港舉行,以開拓高增值商務旅客群。我已額外預留1億5,000萬元,在未來五年推行這些活動。

酒店房租稅

93. 第二、我建議免收酒店房租稅。這措施可以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加強本港酒店業的競爭力,同時亦可節省酒店和賓館的行政成本。措施會在修訂法例通過後生效,而政府每年會少收4億7,000萬元。

酒店用地

94. 第三、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會議展覽和旅遊之都,我們必須有足夠的酒店配套。為了讓市場興建更多酒店,我們會在二○○八至○九年度的勾地表引入「限作酒店」的用地,以及提供十幅可發展不同類型酒店的土地。

商貿金融業

95. 金融業是極具潛質的行業,也是帶領香港邁向知識型和高增值經濟的火車頭。二○○六年金融業對本港經濟的直接貢獻,較一九九七年高出約百分之五十。金融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很多其他行業,特別是各類專業服務的發展。

96. 我們的目標,是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現時內地的金融業發展及改革一日千里,本港與內地在金融領域有極大的合作空間。

97. 最近,《時代》周搵創出了「紐倫港」(Nylonkong) 這個新名詞,指出紐約、倫敦和香港是全球化的三大成功典範,也令全球經濟運作更為暢順。這三個城市分布於不同時區,以航班和通訊網絡緊密聯繫,在全球化的環境下讓金融服務和商貿活動可以24小時無間斷地進行,成為一個全球商貿金融網絡。

98. 政府會採取措施,提高香港商貿和金融業的競爭力,優化監管體制。我們亦會不時檢討有關證券市場的規管制度,以提高市場質素及減低業界的遵從成本。舉例來說,我們已展開了全面重寫《公司條例》的工作,以制定一套切合現代需要的公司法例。我們亦會檢討《受託人條例》,以加強香港信託服務業的競爭力。

99. 此外,《資本協定二》(Basel II)於去年在香港成功實施,使香港銀行在風險管理水平方面繼續處於領先地位。為配合內地QDII的落實,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會繼續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優化市場基礎設施,促進金融中介活動,以及鼓勵金融創新及推出新金融產品。

100. 行政長官最近出訪中東,而我們亦努力協助香港發展伊斯蘭金融平台,以開拓這個估計高達1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在過去數月,我們亦已聯同金融界代表出訪越南和印度等地。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交易所亦已於去年聯合發表有關海外公司來港上市的政策聲明,以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政府會聯同各金融監管機構,繼續監察和促進本地金融市場的發展。

航空運輸業

101. 香港是國際及區域的航空樞紐,與全球超過150個城市有直接航線聯繫,對跨國商貿、旅遊業和物流業起著重大的支援作用。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客運量居全球第五位,而國際貨運量更一直高踞全球首位。去年香港的航空客貨運量再創新紀錄,客運量超過4 700萬人次,而貨物吞吐量則達374萬公噸。

102. 為了提高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不斷改善機場的基建設施,以提升客貨運的處理能力及加強香港國際機場與珠三角的運輸聯繫。這些措施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

航機升降量

103. 政府在去年五月公布,會把香港國際機場兩條跑道的航機升降量,由每小時54架次逐步增加至二○○九年的每小時58架次。在機管局和業界的配合下,我們有信心逐步把機場現有跑道的航機升降量增加至二○一五年的每小時68架次。長遠而言,香港國際機場必須提高容量,以處理預期增長的航空運輸量。機管局正籌備於今年內開始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在工程及環境方面的可行性。

十號貨櫃碼頭

104. 港口方面,最新的預測顯示,在二○○七年港口貨櫃吞吐量達2 400萬個標準貨櫃後,未來的吞吐量會持續增長。為滿足需求,政府現正積極考慮發展十號貨櫃碼頭的適當地點。

105. 在兩個初步選址中,西北大嶼山須大規模填海,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因此,政府會積極研究另一個初步選址,即西南青衣。雖然這選址會涉及搬遷現有的油庫,但可與現時位於葵涌及青衣的貨櫃碼頭產生協同效應。

開拓新市場

106. 除了促進支柱產業發展傳統業務外,我們亦須尋找新機會和開拓新市場。

創意經濟

107. 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加快發展香港創意經濟的新方向。香港在創意經濟的多個範疇都居於區內領先地位。現時本港有超過17萬人從事創意產業工作,每年業界總增值額超過530億元。創意經濟的潛力非常龐大,不過,要加快和繼續壯大創意經濟的發展,我們就必須向外拓展,擴大市場。因此,向海外及內地推廣我們在創意產業的成就及品牌,至為重要。

