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十七大」新思路 兩會看神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武漢啟動臨空經濟區一期項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05]
放大圖片

 ■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航棧樓

本報駐武漢記者 鄒珍貴、俞鯤 專版策劃:黃陂區商務局

 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航棧樓將於今年三月投入使用,天河機場旅客吞吐能力將借此飛躍至1300萬人次/年。隨著中央中部崛起戰略和兩型第四試驗區落戶武漢城市圈,作為中部交通樞紐的武漢已把「建設天河國際航空城,打造武漢新的增長極」作為三大戰略支點之一,武漢臨空經濟區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位於武漢天河機場東側4千米處的臨空經濟區製造業基地為整個臨空經濟區的啟動項目,隨著一期9.54平方公里項目正式啟動,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旅客貨郵吞吐激增催生臨空經濟需求

 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武漢天河機場為4E級國家機場,是國家民航組委會(ICAO)備案的定期航班機場和A380備降機場,華中地區重要的航空運輸樞紐、中南地區第二大飛行維修基地。統計數據標明,2006年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610萬人、貨郵吞吐量7.4萬噸、飛機起降6.7萬架次,分別比2005年增長28.6%、15.2%和29.1%;2007年旅客吞吐量超過830萬人,2008年有望超過1000萬人,增幅在全國各大機場中位於前列。目前,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已達到國際上公認的大型樞紐機場標準,即在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中的佔比超過1%;但貨郵吞吐量增長速度遠低於旅客吞吐量增長速度,也低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行業專家表示,提升貨郵吞吐量成為武漢航空運輸樞紐功能需要著力提升的重點,而這尤其依賴臨空經濟的發展。

功能佈局「三軸二板塊五組團」

 武漢臨空經濟區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劃分為三個功能圈層:即臨空經濟核心區、臨空經濟聚集區、臨空經濟協調區。其中臨空經濟核心區總面積94.1平方公里,可開發建設用地和備用用地約32平方公里。核心區範圍呈「三條發展軸、二大功能板塊、五個組團」的功能佈局結構。

 三條發展軸,分別是盤龍大道——川龍大道發展軸、第二機場通道發展軸、橫天公路發展軸,是依托主幹道形成的城鎮開發、經濟建設的軸線。結合天河機場內部「南客北貨」的總體功能分區和機場周邊地區的現狀條件,形成空港運營功能板塊和空港物流加工板塊。五個組團,包括航空運輸組團、臨空服務組團、航空物流園組團、空港工業園組團、橫店物流及配套服務區組團。

臨空經濟區涉六大重點產業

 循臨空經濟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武漢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運輸、航空物流、臨空型現代製造、臨空型高新技術、臨空型現代農業、臨空型現代服務業六大類產業。

 航空運輸業是武漢臨空經濟區的主體和核心產業,包括航空客運、貨運及配套的飛機維修保養、商業商務等基地服務。航空物流業以天河機場貨運區和航空物流區為發展平台,以第三方物流為主體,快件集散、分撥和遞送業務為指導,集聚發展倉儲、運輸、加工等航空物流產業,是武漢臨空經濟區近期啟動發展的起步產業。

 臨空型現代製造業方面將重點發展具有一定航空運輸指向性的汽車、飛機零部件和機電設備、紡織服裝等,適度發展新型建材、精細化工等產業。同時,重點培育和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及新醫藥、新材料、先進環保與新能源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體積小、重量輕、交貨期短的臨空型高新技術產業,

 自身具有農業產業化優勢的黃陂區規劃在臨空型現代農業方面重點發展為航空配餐服務的航空食品深加工,促進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園藝、特種水產、特種林果等適合航空運輸的外向型高附加值農產品。為配套機場相關服務設施,亦有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會展、休閒旅遊、配套房地產等相關的臨空型現代服務業發展計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十七大」新思路 兩會看神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