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商品市場創新——30年回顧與展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浙龍頭市場結盟 迎接全球化挑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3]
放大圖片

 ■第四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現場

 10月22日,第4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在浙江省紹興縣柯橋隆重舉行。由國家工商總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紹興市人民政府、紹興縣人民政府和中國商品市場峰會組委會等共同主辦的本次峰會,以「中國商品市場創新——30年回顧與展望」為主題,集中展示我國商品市場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大會提出中國的市場建設要借鑒外商經驗,在已有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高端化創業和跨越,為社會、經濟發展再創輝煌。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等十大功勳市場在峰會上率先簽約,共同注資構築浙商市場拓展聯盟,吹響了中國商品市場全面迎戰全球市場巨頭的號角。大會同時揭曉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十大功勳市場」、「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十大先鋒市場」和「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十大功勳人物」和「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商對外投資市場十大領軍人物」四大榜單,評選出「改革開放30年浙江市場十大創舉」,並發佈了全國首部以總結商品市場改革開放30年創業、發展經驗為主題的《創新提升發展——浙江商品市場發展論文報道集》。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著名市場理論專家任興洲、宋則,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員馬克,以及全國有關省市工商代表、浙商全國市場聯合會、浙江省市場協會理事單位等共500餘人參加了本次峰會。

商品市場推開30年經濟改革之門

 在短短的30年間,全國冒出了近10萬個商品市場。這些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我國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批發與零售的主要業態,在物資計劃分配體制解體以後,很好地銜接了供需兩端,保證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對全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滿足生產建設的需求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縱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商品市場已成為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城鄉結合、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成為富民一方的有力支撐。大量商品市場的湧現還為中國培育了一大批企業家與商人,當前中國不少著名企業家最早就是從批發市場走出來的。

 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使中國的商品市場發展面臨更多的挑戰。今年國內的自然災害、波及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更為中國商品市場發展增添了不少阻力,同時中國由小商販為主體支撐的傳統市場已經明顯過時和嚴重過剩,在浙江,依托現代科技手段、經營管理手段和財務結算手段的大批發商嚴重不足。這一強烈反差是中國目前商品批發市場的癥結所在。隨著國外大批發商的紛紛湧入,迫切要求中國加速政策調整,盡快走出誤區,扭轉奇特狀況,學習借鑒國外對手的經驗,將批發市場培育推向新階段。

四大榜單見證浙市場足跡

 本屆峰會特別評選出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十大功勳市場」、「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十大先鋒市場」、「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江市場十大功勳人物」和「改革開放30年中國浙商對外投資市場十大領軍人物」四大榜單。

 十大功勳市場是80年代誕生的元老級市場,它們開創了中國商品市場之先河。它們被譽為塊狀經濟的發生器,哺育了所在區域的民營經濟;它們是企業家的搖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浙江商人,更孕育了「浙商」精神;它們推進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使人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十大功勳人物是浙江市場的開創奠基人、創始人,是市場開拓者、創新者。他們有的曾是政府官員,有的曾是工商局基層幹部,憑著一股熱血,頂著政治上的壓力、經濟上的風險,為了繁榮一方市場,造福一方百姓,以敢為人先的大無謂精神,構建了中國商品市場體系的宏大藍圖。

 浙商和浙江市場獲得的巨大榮譽折射出商品市場對浙江發展的重要性。浙江的經濟發展是從培育市場起步的。從市場到工廠、從市場到園區、從市場到基地、從攤主到老總、從省內到省外、從區域到國際,興商建市、貿工聯動、以商強農、城鄉一體,外向開拓,浙江的市場越做越大,產業越做越強,城鎮越來越繁榮,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可以說,沒有市場同樣沒有今天的浙江。

浙有三件寶 市場如牛毛

 有人說,「浙江有三件寶:龍井茶在虎跑、企業家像海潮,大小市場如牛毛。」浙江的市場就是浙江的「聚寶盆」,它攬括了40多萬種商品,150個產業經濟集群,500多個經濟塊狀,500萬個經營戶,創造相關就業崗位一千二百萬個。市場對浙江發展的最大的功勞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市場主體的發祥地。搞市場經濟第一重要的是市場主體,浙江培育市場的先發優勢使農民最早脫離土經商,讓曬場變市場,讓老鄉變老闆,讓集市變城市,讓農民變成了居民。二是塊狀經濟發生器。先有市場,後有企業集群的支撐,再有國際一體化的橋樑和集散地,市場起到了原生性的、母體的功勞。三是國際一體化的展示台。依托市場,浙江的商品出口到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並在40個國家樹立設立分市場,在省外設立市場1500個。四是商業文明的引導旗。做響不如做長,浙江市場最早意識到,商業文明是持續發展的靈魂,最早樹起了以商業文明引領市場改造提升的大旗。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浙江全省共有各類商品市場4096個,比1978年底增加了3045個;商品市場成交額達9325億元,比1978年底增長1083倍;全省年成交額超億元市場達到574家,超十億元市場133家,超百億元市場15家,基本形成了一個以消費品市場為基礎、專業批發市場為骨幹、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市場為支撐的市場體系,有效緩解了該省資源要素不足,有力地拓展了發展空間,推動了資源和商品的大進大出,保障了浙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浙市場求變應對全球化

 我國的商品市場在過去的30年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每一個企業都開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商品市場也是一樣。第四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組委會主任、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認為,浙江市場目前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就是經濟全球化。