108. 去年十一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率領本港的創意產業代表團訪問上海,參加一個國際性的創意產業展覽,為業界拓展內地市場。我們會繼續與業界攜手進行向外推廣的工作,包括統籌業界全力參與本年五月在深圳舉行的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此外,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而創作的「9707」香港設計,會在歐美四個主要城市巡迴展出,向海外推廣香港的設計成就及品牌。

上海世界博覽會

109. 二○一○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世博)是宣傳香港優質城市生活和創意之都的好時機,我們會與本地創意產業界合作,全力參與。

110. 我們現正進行香港館的概念設計比賽,邀請香港的建築、規劃和設計等業界的專業人士參加,吸納他們最佳的創意構思。比賽的優勝作品會獲採用作為世博香港館詳細設計的藍本。我們已預留6,900萬元,以設計和建造香港館。

111. 同時,我們正申辦「城市最佳實踐區」展覽。這展區會讓大約30個具有最佳實踐案例的城市參展。我們會利用這機會,介紹香港在這方面的成就,以推廣香港的品牌和協助開拓新市場。

酒類貿易和集散業務

112. 接著我會談談酒類貿易和集散業務。根據業界估計,在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餐酒消費額,目前佔全球市場約百分之七,總值約為550億元。業界預測,這個區域的餐酒消費額未來會有可觀增長,而增幅最大的地區包括內地、香港、新加坡、南韓及台灣。

113. 香港的優越地理位置、先進運輸物流基建及國際推廣經驗,有利發展與優質餐酒相關的貿易、貯存及集散業務。

114. 現時,倫敦是全球優質餐酒的貿易和集散中心。業界表示,當中有不少業務為香港公司擁有。有業內人士估計,如果香港積極發展與優質餐酒有關的各類業務,我們在餐酒貿易、貯存和拍賣方面的生意額,可能有高達總值40億元的增長。長遠而言,我們相信也可為那些與餐酒貿易有協同效應的經濟活動,例如飲食服務、旅遊、品牌推廣和展銷、餐酒欣賞和教育等,創造更有利的發展條件,並可開創新的職位。

115. 在考慮發展潛力和職位的創造後,我認為應該支持這些業務在香港進一步發展。業界曾表示,目前的酒稅和相關的行政管制措施,是妨礙與餐酒有關業務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建議即時免收葡萄酒、啤酒及其他非烈酒酒類飲品的應課稅品稅,並在法例修改後,撤銷有關的行政管制措施,以方便這些酒類飲品的進出口和貯存。政府每年會少收約5億6,000萬元。

培育人才

116. 人才是知識型經濟最重要的資源,而政府亦一直投放大量資源培育人才。教育開支佔政府總經常開支約四分之一,每年超過500億元,在所有政策範疇中佔用最多政府資源。不過,這些資源是對未來社會人口質素和生產力的長遠投資,我們會繼續維持在這方面的承擔。

十二年免費教育及小學小班教學

117. 施政報告已公布,由二○○八至○九學年起免費提供高中教育。以新高中學制計算,免費教育會由9年增加至12年,而每個學年用於教育的額外開支將達12億元。此外,施政報告亦已公布,由二○○九至一○學年起逐步在小學實施小班教學。我們會在未來的財政預算案提供足夠資源,以配合這項政策。

研究和發展

118. 多元化的研究和發展工作,是維持經濟增長及提升香港競爭力的重要元素。研究工作可激發新思維,創意亦可以推動高增值經濟活動。各大專院校在基礎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工作,有助其他研發機構和工商界掌握及運用新知識,對香港在知識型經濟中的持續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

119. 因此,香港在這方面的投資十分重要。我有兩項建議:

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

一、 我建議由二○○九至一○學年開始,逐步增加800個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公帑資助學額,涉及的額外開支每年接近3億元;

研究基金

二、 我建議一次過撥款180億元,以設立研究基金。基金及其投資收益除用以取代現時政府每年撥給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的經費外,部分款項亦會用以支持適當的特定主題研究。我相信,這基金除了肯定政府對研發工作一直以來的支持外,基金的投資收入也可以為院校提供穩定及更多資源,以支援其研究工作。

