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省域競爭力 滬京粵奪三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1]
放大圖片

 ■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10日公佈《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6-2007)》藍皮書。武毅田 攝

 【本報兩會報道組北京10日電】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10日公佈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06-2007)》藍皮書指出,上海、北京、廣東在內的31個省級行政區中經濟綜合競爭力繼續居前3位,河北則首次跨入前10位。

 報告顯示,經濟綜合競爭力前10位的省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天津、遼寧、福建、河北,排名最後的有陝西、新疆、重慶、廣西、海南、青海、寧夏、雲南、甘肅、貴州、西藏。

 藍皮書主編、福建師範大學校長李建平表示,總體而言,2005年至2006年期間全國4大區域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均有所提升,發展最快的是中部地區,其次為東部和東北地區,再次是西部地區。東部和東北部地區差異明顯縮小,東西地區差距仍有擴大。

京滬上升動力不足

 記者從藍皮書中發現,雖然上海、北京和廣東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優勢突出,但北京、上海已明顯呈現出上升動力不足的趨勢。

 據了解,北京在產業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發展環境競爭力和發展水準競爭力方面有下降趨勢,尤其是工業競爭力排名由2005年的全國第7位大幅降至12位。藍皮書指出,北京應以奧運會為契機推動產業尤其是工業向高端化發展。

港澳台助內地借鑒

 上海競爭力的薄弱環節主要是人口和環境、資源的不平衡發展─人力資源競爭力處於上游區,資源競爭力和環境競爭力卻處於下游區。藍皮書建議,上海應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形成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據藍皮書資料顯示,廣東2006年「三廢」綜合利用產值指標大幅上升,使該省環境競爭綜合排名上升20位,並進入全國優勢地位,當地專家認為,或對京滬解決可持續發展瓶頸制約有參考意義。

 李建平透露,為使結構更加完整,明年將把港、澳、台也納入研究。屆時,不僅競爭力排名會發生顯著變化,港澳台經濟發展的經驗也更易為內地借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