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雲南民族大學副校長王四代 守本土文化三十載 創民族藝術基因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作為民族學專業的教授,王四代對少數民族文化有極高的造詣。圖為王四代教授大學生東巴象形文字。

本報駐雲南記者:黃珺珺、蓮子

 全國政協委員王四代有多重身份——雲南民族大學副校長、民革雲南省委副主委、雲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西南民族學會常務理事,出版兩部專著,發表論文30餘篇,2006年被雲南省授予「四個一批」人才獎——「雲南文學藝術貢獻獎」,2008年,被授予第一屆(亞太地區)民間藝術家最高獎—「金飛鷹獎」終身成就榮譽稱號。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1955年出生於雲南西雙版納易武,做過公路局測量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以優異的成績,全縣首個考入雲南民族大學,2006年擔任雲南民族大學副校長。踏入民族大學至今,晃眼已30年,他說:「我守望了民族大學30年,也為民族藝術堅守了30年。」

憂公路碾碎山河

 作為5位彝族全國政協委員之一,王四代濃厚的「民族情結」與養育他的熱帶雨林密切相關。西雙版納豐饒的物產、純樸的民族風情,讓童年時的王四代,在三年自然災害中遠離飢餓;神奇的熱帶動植物,豐富的民族習俗,成了他日後文學創作的重要來源。獵野味、捉河魚的他,是唱著民族歌曲,跳著民族舞蹈,喝著自家釀製的米酒長大的。「而如今的熱帶雨林,銷聲匿跡的野生動植物,受污染的山川河流,及逐漸被吞噬的民族村寨,讓我有種山河被公路碾碎的感覺。」王四代說,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有一件事讓王四代記憶猶新:一位日本學者訪問雲南民族大學時問他﹕「中國人是怎麼過生日的?」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猶如當頭棒喝,強烈地震撼了他的心。「中國孩子過生日,唱的是西方的生日歌,吃的是西式的蛋糕,卻沒有自己獨特的生日習俗。」王四代痛心地說。

 1994年,王四代赴美國考察時驚奇發現,西方的藝術教育雖然早已自成體系,卻融入了大量的外來藝術元素,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而中國的藝術教育過於西化,無論是藝術創作、藝術史還是藝術理論的教育,都基本追隨西方的體系,毫無自身特點,他作了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中國的藝術花園裡盛開著西式的鮮花!」

推行文藝本土化

 本著多年來對教育的潛心研究,王四代認為,要想拯救當今的中國民族文、藝,必須通過「教育代代相傳」,也就是推行「本土化教育」。

 早在5年半前,王四代便著手推進建構《雲南本土民族藝術教育》,他開設民族藝術講座,並先後邀請文化藝術方面的權威專家、本土民間文化藝術家進行文化藝術講座。他還由此產生了創建民族藝術「基因庫」的構想,打算用5年的時間,走遍雲南的村村寨寨,發掘尚存的民族藝術元素,建立一個收攬各少數民族獨特人文風情的資料庫。

 2001年8月,王四代帶領民族大學99級舞蹈學專業的學生,首戰大理、建水,尋找到大量白族舞蹈及當地民間音樂素材。之後的5年,他率領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通過文字記錄、攝影、攝像、錄音、搜集當地文獻等方法進行田野調查,涉足雲南20餘個州、市、縣,整理收集包括大理南澗打歌,煙盒舞在內的白、彝、傣、景頗、納西、哈尼族等數十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民族工藝……民族藝術「基因庫」的設想初步實現。

 此後,王四代迅速與雲南省民族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大理市博物館等聯繫,實現了資料的交流共享,為雲南本土化藝術教材編寫提供資料保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