建設社區

文化藝術體育

120. 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除了加強教育投資外,還須致力提升市民在文化、藝術、體育等範疇的質素。施政報告已公布把油麻地戲院改建為戲曲活動中心,為弘揚粵劇這本地文化藝術提供場地。我們已為這項目預留約1億2,000萬元。此外,民政事務局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16億元,以支付西九文化區的資本成本。我們會努力推動這些重要的文化藝術基建項目。

121. 今年舉行的北京奧運會,會把全球的焦點帶到中國。為彰顯香港對奧運會的支持、參與和推廣,立法會已批准撥款1億5,000萬元,以舉行與奧運有關的各項文化、體育、社區、慶祝和宣傳活動。施政報告亦已公布,在今年七月至九月期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多種康樂設施會免費開放給市民使用。我們預計這些設施的收入會因而減少約1億元。

認識《基本法》

122. 作為香港特區的憲制文件,《基本法》為特區的穩定和繁榮奠下穩固的基礎。為進一步提高市民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認識,我們會投放更多資源,在社會不同層面加強推廣《基本法》。為此,我已預留超過2,000萬元。

加強社區參與

123. 隨著區議會參與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程度日增,我們會向18區的區議會增撥資源至每年6億元,以推展各項社區參與活動和進行地區小型工程。我們也會為民政事務專員增加人力資源,以協助社區更有效參與地方行政工作。

改善環境

124. 理想的環境是優質生活的重要元素,可保障市民的健康,亦有助吸引各地人才來港,以加強香港的整體競爭力。政府在近年推行了多項環境保護措施,而市民也積極參與,共同建立更注重環保的生活模式。政府樂意考慮有效改善環境的措施,而我會提供資源作出適當的配合。

較環保的柴油

125. 由二○○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我們已為歐盟五期柴油提供為期兩年每公升五角六仙的優惠稅率,比超低硫柴油的優惠稅率再低百分之五十。若以柴油的正常稅率計算,這安排會令政府每年收入減少約15億6,000萬元。不過,為了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我相信這是值得的。

環保商用車輛

126. 我們於去年四月為環保私家車提供首次登記稅優惠,鼓勵市民選購較環保的私家車。我建議同樣為較環保的商用車輛提供首次登記稅優惠,以進一步減少空氣污染。符合歐盟五期廢氣排放標準的商用車輛,可以按車輛類別獲寬減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或百分之一百的首次登記稅。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稍後會公布計劃的詳情。假如每年有百分之十五的首次登記商用車輛轉為歐盟五期型號,估計政府收入每年會減少2,600萬元。

環保設施

127. 為鼓勵工商界使用環保設施,我建議為環保機械設備的資本開支在首年提供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扣除。至於那些主要附設於建築物的環保裝置,我建議讓有關裝置的折舊減值期由一般的25年縮短至5年。稅務局和環保署會公布合資格的環保設施名單。

支援弱勢社群

128. 第二個環節是支援弱勢社群。施政報告明確指出,政府應該從強化家庭的角度出發,制訂社會政策和籌劃不同的服務。我會致力在財政預算案中作出配合,協助建設以家庭為核心的和諧社會。

129. 我們會藉著財政預算案和相關的財政政策採取支援措施,以促進社會企業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推動關懷文化。舉例來說,政府已推行先導計劃,推出38項政府清潔服務合約,讓符合資格的社會企業優先競投。此外,民政事務總署現正制訂一項社會企業伙伴計劃,以支援社會企業經營者,提升社會企業的競爭力,以及促進非政府機構、商界和政府部門之間的伙伴關係。

捐款扣稅上限

130. 慈善團

131. …………

132. .體對支援弱勢社群一向都不遺餘力。為鼓勵商界及社會人士更慷慨地向慈善團體捐款,我建議把可扣除捐款佔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應評稅金額的比例上限,由百分之二十五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政府會因此少收約8,000萬元。

家庭及兒童日間寄養及託兒服務

131. 有些父母須外出工作或因其他理由,暫時無法照顧家中幼兒。我明白他們的處境,因此建議在未來三年共撥出4,500萬元,加強日間寄養服務,以及推廣不同形式和更具彈性的託兒服務,配合這些父母的需要。

支援家庭暴力受害人

132. 為加強對家庭暴力受害人和有需要家庭的直接支援,我建議每年增撥約4,000萬元,以增加婦女庇護中心宿位,強化社署熱線服務,繼續推行宣傳運動和公眾教育,以及加強相關前線專業人員的培訓。

