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偉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在中國最早的圖書目錄《漢書.藝文志》,《孔子家語》著錄於《六藝略》的「《論語》類」,這反映了漢代人對這部古籍的重視。不過,當《孔子家語》經歷短暫失傳、繼而由王肅重新發現後,古人逐漸對它的真偽起疑。唐代的顏師古為《漢書》作註,說《藝文志》著錄的那部《孔子家語》「非今所有《家語》」;宋代的史志目錄,又把它從經部拉下來,改為編入子部的「儒家類」,意思是說當時流傳的《孔子家語》不是孔門真傳的經典。自此以後,這部古籍便被牢牢蓋上「偽書」的烙印。
後世認定王肅偽造典籍
古人懷疑《孔子家語》是偽書,這與為今本《家語》作註的王肅有密切關係。王肅是繼鄭玄之後出現的經學大師。在王肅之前,鄭玄曾經遍註今、古文經,他的經說備受當時的士子普遍信從。可是王肅對鄭玄的經註很不滿,而他自己為儒家經典所作的註釋,有許多都故意與鄭說立異。鄭玄、王肅二人對經典的解釋,究竟哪種方符合孔子的真意,當時並沒有明確的結論;不過,在兩種學說相爭的背景下,王肅偏偏「巧合地」從他的學生、孔子二十二世孫孔猛那裡得到《孔子家語》這部記載孔子師生言行的古籍,而書中的內容又「巧合地」跟王肅的經說若合符節,這使得《孔子家語》的重新發現,以及這部古書內容的真確性,都存在不少啟人疑竇的地方。而除了《家語》外,《古文尚書》、《孔叢子》、《聖證論》等古籍的內容都與王肅的學說相合,後世便因而認定王肅偽造這些典籍,以達到讓自己的經說勝過鄭玄的目的。
許多內容可在其他古籍裡找到
撇開鄭、王經學之爭的背景不談,古人認為今本《孔子家語》是贗品,最主要原因在於這部古書的許多內容,都可以在其他先秦、漢代古籍裡找到。我們翻開《家語》,所看到的都是孔子跟他的學生或時人的對話和故事。這些內容不見於《論語》,然而大部分卻可以在《荀子》、《呂氏春秋》、《禮記》、《說苑》等書裡發現大致相同的文字。有了王肅要與鄭玄爭勝的「犯案動機」,古人便認定《家語》是王肅割裂、拼湊群書而成的。但平情而論,既然不少古書都記載了孔子師生的故事,可見有關內容出現於當時書籍中其實是普遍現象,我們怎能認為《孔子家語》的內容,一定是王肅抄襲其他古書而來的呢?
隨著一些與《家語》內容相關的戰國和西漢文獻相繼出土,有關這部古籍是否偽書的問題,又再引起世人的關注,更有學者提出要為這部「含冤」多年的古書翻案。不管這個問題最終有甚麼結論,《孔子家語》的「遭遇」,至少提醒我們應重新檢討判別「偽書」的準則,而對其他遭懷疑的古籍,我們也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審視標準和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