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農村改革 廈門「金包銀」模式料成推廣經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22]
放大圖片

 ■繁榮的廈門新農村與工業區和城鎮緊密相接 林廣明 攝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武毅田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剛落下帷幕,立即引發了全國範圍內關於如何在新形勢下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問題的熱烈討論。30年前,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就是率先在農村起步並以磅礡之勢推向全國,在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新形勢下,作為發展戰略基礎的農村改革又再次被推上了歷史浪尖。

 專家認為,土地、農村金融和農民權益是農村經濟中的三大要素,率先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破解由其衍生出來的城鄉二元差異、傳統農業現代化等重點問題的方法,就能夠率先掌握整個改革開放的主動權。

 本報記者注意到,廈門不僅在三農問題的破解思路上契合中央此次維護農民利益的主要著眼點,在農村制度建設、公共事業拓展等核心問題方面也已經先試先行,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其中此間獨創、旨在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的「金包銀」模式料成全國推廣經驗。

城鄉統籌 立足以人為本

 從地域差別到城鄉差別的轉變,是十七大之後提出的新命題,但對廈門執政者來說,已經完全不陌生。早在上世紀末農村城市化起步階段,廈門執政主官就就明白「三農」問題不僅僅是農業本身、農村內部和農民自己的事,而是關係社會經濟發展基礎性、全局性的大事。

 廈門農村人口佔全市戶籍人口1/3、農村面積佔90%,不僅基礎薄弱,還面臨產業轉型、人口轉移的巨大壓力,農村顯然會成為廈門率先完成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廈門市明確提出「跳出農業發展農業,縮小農村發展農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改革發展思路,將發展重心轉移到農村,以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向農村傾斜的戰略決策,帶動農村快速工業化、城市化。

 按照分管農業的中共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詹滄洲的說法,農村政策的創新和執行本身只是一種手段和方法,而農民能夠從中獲得實惠、利益都得以達成才是最終目的。始終從「以人為本」出發,才能真正讓農民平等參與到廈門的現代化進程中來,實際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思路創新 創多元增收機制

 據記者觀察,自從廈門新一輪跨越式發展主戰場在農村全面鋪開,隨著工業集中區連片開發,現代服務業向農村延伸,城鄉體制性和政策性差異明顯正逐漸縮小,初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相輔相成、互聯互動的發展格局。這都與廈門在農村改革制度和方法上不斷大膽嘗試新觀念、新思路有密切聯繫。

 其中最具有借鑒意義的是,在持續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方法上,廈門跳出了單純就農業內部尋找農民增收的小圈子,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多元化增收機制,使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創業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與其他地區相比,廈門土地資源有限,只能發展小而精的現代農業,用高科技種苗業和高附加值銷售加工業來替代傳統的糧食種植、畜牧業等。而工業集中區、開發區等的成片建設又會產生大量失地農民,急需解決生產和生活出路。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衝動促使政府在土地問題上必須有所突破,於是產生了全國首創的「金包銀」工程。

 據記者了解,廈門按照人均15平方米的發展用地標準,在工業集中區、開發區周邊的村莊外圍建設的配套服務設施,使失地農民獲得一套自住房、一套出租公寓和一份店面股份,成為資產的所有者和受益者。目前有股份的農民可獲人均分紅約5000元,而到2010年,廈門每個被徵地村都將會有股份化項目,6成農民可從中獲益。

 此外,政府出資為農民提供培訓、安排就業崗位、提供創業優惠政策和條件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將工資性收入逐步提高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半以上。這些不依賴農業收成的收入來源,成為廈門農村就地城市化的最穩定因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