青少年開創職位

133. 青少年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動力。我希望那些待業青年可以累積工作經驗和提高就業能力,為未來的發展打穩基礎和作好準備。早前的施政報告已公布為15至29歲的青少年提供3 000個為期三年的職位。我建議在未來三年合共撥款約10億元,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共同開創這些職位。

打擊毒品問題

134. 我高度關注青少年吸食精神科毒品的問題。由律政司司長領導的高層次跨部門專責小組,在過去數月已就這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並初步敲定一系列中短期措施。我會為打擊毒品問題增撥資源,而在二○○八至○九年度已為此預留約5,300萬元。

地區數碼中心

135. 為了讓貧窮家庭的青少年和其他有需要的市民接觸和應用資訊科技和網上服務,以縮窄數碼鴻溝和協助他們融入資訊社會,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會以試點形式,在個別地區設立地區數碼中心,邀請商界提供技術及軟硬件的支援,並會聯同社區組織,管理日常運作。

殘疾人士訓練和院舍服務

136. 在支援殘疾人士方面,我建議每年增撥約1億元,提供300個額外學前訓練名額和450個額外日間訓練名額,以及490個額外資助院舍名額。我同時建議每年增撥約3,500萬元,採取以地區為本的策略,設立16個社區支援中心,加強為殘疾人士、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支援。

交通支援

137. 為改善復康巴士的服務,政府會撥出約2,000萬元,以添置8部新車和更換24部舊車。

138. 為進一步鼓勵殘疾人士更多外出參與活動,我提議向12至64歲領取傷殘津貼和殘疾程度達百分之一百的綜援計劃受助人,每月額外增加200元的補貼。這建議每年涉及的開支共2億3,000萬元,估計會有96 000名殘疾人士受惠。

有經濟困難的病人

139. 近年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例如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成效日顯,但所需的新藥往往極為昂貴。我建議向撒瑪利亞基金注資10億元,按既定機制增加納入資助範圍的新藥物,以減輕有經濟困難病人的負擔。

少數族裔人士

140. 雖然香港主要是華人社會,但我們當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少數族裔人士。他們同樣是香港社會的一分子,很多更在事業上有卓越成就,而且對香港的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141. 然而,也有部分少數族裔人士,由於他們的教育水平、語言障礙及缺乏社區網絡等因素,處於較為不利的狀況。我建議:

一、 由二○○八至○九學年開始,向19間中小學發放每年30萬元的經常津貼,以協助這些「指定學校」為非華語學生推行校本支援計劃,並因應個別「指定學校」收取較多非華語學生而適當地提高津貼額,以及致力在兩個學年內,把這些學校的數目增加至25間。全面落實以上建議,預計需要每年額外撥款1,300萬元。

二、 在不同地區以試點形式成立四個支援服務中心,向使用醫療、就業中心及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所需的傳譯服務,並會舉辦中英文語言訓練班,以及安排其他活動,以輔助他們融入社區。我會預留1,600萬元,作為這些中心來年的營運開支,另會撥款800萬元,資助這些中心的創辦經費。

社會保障制度受助人額外津貼

142. 為了讓社會保障制度下的受助人也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我建議向綜援受助人及傷殘津貼受惠人,分別額外發放一個月的標準金額及傷殘津貼。這項建議可讓62萬人受惠,涉及的開支約12億元。

調整綜援金額

143. 我非常關注物價上升對綜援家庭的影響。除額外發放一個月的標準金額外,我們亦建議,在今年提早根據現行機制調整綜援金額的水平,以減輕物價上升對受助人的影響。在通脹上升期,這項措施會增加政府的綜援開支。

公屋住戶

144. 為了進一步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負擔,我建議政府為居於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出租單位的較低收入家庭,代繳一個月的租金。這措施不適用於須向房委會繳交額外租金的租戶,以及居於房協乙類出租屋h的租戶。我已為這措施預留約10億元。我們稍後會與房委會及房協商討落實建議的安排。

低收入人士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

145. 在去年六月推出的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目的是鼓勵居住在屯門、元朗、北區和離島有經濟困難的失業人士和低收入僱員跨區就業。在該計劃下,合資格的申請者可獲600元的求職津貼,以及為期六個月每月600元的跨區交通津貼。

146. 政府在過去數月檢討計劃後,認為應該維持計劃的目的,但可以適度放寬申請人資格和獲津貼期限。有關的放寬措施,包括把入息上限由每月5,600元提高至每月6,500元,把津貼期限由六個月延長至12個月,以及考慮到該四區地域廣闊的情況,容許在原區就業的合資格人士申領這項津貼。

