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應堵塞窩輪市場制度漏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30]

廉署經過一年調查,首度偵破買賣窩輪貪污案,一舉拘捕29人。廉署指這個不法集團運作了兩年,平均每天涉及的交易額達1千萬元,最高時達每天逾1億元,估計主腦獲利超過1億。

衍生工具可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風險管理手段,有助刺激資本流動,發展金融衍生工具亦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過,衍生工具亦為市場帶來更大的波動性,由於其槓桿式投資方式,增加了市場風險及監管的難度。近年來香港市場窩輪交投熾熱,散戶參與愈來愈多。而窩輪發行制度明顯存在漏洞,權證市場莊家制度,容許莊家隨意大量增發窩輪、自行定價等,容易形成價格操控,對投資者不公平。該宗窩輪貪污案的涉案人士,正是利用制度漏洞操控窩輪價格獲利。監管當局應看到問題嚴重性,檢討窩輪市場制度,堵塞漏洞,並加強規管和教育投資者,以使整體股票市場能更均衡及穩健地發展。

政府在2002年放寬窩輪市場的監管規限,引入市場莊家制度,並容許莊家向客戶提供佣金回扣,雖然搞活了市場,但也催生了虛假交易現象,令散戶容易上當。香港窩輪成交去年居全球第二,新輪數目達6,312隻,並出現窩輪成交喧賓奪主超越正股的情況。去年窩輪成交佔整體大市成交21.7%,成交金額達4.7萬億元,較06年急升1.62倍,但這種異乎尋常的高速發展,只是監管鬆弛下的畸形發展。

本來,窩輪與正股是兩項不同的投資工具,可配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要,兩項工具不同的功能亦可配合使用,達到風險管理之功用。但監管機構卻容許莊家毋須持有有關公司股份,就可發行該公司的衍生權證。莊家即使沒有任何市場投資者承諾接貨,窩輪也可照發。最惹爭議的增發機制,是容許發行商無限量地發行窩輪,即使窩輪數目超出對應股份的總發行股數,亦照樣獲批。個別發行商為了催谷旗下窩輪,透過莊家製造成交活躍的假象,誘使散戶跟風炒賣。散戶投資者在未明投資風險之前就大膽入市,猶如飛蛾撲火。過於寬鬆的漏洞,造成窩輪市場泛濫成災和虛假造市,令散戶任由莊家宰割,監管機構不可視而不見。

過去,監管機構往往不承認窩輪市場制度本身有問題,又指投資者的指控證據不足,舉證或遇上困難。現在,廉署首度偵破買賣窩輪貪污案,說明窩輪市場制度本身的確存在漏洞,才令不法集團有機可乘。政府及有關當局應改變過去對窩輪市場放任自流的態度,堵塞漏洞,加強監管以維護本港金融市場公平及信譽。(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