 五年保護期已經過去,外資正像潮水一樣湧入中國市場,一大批像沃爾瑪,歐倍德這樣的國外連鎖企業正同浙商開辦的市場展開激烈的競爭。此外,新型流通業態的群體規模優勢、投資風險加大、以及市場本身面臨的向第四代市場轉型(第四代市場,即具有現代化的商務與市場設施,科技含量明顯提高,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現代物流開始出現,集中度增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產地、銷地、集散地商品交易與服務中心,市場的功能比較齊全,中介服務機構大量介入。目前,中國第二、第三代佔多數。)的重任都使浙江乃至全國的商品市場倍感壓力。

 在本屆峰會上,來自國內外的數十名專家、學者針對中國、尤其是作為中國商品市場改革發展先鋒的浙江市場進行了把脈。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以浙江最具影響力商品批發市場為代表,中國的市場建設要借鑒外商經驗,在已有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高端化創業和跨越。即起點高,資本密集度高,科技含量高,品牌研發、創新力高,信息化和物流水平高,誠信建設高,產業拉動力和輻射集散力更強。這就要求市場建設的管理水平要高,要制度創新,包括視角創新、批發商培育、批發商導向、品牌創新、標準創新、誠信創新、環保創新等等。

低端化轉型品牌化

 目前中國商品批發市場還多少帶有原始積累初步完成、學習型、模仿式、低端化等特徵,這種拚規模數量,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的模式需要與時俱進、跨越式發展,尋求拚技術、拚資本、內含化、研發創新、自主品牌、增加先期投入,進入高門檻、高附加值、高利潤的新階段。

 為此,商品市場要率先走出低端化階段,積極參與長三角、珠三角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為此,專業市場、民營經濟、產業集群要三位一體,共同轉變發展方式,共同實行產業-售價-利潤倍增計劃。即專業市場依托民營經濟-產業集群和批發、零售一體化的自主分銷渠道、供應鏈的資源命脈,培育自主品牌,推動中國製造-銷售從拚數量、拚規模的粗放階段走向拚質量、拚智慧、拚品牌的內含發展階段。

自主品牌博厚利

 專家與學者提出製造商、批發商和零售商要聯手共創、共享網絡渠道命脈。只有把自主品牌樹起,才能把利潤大頭留住。實行批發與零售對接,依托批發、延伸零售,構築完整的批發-零售網絡是商品批發市場後續發展的重點。自己主導的完整的批發-零售網狀流通渠道與自主品牌有著天然的依存關係,自主網絡渠道是自主品牌的搖籃,自主品牌是自主網絡渠道的代碼。自主網狀渠道被損毀,必然導致中國製造業知名老品牌遭重創,新品牌難存活的被動局面。

 發達國家GDP的60%來自知名品牌產業,而中國不足20%;與此相關的是,自主品牌只佔全國出口總額的1%,在世界品牌500強中,真正屬於中國的只有4個。中國製造商通常只能在低端產品上依靠拚數量、拚消耗、拚能耗,粗放微利經營,在價值鏈上通常只得到利潤的10%,而90%被渠道的擁有者輕易拿走。可見,自主渠道就是收入,自主品牌就是利潤。

浙領軍市場共築「浙商市場戰略聯盟」

 為了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在今天的峰會上,由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海寧中國皮革城、余姚中國塑料城、頤高數碼連鎖市場、紹興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嘉興中國繭絲綢市場、路橋中國日用品商城、四季青服裝市場等浙商領軍市場共同發起,在本次峰會上共同組成「浙商市場戰略聯盟」,並著手啟動浙商市場聯合投資股份公司的成立,以股權和資本為紐帶全力合作。強強聯合,擁有了國內最強的市場行業資源、商家資源、經營資源、團隊資源和資本資源,將能促進所在城市區域快速形成商圈聚集效應,催生區域的繁榮;促進產業鏈形成,帶動地方經濟大發展;以現代商貿運作模式打造現代化的商貿平台,引領城市商業升級。

網上市場成交破千億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的發展,網上交易異軍突起,在某些領域呈趕超傳統交易方式之勢。作為市場大省和民營經濟大省,浙商在互聯網領域顯現了驚人的創造性和驕人業績,我省網上市場成交額從2004年的167億,猛增到2007年的1318億元,每年都以幾乎翻番的速度增長。為了促進網上市場的繁榮發展,按照「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總戰略的要求,浙江全國率先推出了《浙江省網上商品市場管理暫行辦法》,開展網上市場名稱登記,對於網上市場舉辦者的職責、網上經營者的權利義務、網上消費糾紛的處理等方面提供規範指導。同時,出台三大措施,全力促進網上市場快速健康規範發展。一是鼓勵有條件的市場特別是行業龍頭市場積極創新、敢為人先,把傳統市場和網上市場結合起來,把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結合起來;創新交易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二是開展對網上市場的一對一指導和服務,積極為網上市場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幫助解決問題。三是鼓勵現有網上市場進行名稱登記,對已登記的市場發放數字證書並在網站主頁上標註,提高市場的公信力。同時依法開展對網上市場的檢查,依法監督、規範市場舉辦者、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查處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30年市場發展經驗首次編書出版

 全國首部以總結商品市場改革開放30年創業、發展經驗為主題的《創新.提升.發展——浙江商品市場發展論文報道集》首發贈書儀式也在峰會上同時舉行。《報道集》力求多角度多層面地反映和剖析浙江商品市場近年來的發展變化經驗,為浙江市場進一步和諧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為建設創新型現代化商品市場提供一些好的經驗借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商品市場創新——30年回顧與展望

新聞專題

更多