147. 不過,我必須強調,交通費支援試驗計劃的目的,是提供有時限的津貼作為誘因,鼓勵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士「走出去」尋找就業機會,而非以公帑長期補貼低收入人士的交通費。我認為要幫助較低技術人士增加收入,應該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以協助他們尋找更高增值和工資的工作,並藉此提升社會整體的生產力。

電費補貼

148. 為紓緩通脹壓力,我建議向每個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800元的電費補貼。現時香港有約百分之十五的住戶每月平均電費不多於150元。這筆補貼足夠支付他們大約一年的電費。至於另外約兩成的住戶,每月平均電費介乎150元至300元,這筆補貼足夠支付他們大約半年的電費。我相信,這項措施對低收入家庭的幫助最大。政府會分期向有關登記用戶戶口注入款項。我們會與兩間電力公司商討落實建議的安排,並在日後公布詳情。這項措施的政府開支約為43億元。

長者

149. 一直以來,政府都非常關心長者的福祉。政府會繼續與安老事務委員會緊密合作,以支援長者發揮和提高他們的能力,保持活力,繼續為社會和經濟作出貢獻。

長者學苑

150. 政府與安老事務委員會朝著這個方向,在全港18區共32間學校成立了「長者學苑」。這項計劃已初見成效,預計在二○○八年可為長者提供超過5 000個名額。我們會進一步推廣這項計劃,除了繼續在中小學校發展外,亦會積極把計劃推展至各專上院校的層面,讓長者有機會在大學修讀合適的課程,持續學習。

護理服務

151. 在長者護理服務方面,我建議每年增撥6,000萬元,提供160個額外日間護理名額和278個額外資助安老宿位,以及180個額外安老院舍療養照顧宿位。此外,我建議每年增撥約1,800萬元,讓長者地區中心增聘人手,以加強對長者的輔導服務、轉介和處理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申請。

家居環境

152. 施政報告表示,會在未來五年協助缺乏家庭支援的長者改善家居環境。我已預留2億元推行有關計劃。家居環境破舊及設備欠佳的長者家庭,特別是獨居長者,是這項措施的主要支援對象。

153. 有需要的長者家庭,經評核後會根據家居環境的情況,獲安排提供小型家居維修和改善工程服務,亦可獲安排提供所需設備,每戶可獲不高於5,000元的資助。預計約有四萬個長者家庭會受惠。

自住物業維修

154. 我亦留意到,有些貧困長者因為有經濟困難,未能適當地維修自住物業,而個別長者業主的困境甚至可能使其他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無法遵從屋宇署發出的建築物維修命令,以致影響大廈公共地方或外牆的安全。

155. 有見及此,我建議預留10億元,在未來五年資助有需要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或進行改善安全工程,每名合資格長者的資助以40,000元為上限。這建議可讓三萬名長者受惠。

156. 早前透過屋宇署、市建局或房協借款進行物業維修,但無法償還貸款的長者,亦可申請上述資助,以償還有關債項。我們會委託房協推行這計劃。

高齡津貼計劃

157. 在過去數月,我聽到有社會人士討論一些長者依賴高齡津貼生活的個別例子,以及要求增加高齡津貼金額。我很關注這些個案,因為現時的綜援安全網應該可以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協助。有些報道指出,當事人因為有自住物業而不符合領取綜援資格。事實上,在現行安排下,長者有自住物業並不會影響他們領取綜援的資格。有需要的長者可盡早聯絡社署,以審核他們的資格。

158. 人口逐漸老化,估計到二○三三年,長者人數會由現時87萬增加至217萬,即現時的兩倍半,而高齡津貼的開支亦會相應地增長,以現時價格計算,會由二○○八年的39億元增加至二○三三年的97億元,長遠來說,會對公共財政構成相當大的壓力。若我們向所有合資格的長者提供1,000元的高齡津貼,估計到二○三三年,這項津貼的開支更會激增至140億元。所以長遠而言,這建議是不可持續的,而有關開支也會對我們的社會構成沉重的負擔。

159. 我同意政府應該更大力協助有需要的長者。我們必須尋求一個有關高齡津貼的長遠可行方案。這個方案必須一方面能夠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適切的支援,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另一方面也必須是社會可以長遠及持續地承擔的。我們亦希望方案獲得市民普遍認同和支持。

