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鄭會欣
《思考與選擇: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
作者:沈志華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經多年籌劃,並組織內地十多位著名歷史學者精心撰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最近已在香港陸續出版。這是當代人書寫當代歷史的一個成功嘗試,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學者利用大量珍貴史料獨立撰寫的一部國史,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中國歷史發展的讀者。
本套叢書共分十卷,第一卷起自新中國成立,第十卷止於改革開放之初,時間跨度30多年,總字數超過500萬字。它的寫作方法不同於一般的通史按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等分類,而是以時間為序,每卷涵蓋的時間多則四、五年,少則二、三年,重點敘述和分析這一時段內的重大事件。每卷之後列有大事年表,並附詳盡的參考文獻和索引,以供讀者查閱。
由於作者的寫作進度不同,出版時間較難統一(目前已出版六卷,其餘四卷即將陸續出版),更由於本套叢書篇幅巨大,筆者無法對全書進行總體評價,這裡只將第三卷《思考與選擇: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作一簡單介紹。
本書的時間段是1956-1957年,時間雖然很短,但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前進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此時共和國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抗美援朝以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全社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在前進的道路上也存在著隱憂,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知識分子的問題,中共中央顯然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因此於1956年1月召開了知識分子問題會議,這也成為本書的開端。
在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會議上,周恩來在報告中承認,經過「思想改造」的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會議結束後中央又號召「向科學進軍」,同時毛澤東似乎亦願意從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一事中吸取教訓,提出在言論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並表示對待民主黨派要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原則,因此1956年的春天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是充滿希望的「早春」。然而在這之後相繼發生的波蘭和匈牙利事件,卻讓毛澤東受到很大刺激,從而也更加加深了他思想中早已存在的對知識分子的偏見。儘管這一年召開的中共八大確定了擴大民主、加強法制、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建設的方針和路線,可是毛澤東此時已經在考慮如何對付知識分子、特別是以民盟為首的民主黨派的方略了。於是,剛剛到來的「早春天氣」驟然消失,而一場被後人稱為「引蛇出洞」的巨大悲劇反右派鬥爭隨即便正式開幕了。
作者在本書中全方位地介紹了這一過程的發展,新知灼見處處可尋。他將本書的主要內容總結為:「在中國,1956年春光灑滿大地,1957年陰霾籠罩天空。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國人曾寄予無限希望,而中共雖經歷思考,最終卻做出了令人失望的選擇。」
本書的一大特點就是作者善於廣泛利用各種史料,特別是第一手的檔案資料。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國內檔案資料的開放還存在諸多限制,這也是當代史研究者所遇到的共同難題。但是本書作者卻想盡一切方法,採取迂迴的方式收集資料,包括前蘇聯的檔案資料以及國內十餘個省市檔案館的史料,從而奠定了本書的史料基礎,同時也彌補了以往研究當代史的重大缺憾。
本套叢書的作者都是國內研究中共黨史和當代史的著名學者,在他們身上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大都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前後,即所謂「新中國的同齡人」,因此他們也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風風雨雨,而本書作者沈志華的經歷則更富有傳奇色彩。
沈志華1950年生於北京的一個幹部家庭,文革期間參軍,退伍後回北京當工人,文革結束後直接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方向為蘇聯史。正當他的碩士論文即將完成之際,卻以泄露國家機密罪被捕入獄。出獄後他不僅失去了學位,就連工作也都沒有了。好在當時國家業已開放,沈志華也就隨著改革的大潮投身商海,他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在商場上游刃有餘,短短的幾年便積累了一大筆財富。經商成功的他卻毅然「離海上岸」,重新開始他熱愛的史學研究。當時蘇聯剛剛解體,沈志華敏銳地發現這一「商機」,前後數次前往莫斯科,專程收集剛剛解密的檔案資料,其後他還組織力量,將收集到的大量蘇聯檔案細心加以整理、編輯,最後翻譯出版成34卷本的《蘇聯歷史檔案選編》,而所有的這一切費用,都是出自他個人的財產。在此基礎上,沈志華本人也相繼完成了多部蘇聯史和中蘇關係史的著作,成為冷戰史研究的專家,本書雖是他研究國史方面的第一部專著,但已顯示出不凡的功力,希望作者今後在研究新中國的歷史中不斷有新作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