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改革開放30年看新疆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措施得力 各族群眾建房積極性高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18]
放大圖片

 ■喜遷抗震安居房的群眾載歌載舞。

 四年的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堅定不移地貫徹好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和部署,才能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只有採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才能實現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期盼。

 第一、認真落實目標責任制

 自治區人民政府每年都把抗震安居工程列入為全疆各族人民要辦的實事之一,自治區主席每年都親自主持召開全疆抗震安居工程工作會議。各地州市年年都與所屬縣市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把抗震安居工程作為黨委、政府重點督查項目,黨政一把手定期和不定期深入鄉村檢查指導。各縣市實行縣市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組,把工程進度和建房質量作為幹部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層層壓任務,人人擔重擔的工作機制,確保建房任務、補助資金、質量監督、技術服務到村到戶。

 第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度。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逐年加大工程建設資金投入。2004年投入1.67億元、2005年投入3.41億元、2006年投入5.16億元、2007年又投入8.86億元。四年中全區共計投入抗震安居工程建設資金321億元。其中城鄉居民自籌286.27億元,國家支持11億元,自治區財政安排8.1億元,地縣籌措4.95億元,銀行貸款8.58億元,社會幫扶2.1億元。與此同時,自治區先後三次提高南疆三地州貧困農牧民的建房補助標準,加大對地震多發區和重點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

 第三、重點抓好工程質量年活動

 2007年自治區在全疆範圍組織開展了抗震安居「工程質量年」活動,重點整治一些鄉村民房建設存在的不按設計要求施工、基礎埋深不夠、砌築砂漿標號不達標、隨意變更構造柱和圈樑、泥砌磚牆水泥勾縫,使用不合格預制空心板等質量通病問題。各地州市普遍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健全工程質量日常監督、責任追究、質量通報、竣工驗收等項工作機制,嚴把圖紙設計關、建材質量關、構件製作關、現場施工關和竣工驗收關。形成了全社會都來關心、關注質量問題,人人都來參與、監督工程質量的良好氛圍。

 第四、積極推廣建房新模式

 為幫助地處高寒山區、荒漠戈壁邊遠貧困鄉村,因自然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很差、主要建材嚴重匱乏,且收入水平低和自籌建房資金困難的農牧民盡快住上抗震房。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和工程設計人員,對烏恰縣柯爾克孜族老人阿不都克里木首創的石木結構抗震房、自治區建設廳原副廳級巡視員劉夏寧在伽師縣大膽探索出的新型現澆石膏土塊抗震房進行技術論證、工藝完善和設計定型,並通過西安建築科學大學地震測試中心模擬試驗。測試結果顯示,這兩種新型結構房屋,其抗震性能均高於基本裂度為8度地區的抗震設防要求。2007年9月,自治區在喀什召開現場會,參觀學習烏恰縣、伽師縣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建房成本,抗震保溫環保,施工簡便易行,造型美觀大方,群眾普遍歡迎的新型建房模式,創出了一條高寒山區和貧困地區修建抗震安居房的新路子。

 第五、大力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為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振奮精神,團結一心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設,自治區人民政府每年都召開表彰大會。對工作成績突出,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極大地改善鄉村面貌和群眾住房條件,任務完成好、工程質量符合要求、群眾滿意的先進地州市和先進縣市頒發獎牌和通報表彰,並採取以獎代補形式予以獎勵。對心繫農村,心繫群眾安危、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廣泛參與貧困鄉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設的16家中央對口支援省市和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以及80家自治區定點幫扶單位給予通報表彰。對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盡心盡責為群眾建房辦實事做好事,受到群眾讚譽的311名基層幹部予以通報表彰。使自治區城鄉抗震安居工程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第六、實施整村推進

 各地按照「統一規劃、整村推進、拆舊建新、原址重建」的要求,在農村實行一戶一戶地建、一線一線地連、一片一片地推的工作模式,把抗震安居工程建設與農村五通並舉(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廣播電視),明顯改變了農村的落後面貌,改善了農村的人居環境;部分縣市把農村居民危房改造與改灶、改廁、改圈、改院結合起來, 不僅使農牧民住上抗震房、喝上乾淨水、用上清潔灶、能上衛生廁,而且明顯提高了農牧民的生活質量;不少鄉村還把抗震房建設與農戶庭院改造結合起來,使每戶農家有一個暖圈,一架葡萄、一塊菜地、一片果園、一群家禽,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家園,實現了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目標,為當地新農村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第七、農村掀起新建抗震安居房的熱潮

 實施抗震安居工程已在我區廣大農村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百萬農民爭先恐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抗震安居房的建設熱潮當中。阿克蘇地區申請建房的農戶每年都超過當年計劃任務,建房農民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家家戶戶的牆上都張貼著新房設計圖紙。和田地區十幾萬農民利用冬季農閒時節,開著拖拉機、趕著毛驢車到幾十里以外撿卵石、拉紅磚、運水泥,各鄉鎮的木匠、鐵匠忙著加工門窗、木樑和製作構造柱、圈樑,各村農家房前屋後堆放著木材、紅磚和砂石,農村呈現出備工備料的繁忙景象。喀什地區有10多萬農戶主動拆掉了幾十年居住的干打壘破舊危房,不管是農忙還是農閒,在農村到處都能看到男女老少拆舊房、挖地基、砌磚牆、上屋頂、抹牆泥的建房熱潮。克州有5萬多名青年農民走出大山,到外縣修公路、拾棉花、搞建築,人均創收3500多元,為自家建房籌備資金。特別是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南疆四地州廣大幹部群眾無不對自治區實施的抗震安居工程發出由衷的感歎,一致認為這是自治區黨委的英明決策,是提前抵禦地震災害的果斷行動,是保護千百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民生工程,群眾建房的熱情比以往更加高漲。

 第八、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協作

 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建設廳、民政廳、扶貧辦、地震局、農業廳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項目資金,及時協調下撥專項資金。自治區建設廳認真制定下發《自治區村鎮抗震安居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及驗收要點》等技術規範和標準。自治區紀檢委連續兩年,組織監察、審計、建設、財政、民政等部門,在全區開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情況專項 檢查。自治區228家定點幫扶單位從人力、物力和資金上積極支持30個重點貧困縣的638個貧困村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改革開放30年看新疆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