160. 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保在增加對有需要長者的協助時,不會進一步加重高齡津貼計劃對公共財政的長遠負擔。在這個大原則下,政府樂意考慮任何方案,例如藉著入息和資產審查找出有需要的長者,並調撥資源,讓他們獲得更適切的協助。

161. 勞工及福利局將會深入研究如何改善高齡津貼計劃,並會徵詢各方面的意見。政府希望在本年年底前可作出決定。我亦會在資源上作出配合。

162. 為了讓每名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也可分享經濟成果,我建議向他們一次過發放3,000元。這項措施的開支為15億元。

天水圍社區

163. 天水圍社區問題近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政府各部門的努力下,我們已即時採取多項實際行動,並會進一步推出多項措施,以協助有需要的居民,包括:

一、 設立一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二、 提供土地作長遠商業或酒店發展;

三、 推出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讓長期病患者以醫管局診所的收費獲得私營醫務所的服務;以及

四、 在天水圍北部興建普通科門診診所,並研究在該區興建一所醫院。

藏富於民

164. 第三個環節是藏富於民。政府收入若超出運作需要,在計及作出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投資和支援弱勢社群所需開支後,政府應考慮減輕市民的稅務負擔。

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率

165. 在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方面,行政長官已在施政報告宣布,在二○○八至○九年度降低薪俸稅標準稅率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五,即把稅率回復至二○○二至○三年度的水平。這標準稅率亦適用於個人入息課稅、非有限公司的利得稅及物業稅。這項措施會使政府每年少收9億6,000萬元。

寬減

166. 我建議一次過寬減二○○七至○八年度百分之七十五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5,000元。有關扣減會在納稅人二○○七至○八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這項措施會使政府減少124億元稅收,讓所有140萬名納稅人受惠,其中約有100萬名納稅人在扣減後只須繳交不多於5,000元的稅款。

免稅額

167. 除了一次過寬減外,我建議把基本免稅額和單親免稅額由100,000元增加至108,000元,而已婚人士免稅額則由200,000元增加至216,000元。每年的稅收會減少13億1,000萬元。

168. 建議落實後,主要的免稅額和稅率便可全部回復至二○○二至○三年度的水平,而子女免稅額、供養55歲至59歲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個人進修開支扣除額和慈善捐款扣除上限,更會高於二○○二至○三年度的水平。

稅階

169. 我亦建議把稅階由35,000元擴闊至40,000元。建議落實後,稅階會較二○○二至○三年度更為寬闊,而每年的稅收會因此減少10億元。

利得稅稅率

170. 在公司利得稅方面,施政報告已宣布,在二○○八至○九年度把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六點五。這項建議會使政府的收入每年減少44億元。

寬減

171. 此外,為支援中小型企業,我建議一次過寬減二○○七至○八年度百分之七十五的利得稅,上限為25,000元。有關扣減會在二○○七至○八年度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所有十萬間須繳納利得稅的公司都會受惠,而政府的收入會減少17億3,000萬元。

商業登記費

172. 我進一步建議寬免二○○八至○九年度的商業登記費,讓所有公司受惠,而政府的收入會因此減少16億元。

物業稅

173. 我建議一次過寬減二○○七至○八年度百分之七十五的物業稅,以25,000元為上限。有關扣減會在二○○七至○八年度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估計會有十萬名納稅人受惠,涉及115 000個物業,而政府的收入會減少6億8,000萬元。

差餉

174. 在差餉方面,我建議寬免二○○八至○九年度全年的差餉,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住宅物業和百分之八十五的非住宅物業在二○○八至○九年度全年不用繳交差餉,而政府的收入會因而減少112億元。

未雨綢繆

175. 最後一個環節是為未來公共財政的挑戰作出準備。我剛才談及因經濟波動和人口老化而對公共財政帶來的壓力,所以,如財政狀況許可,我們亦應該未雨綢繆,採取積極的財政措施,以減輕公共財政的長遠壓力。

退休保障

176. 政府自二○○○年十二月起推行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目的是協助香港的就業人士把部分收入保留作投資用途,使他們的退休生活得到更佳保障。實施強積金制度後,加上政府建立已久的「社會安全網」和個人儲蓄和保險,香港已具備世界銀行為保障退休生活而倡議的「三大支柱」。

