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懲教署助理講師何惠芳,向所員講解餐飲服務的理論和技巧。
重入社會 讀書、職業訓練、學打中鼓等,都是教導所生活的一部分,亦是更生服務的內容,藉以促進所員的身心健康,糾正他們的犯罪思想。
教導所重在教導監管
教導所跟戒毒所、勞教中心和更生中心,同屬懲教署轄下羈押青少年罪犯的地方。法庭會參考懲教署提供的評估報告,判青少年罪犯到適合的院所接受訓練。根據《教導所條例》,被判入教導所的,必須接受為期6個月到3年不等的所內訓練和3年的離所後法定監管。
歌連臣角懲教所是其中一間教導所,該所的懲教事務監督鄺耀榮解釋,教導所的刑期比其他院所長,是因為很多所員的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家人關係疏離,所犯罪行亦較為嚴重,所以要多花時間教導和監管他們。
扶助青少年重返社會
「所員判刑時由14至21歲不等,我們會透過教育、職業訓練、輔導和品格薰陶4方面去裝備他們將來重返社會。」
所內每一位青少年,每周6天都必須上半日教育課程,由合資格教師教授中學程度的課程,除了中、英、數外,亦有商科和電腦應用等科目。
「大部分所員連中三都沒有讀完,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學會基本電腦知識,他日到連鎖快餐店當侍應,都懂得用電腦落單。」鄺耀榮說。
品格薰陶培養責任感
至於職業訓練,則有餐飲、髮型設計、電器裝置、機械工藝等課程。所員完成課程後,會獲安排考取公開認可的資歷,以幫助他們離所後更容易尋找工作,融入社會。
鄺耀榮指,最重要的是品格薰陶。「一個人飽讀詩書,但品格差的話,最終不是一件好事。」
在教導所內,所員可以透過參與社會服務、康樂活動和技能訓練,培養自信和責任感,從而改變反叛個性和不良的次文化如加入黑社會、吸食毒品等。懲教署鼓勵青少年犯人加入童軍等制服團體,或參加香港青年獎勵計劃,投入群體生活,學習不同技能,例如野外定向、音樂、繩結等。
發展德智體群美五育
鄺耀榮強調:「透過不同的活動,使青少年德、智、體、群、美五育得到發展。」
教導所亦有義工教授所員舞龍醒獅、花式單車等活動,以發展他們不同的潛能,他們還經常被邀請到社區中心、學校等地方表演。
所員再犯罪便變囚徒
「大部分所員只學習了數個月便要演出,幸好有導師和職員悉心照顧和扶持,加上他們頑強的鬥志,所以都能順利完成表演!」此外,所員從中亦學懂待人處世之道,而在表現中獲得成功感,不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更可以讓社會人士對所員改過自新的決心有更深入的了解。
鄺耀榮說:「現在他們是『所員』、『學員』,但下次再犯事,可能被判入監獄,變成『囚犯』。教導所就像一間收容青少年犯人的學校。我們希望他們珍惜學習和改過自身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