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花渡》中花的意象
羅菁
意象是文學評論常用的詞彙,什麼是意象呢?
在內為意,在外為象,情感和意象都是抽象的,寄生在外在的,是具體的五色貝殼。例如「花」,這意象,由一個多愁多病的天才少女來埋葬,便勾起讀者對稍縱即逝的青春的驚慄與感嘆,提升為一場莊嚴的儀式。《紅樓夢》和花相關的,如大觀園眾女子命運的千紅一窟和寶芳髓;她們群花環抱的住所如蘅蕪院、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含芳閣……曹雪芹不惜調動亷紫嫣紅的意象群,開遍整個大觀園,來打造一個浪漫的國度,給這些少男少女寄托短促的人生。意象,就是布局,鍾偉民的《花渡》繼承了這個傳統。
雞蛋花象徵她純潔的感情
《花渡》的引子是一場水上安魂曲,和〈葬花〉相同的是主題都涉及生死。比黛玉更小的趙小瀾,在這場安魂儀式上獻花。這花,是白瓣黃蕊的雞蛋花,象徵她純潔的身子與感情。小瀾打從心裡已把它獻給了青梅竹馬的尾生。可尾生不敢接受,因為好友姚溟早把變種雞蛋花送給了她。那花,長得瓣綠緋紅,長在他那門高宅大的家,叫尾生錯覺小瀾嫁給好友,將得到幸福的依托。兩種不同的雞蛋花,代表了他們欲斷還連的三角關係。
小瀾隨姚溟移民葡國之後,姚溟中了風,要將妻子托附遠道來訪的尾生。這次,尾生又因種種理由,在一截長了馬櫻丹的牆旁,拒絕了小瀾。馬櫻丹,正有著黃蕊和紅瓣的兩種;四季開花,開得像他倆的感情,不知疲倦。一次,小瀾偷拆丈夫寄給尾生的信,夾了一瓣白瓣黃蕊的雞蛋花。待她寄信回來,姚溟已然自殺。一天,孀寡的小瀾為窗台前的百合,清除雄蕊時,欲望卻騷動起來了。鍾偉民寫百合,其實寫情慾的復活,典故轉出新奇:
淨了身的百合,花芯貞潔,然而,一截掉下來的雄蕊,無意間,陷入了花瓣的縫隙;她看走了眼,忽略了,驀地,那毛蟲(比喻雄蕊)活起來,騷動起來,撓著嫩瓣,搔得她心亂……
然而,當小瀾回澳門見尾生時,尾生與另一女子江若鰈的感情,已開花結果。代表若鰈的是開在刺桐上的紅花,像串串火紅的辣椒,開在她住的藍屋前。若鰈完全沒有小瀾的含蓄,是書中棄女不養的「壞女人」。小瀾回來找他時,窺見他與若鰈一起跪在刺桐樹下,她心中的火花就此熄滅,她也注定只能成為他精神上的女人。
鳳凰木燃燒璀璨 終歸只剩禿枝
尾生則是一株鳳凰木,雖然他愛小瀾,但「就像一支蠟燭,愛著一隻蝴蝶……不會對蝴蝶透露口風……於是他坐在那裡,在鳳凰木下,等自己熄滅。」他的一生,都擂著情慾的鼓棒,在出巡的隊伍中,只能聽命於指揮,融入樂隊的大合奏裡。個體,面對像澳門回歸的歷史轉變,或世俗潮流的合唱,他的愛與慾,理想與才情,都只像鳳凰木,不管燃燒得如何璀璨,終歸只剩一樹禿枝。
其他各人物都有代表的花,照顧阿鰜成長的德蓮娜修女是鳶尾花,那是代表上帝的信使。玉蘭樹是若鰈的母親水秀,香蘭是紅杏出牆的秦玉,葉薔是薔薇。只有若鰈的女兒阿鰜是「小苦瓜」,緣自成人種的苦種子,包括遭受母親離棄之苦,後又救母犧牲,以致瓜落而亡,她向養父尾生的獻身,也沒開出情花。
和《紅樓夢》一樣,這麼多亷紫嫣紅,開遍一個慾望噪動的季節,待繁華落盡,卻仍是「花」渡無期。人生,就是一場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