177. 不過,我明白到,有些人士要面對生活上的各樣開支,因此他們在強積金法定供款以外,未必有剩餘資金可儲蓄起來作退休生活用途。為顯示政府對加強香港退休保障的承擔,以及減輕社會福利開支的長遠壓力,我計劃為每名月薪不超過10,000元,而且現在擁有強積金戶口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向他們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

178. 一些職業退休計劃的成員現在沒有強積金戶口。如果他們的職業退休計劃是界定供款計劃,他們的戶口同樣可獲注入款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公布有關詳情。

179. 我已為這項措施預留85億元。要推行這項措施,我們必須修訂現行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在完成有關程序後,我希望在二○○八至○九年度內向有關的公積金戶口注入款項。

醫療融資

180. 醫療是在人口老化下對香港公共財政影響最大的環節。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將會就醫療改革進行公眾諮詢,當中會提出多項服務改革建議及不同的醫療輔助融資方案,以供市民討論。我們提出輔助融資的建議,是希望政府在不可能無止境增加公共醫療開支的客觀局限下,通過輔助融資的安排,配合政府有關在二○一二年前增加醫療開支至佔政府經常開支的百分之十七的承諾,讓醫療體系有足夠的資源應付社會所需,以及恪守我們一貫的公共醫療政策,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

181. 我希望社會各界明白醫療改革的迫切性,通過理性務實的討論,凝聚共識。無庸置疑,在醫療輔助融資安排下,經濟能力較佳的市民須為他們的健康和醫療服務付出較多。不過,政府承諾會繼續與市民共同作出承擔。政府亦會在醫療服務和市場改革方面作出配合,讓作出承擔的市民有更多、更佳的服務選擇。

182. 在輔助融資經諮詢得以落實後,無論最終安排如何,我承諾將會從財政儲備撥出500億元去推動醫療改革,以應付未來公共財政一項重大的挑戰。舉例來說,假如落實後的安排會讓市民參加供款計劃,我會動用這筆款項,為參加計劃的市民提供個人的ㄟ妐磢驉A以表明政府與市民共同承擔醫療融資的決心及增加市民個人用於醫療服務的資源。

183. 以上是我就開支和收入的所有主要建議。

二○○八至○九財政年度預算及中期預測

184. 接著我會談到二○○八至○九財政年度的預算和中期預測。

185. 根據以上各項收入開支建議和其他載於預算案的建議,我預測二○○八至○九年度的經營赤字為63億元,而綜合赤字則為75億元。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會由二○○七至○八年度的百分之十五點九,增加至二○○八至○九年度的百分之十九點二。估計在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財政儲備會輕微下降至4,774億元。

186. 財政預算案為促進長遠發展、支援弱勢社群、藏富於民和未雨綢繆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二○○八至○九年度會使政府收入減少335億元,以及令經營開支增加415億元。這個數字並未計及為支援醫療融資安排而預留的500億元。

187. 由於本預算案所提出的措施多是一次過或有時限的,不會對未來的公共財政造成重大影響,亦不會引致結構性赤字,因此符合可持續性的原則。

188. 公務員編制方面,我們已經藉著兩輪自願退休計劃和刪減職位,把公務員編制由二○○○年年初的198 000個,減至二○○六至○七年度的約16萬個。全面暫停公開招聘公務員的措施在二○○七年四月一日撤銷後,公務員編制在二○○七至○八年度輕微增加至約162 830個。為了推行各項政策措施並為市民提供更佳服務,我們預計,二○○八至○九年度會增加約1 680個職位,使公務員編制在二○○九年三月底增至約164 500個。

189.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政府經營帳目估計會由二○○七至○八年度的637億元盈餘,轉為二○○八至○九年度的63億元赤字。這會帶來約700億元的公共財政刺激,對整體經濟會有推動作用,但對二○○八年經濟的影響不會十分顯著。

190. 在這700億元中,有約四成是設立研究基金的一次過撥款,以及向強積金戶口注入的供款。這些措施的作用屬中長期,不會對經濟產生即時影響。

191. 其餘的財政措施會讓市民在年中不同時間受惠,有些措施的作用更會在二○○九年年初才會出現。此外,不少市民會把因減免而節省的部分款項留作儲蓄。因此,措施不會在短時間內製造大量內部需求,對通脹的刺激作用應屬有限。

192. 二○○八年的外圍經濟及金融環境充滿挑戰,因此本港經濟會面對增長放緩的風險。推行這份預算案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可對經濟產生輕微的支持作用,而有些減免措施更會直接惠及市民,紓緩通脹的壓力。

