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0年斷隙終彌合 「陳江會」正式登場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葛沖、實習記者杜娟12日電】備受矚目的「陳江會」12日上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隆重登場。這是海協、海基兩會領導人10年來的首次復談,標誌著中斷9年的兩會制度化協商正式恢復。海基會副秘書長龐建國會後透露,會談氣氛良好,雙方就兩岸周末包機、大陸居民赴台遊取得共識。雙方人員在交談中,提及日後互設辦事處、兩岸民眾辦理旅遊簽註不用再由香港代辦等問題,以方便人員交流往來。此一問題,隨即成為傳媒關注的熱點。
上午,兩會復談開始舉行。在現場熾熱的氣氛中,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兩度握手,兩人在致詞時提及「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十六字箴言」,並共同緬懷已故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高度肯定「汪辜會談」、「汪辜會晤」的歷史貢獻,深感肩負重大歷史責任。
陸客觀光 手續望簡化
據中央社報道,江丙坤在晚間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議題,主要是聊到現行的規定,台灣居民要到大陸旅遊或經商,都必須到香港辦簽證,大陸居民來台的入台證也得輾轉到香港辦理,相當麻煩。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之後,希望能簡化手續。因此陳雲林向他建議,最方便的方式是在台灣辦理文件,將來或由中國旅行社在台灣設立辦事處,提供服務。
江丙坤也強調,以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名義互派機構是最好的方式,海基會的章程中也有這類的規定。江丙坤表示,他向陳雲林說明,必須等到回台灣,進一步和相關單位交換意見,等有結果後再行告知。
據媒體報道,醞釀中的互設辦事處一旦成事,海協會辦事處可能設在台北,海基會辦事處可能設在北京。此外,海基會人員透露,兩會在12日商定,未來兩岸航運承運人可在對方設立辦事機構,大陸承運人將可以派員工駐台,前期須在台設立籌備處,6個月內改為辦事機構。
京滬廈穗 或飲頭啖湯
針對雙方醞釀互設辦事處,中國社科院台灣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教授認為,這將有利於兩岸交流往來,但相關事宜的實施需要兩岸相關政策法規的調整,真正提上日程尚需時日。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亦語帶保留地表示,「我的印象,好像兩邊都沒有就這部分來做意見的交換」,因陸委會這次並沒有授權海基會談這項議題。
王建民預計,未來雙方可能會在北京、上海、廈門、廣州,以及台北、高雄互設辦事處,在運作上還需要雙方的授權,未來可能很難聘用當地人員,相信辦事處將會主要處理事務性工作,人員數量應該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