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蘇樺偉積極操練,為北京殘奧運動會作最後準備。
本報記者 郭曉樂、曾少妍、葉詠儀、陳辰
「參加奧運是每一個運動員的夢想,特別今屆是第一次在祖國的國土上比賽。」傷殘田徑好手蘇樺偉一語道出了成千上萬運動員刻苦訓練,為的就是一圓「奧運夢」。雖然,運動員在香港社會往往不是「寵兒」,但他們熾熱的心未變,以汗水和淚水譜寫成動人的詩篇。北京奧運會將至,香港首次協辦馬術賽,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更親自來港視察,令今屆有機會參與京奧的運動員,以至已退役的運動員,心中那把「奧運之火」燃燒得更旺盛。
身經百戰的蘇樺偉雖然奧運夢早已達成,但他仍以一顆赤子之心,期盼參與首次在中國國土舉行的北京殘奧會,再一次為國爭光。他十分希望能有機會在習副主席訪港期間,在習副主席面前一顯身手,在田徑場上跑一趟,展示香港運動員已經「ready」。
雅典奧運曾奪2金1銀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蘇樺偉取得2金1銀的優異成績,外間自然對他寄予厚望。
蘇樺偉深諳「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的道理,蘇媽媽「無論拿不拿得到獎牌都會支持」的勉勵,更令他壓力全消︰「相對於其他比賽項目,田徑項目每年只有1至2次大型比賽……雖然近日患上感冒,狀態只有平日的一半,但仍有信心自己可以在100米與200米比賽中取得成績。」同時,經驗豐富的蘇樺偉亦為田徑項目唯一「戰友」余春麗「打氣」,希望彼此在比賽中都可以互相扶持,「就算拿不到金牌都會支持(她)」。
「入了奧運好似已經有個獎!」香港體壇「長青樹」曹萍,以47歲「高齡」代表香港第3次出戰殘奧:1984年和1988年,她以田徑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90年代末經歷多年「退隱」後,復出成為劍擊運動員。及至2006年,為了衝擊北京奧運,曹萍又「改行」參加賽艇比賽︰「最後知道可以外卡身份,取得北京殘奧資格,雖然仍感到有少少遺憾……不過,可以成為代表香港參加殘奧賽艇的第一人,感到十分開心。」
曹萍享受征服樂趣
再次成功衝擊奧運,會否希望再在獎牌榜上為自己「留名」?曹萍對此一笑置之,只強調會以平常心面對奧運︰「是否有獎牌,是睇臨場發揮,但入了奧運就好似有個獎。」
也許,就是曹萍永不言敗、堅持到底的性格,才可令她從多次傷患的邊緣中重新站起來︰「就好似進行拉機訓練,要拉20分鐘,我會在練習中途覺得仲有10分鐘,仲有5分鐘就完成,我覺得可以征服一件事也是一種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