中期財政預測

193. 中期財政預測方面,我們預計在二○○八至○九年度經營帳目出現赤字後,會在二○○九至一○年度起回復有盈餘的局面。經營盈餘會逐年增加至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的673億元。在綜合帳目方面,我們預計二○○八至○九年度會出現赤字,並會在隨後一年轉為盈餘,以後逐年增加,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將達750億元。財政儲備預計在未來五年會維持在4,800億元至7,200億元之間。我們亦預計未來數年的經營開支會按經濟增長幅度而適量增加。

     2008-09 2009-10 2010-11 2011-12 2012-13

    (億元) (億元) (億元)(億元) (億元)

經營收入  2,494  2,930  3,092  3,290  3,538

經營開支  2,557  2,373  2,515  2,678  2,865

經營盈餘/   

(赤字)  (63)  557   577   612   673

非經營收入  585   604   599   634  675

非經營支出

(已計入

資本投資

基金支出) 570   634   627   578   598

政府債券

償還款項   27    35    —   —   —

非經營盈餘/

(赤字)  (12)  (65)  (28)  56   77

綜合盈餘/

(赤字)  (75)   492   549   668  750

-佔本地

生產總值

的百分比   0.4%   2.7%  2.8%  3.2%  3.3%

財政儲備結餘 4,774  5,266  5,815  6,483 7,233

-相等於

政府開支

的月數     18   21    22   24   25

-佔本地

生產總值

的百分比   27.7%  28.5%  29.4%  30.7% 32.0%

公共開支   3,321  3,207  3,353  3,475 3,690

-佔本地

生產總值

的百分比   19.2%  17.4%  17.0%  16.4% 16.3%

194. 我們在二○○八至○九年度適量而有針對性地協助經濟和社會發展,增加社會服務和福利開支,把部分資源以一次過形式回饋市民,並向低收入人士的強積金戶口注入資金。這些措施會使二○○八至○九年度的收入減少和開支增加。我亦已預留500億元為未來醫療融資的安排作出準備。這反映出本屆政府對香港市民的承擔和投資於社會的方向。

結語

勇於面對、敢於希望

195. 主席女士,香港已經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成功故事的背後,是幾代人辛勤不懈的艱苦奮鬥,而支撐著一代接一代香港人辛勤奮鬥的,是他們心中始終沒有熄滅的希望。無論是來自廣東的農民,抑或是來自上海的商人,又或是海外歸來的華僑及來港定居的外籍人士,他們來到香港都抱著要在這堳堨艉@個溫暖的家、創造一番事業的信念,因為大家都相信,香港是一個可以讓大家發揮才能、一展抱負的地方,也是一個充滿機會、充滿希望的城市。

196. 所有來到這堛漱H在新的環境中,即使日子一時不好過,也都能夠勇敢地面對挑戰,克勤克儉,沒有氣餒。大家都堅信,在這堙A只要肯做肯學,總會找到出頭的機會。政府的政策亦令大家相信,努力工作,為下一代的教育花費心血,個人與家庭就可以向上流動,創造更好的明天。這逐漸形成了香港人對生活的信念,就是「勇於面對、敢於希望」。

197. 香港現時與幾十年前和周邊的一些地區比較,已富裕得多。不過,我明白到,不少基層市民仍然要面對生活的壓力,為口奔馳。我也明白到,香港整體也要面對世界環境急劇轉變所帶來的不同挑戰。我希望市民會像過往一樣勇於面對,而政府也會竭盡所能,協助紓緩他們面對的困難。

198. 這份預算案就是在這背景下編寫的。我希望這份預算案能有助大家減輕生活負擔,有助大家勇於面對不同的挑戰。我也希望這份預算案可以大力投資於教育、公共醫療、基建等領域,大力發展經濟,有助促進社會向上流動的脈絡,有助大家敢於擁抱對未來的希望。

199. 我向各位承諾:我會堅守我的三個理財信念 ─ 有社會承擔、可持續性和務實的態度 ─ 以確保我們的公共服務有穩固的基礎。在這基礎上,每位市民可以發揮所長,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領域,攜手並肩,創造光輝燦爛的未來。

200. 要「勇於面對」的,是眼前的現實和挑戰;要「敢於希望」的,是未來的理想和成就。香港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抱負,香港每一位市民也應該有這樣的勇氣和抱負。讓大家對現實的挑戰能「勇於面對」,對未來的理想能「敢於希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